新婚夜新娘發抖音揭短,引發我們對當下農村婚俗的深刻思考

流水無聲 發佈 2020-03-18T06:05:02+00:00

前兩天,在農村聽鄉人說過這麼一件事。新娘發抖音揭短,眾人紛紛評論表示理解,回復小伙為了拼結婚,實在太累了。

前兩天,在農村聽鄉人說過這麼一件事。90後小伙新婚大喜,但卻在洞房花燭夜,早早睡著了。新娘發抖音揭短,眾人紛紛評論表示理解,回復小伙為了拼結婚,實在太累了。

農村結婚有多拼,看看繁瑣的婚俗禮節,看看沉甸甸的天價彩禮就知道,要說不累是假的,不僅身疲,而且心累。這種現象不禁讓我們對農村的婚俗引發深思。下面,通過這個普通小伙的結婚流程,探討農村婚俗的現狀與發展。

一:膠東農村的婚俗演變和現狀

在我們膠東地區,婚俗基本仍然沿襲始於周朝的六禮制度,即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迎親,六禮程序雖在各個時期有所變化,但基本都是圍之而演化。如此多的婚俗禮節繁瑣,鋪張浪費,與喜事新辦、禮儀節儉的新風俗格格不入。同時,六禮制度又染了天價彩禮的風氣,滋生了擺闊排場的陋習,結婚必脫皮,委實讓許多家庭叫苦不迭。

舊時,婚姻大事要遵循父母和媒妁之言,在門當戶對的前提下,父母首先找人合日子,看能否順在一起。如無相剋,雙方父母便會許親,男女雙方能夠見面,稱「看人」。相中了,婚姻大事初定,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

如今,雖然可以自由交往,自由戀愛,但初定後談婚論嫁時,依然會按照過去的六禮進行。

首先要過紅,經雙方父母同意後,小伙擇吉日,擺酒席,歡迎女方來家中考察,稱為「小看家」。男方扯紅布贈與,叫「定親紅」。之後,媒人持婚柬和彩禮回拜女方,叫「定親」。

之後,女方的七大姑八大姨(主要是女方家的女性親戚)來小伙家赴宴認親,也叫「大看家」。小伙除了大宴眾親外,臨走時還要贈送彩禮包,包內裝有好煙、名酒、糖、點心和餅乾等。近幾年,彩禮有所升級,單單認親的包包,開始由塑料袋、布包向著真皮發展,慢慢提升了檔次。

一切順利的話,就能挨到了籌劃結婚的階段。結婚前,小伙要找人看日子,稱「擇吉」,將結婚的時間、上下轎的方位等諸事寫在紅紙上,稱「婚單」,打發媒人提前送至女方家中。

接著,於娶媳婦的頭天或者是前兩天,一般為選擇雙數日,小伙要去女方家送大米、小麥和豬肉、首飾等物品,稱「上頭」,由族內的長輩陪去,上頭的東西需要用車拉。上頭的東西越來越多,逐漸呈遞增態勢,在我們本地,還有一家人順帶拉了一車柴火過去。同天,結婚的女人會用細線絞去臉上的汗毛,稱「開臉」。

娶親是農村人族內親戚間的大事件,俗稱「將媳婦」。這天,喜主大擺酒席宴請親朋,親戚好友從四面八方趕來慶賀。結婚的頭天上午,小伙要提前安排人去女方家的住宅和客房內貼喜聯,沿著迎親路線的道路兩旁貼喜字,尤其是轉彎之處的樹木和井蓋、橋樑等地。

新婚日,新郎俗稱「小登科」,雖然很累,但官職最大,可以著官服、乘紅轎、打狀元鑼。到達女方家,首先要恭敬拜見岳父母。岳父母以佳肴美食款待新婿,新娘懷抱鮮花與竹枝,手提壓手的小餑餑上轎,女方家有兩人扶轎送護。路上腳不落地,遇到溝或河時,新娘扔掉手裡的小餑餑。到達村口,喜主家開始燃放禮炮迎接,紅氈鋪地,公婆塞紅包迎接,由拆媳婦的扶領進門,拜天地,祭祖先,拜父母,夫妻對拜,經一番折騰,終於送入洞房。

新娘踏糕上床,按照婚單指示的方位坐帳。接著,要吃「下寶兒面」,定門帘,鬧洞房。整整一天,估計從星斗滿天的清晨,忙活至月懸中庭的深夜,尤為辛苦,不累誠然是假。不過,結婚風俗依然沒有完畢。翌日,女方家派人來看二日,要陪吃陪喝。有的地方還有「拜三日」和「拜六日」的風俗,無非就是親戚家走動,上門拜親,吃吃喝喝,討要賞錢而已。

二:對如今婚俗的大討論

六禮制度中的納彩和納徵,大多是將婚姻建立在物質的基礎。女方出嫁,索要彩禮,將人身變為商品。而現在,彩禮現象更有愈加盛行之勢,甚至還被冠上了一個富麗堂皇的藉口,說什麼人家僅結一次婚,要點面不行嗎?父母養我這麼大,給點彩禮,天經地義!

彩禮現象經久不息,有著歷史根基和淵源的。新中國解放後的五六十年代,我們膠東地區的姑娘找婆家,選擇的排序為軍官、幹部、工人和教員。對軍官也採取分類選擇,一個星少,兩個星好,三星四星打著燈籠找。雖然自己出生於農民,但至死不嫁莊戶孫。

70年代,隨著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農村面貌煥然一新,經濟狀況一日千里,彩禮的標準也水漲船高。那時,民間時髦一扭(收音機)三轉(自行車縫紉機和手錶)和四不動(四間房子)。

80年代後,人們的婚戀觀有所改變,找對象奉行「好看不如能幹,老家千日好,永無百日紅」,開始以人為本,有了愛情應有的樣子,但彩禮升級愈演愈烈。自行車換成冒煙的,房子換成帶電梯的,彩禮錢由百里挑一、萬里挑一,如今漲到三萬八、八萬八,甚至八十萬八千八百八十八。更有甚者,提出了「男人掙錢給女花,一切一定女當家。公爹埋頭把活干,婆婆抱孩滿街轉」醜陋的婚俗觀念,把半邊天的婦女地位活生生突出了一個高度。

彩禮如此沉重不堪,結婚的程序繁瑣無比,其中的緣由到底是什麼?難道僅僅是因為農村僻遠封閉,因為中國人尊師好道,就讓3000多年前的婚俗依然保持完好,如此的婚俗像一座大山,壓在農村的頭上,破裂了多少有情人,讓多少人為結婚而發愁。

三:呼喚婚俗烏邦托變成理想

縱觀婚俗六禮中的程序,多多少少瀰漫著金錢的痕跡,而更多的人為了這一傳統世襲,為了面子和虛榮,卑微辛苦地支撐和堅持。對於彩禮的爭執,估計很多年後仍會持續,但是新時代、新時期,為了追求愛情至上的婚姻,拋棄彩禮是正當的。

多麼希望這麼一天,男女雙方沒有彩禮相伴,繁瑣的程序慢慢簡化,就像疫情之中的新人們,手牽手步行踏進家門,簡簡單單,身旁只有父母至親的祝福。希望這不是渺茫的烏邦托,而是這個世紀所有人可以實現的理想。

朋友,您說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