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范雎入秦入手,聊聊范雎的戰略思想對秦國霸業的推動作用

小雲軒談史 發佈 2020-03-05T18:57:29+00:00

其中秦國自商鞅變法以後,便逐漸強盛起來,並成為了戰國七雄當中的佼佼者。我們來看看當時秦國當時的處境:一、秦國國內魏冉當政,秦昭襄王大權盤落秦國之所以比其他國家強大,主要有兩點優勢:秦國立國較晚,國內受到宗法制影響較小,這使得秦國國內的貴族實力較弱。

前言:戰國時期,諸侯混戰,七國鼎立。其中秦國自商鞅變法以後,便逐漸強盛起來,並成為了戰國七雄當中的佼佼者。

而在秦國的稱霸史中,曾經提出過不少的策略。比如張儀時期的連橫之策,范雎時期的遠交近攻之策。也許在大家的印象之中,張儀的連橫之策明顯比范雎的遠交近攻之策要有用的多。

這其中排除大家對范雎人品的不屑,更多的是因為大家認為連橫之策對於秦國來說是雪中送炭,而遠交近攻之策對於秦國來說卻只是錦上添花。

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本篇筆者就從范雎入秦入手,聊聊范雎的戰略思想對秦國霸業的推動作用。

范雎入秦前秦國的尷尬境地

正如大家所熟知的,范雎入秦前的秦國,已然有中原第一國之威。然而秦國也僅僅只能發展到這個地步,並不能進行進一步的擴張。我們來看看當時秦國當時的處境:

一、秦國國內魏冉當政,秦昭襄王大權盤落

秦國之所以比其他國家強大,主要有兩點優勢:

  1. 秦國立國較晚,國內受到宗法制影響較小,這使得秦國國內的貴族實力較弱。在魏冉之前,魏國能夠叫得上名字的貴族也就一個嬴疾,而且人家還是憑藉軍功上位的。這樣的政治環境意味著秦國的權力被牢牢掌握在君王手中,也意味著秦國能夠調動全國的資源攻擊他國。這是其他國家所不具備的。
  2. 秦國君王求賢若渴。縱觀秦國的發家史,我們可以看到,在秦國歷史上做出過巨大貢獻的人,基本上沒有秦國本土人士。比如商鞅、張儀,再往後點還有李斯,呂不韋。這也從側面傳達出了秦國的人才觀,那就是任人唯賢。這樣大規模引進外來人才的行為,哪怕是重視人才的齊國也做不到。

然而這兩個秦國引以為豪的優勢,在魏冉當政以後就被摧毀的所剩無幾。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魏冉和宣太后當政,貴族勢力急劇膨脹。魏冉當權時期,秦國國內形成了以魏冉為首的貴族勢力,時稱「四貴」。四貴的存在,已經嚴重影響到了秦國的發展。正如范雎所言:「聞秦之有太后、穰侯、華陽、高陵、涇陽,不聞其有王也(《史記·范雎蔡澤列傳》)」,足可見四貴的勢力有多大。
  2. 魏冉厭惡人才,使得秦國人才引進遭到了中止。范雎在入秦之前,曾經遇到過魏冉,但是他並沒有下車覲見這位在秦國隻手遮天的穰侯,而是選擇了躲避。理由是「吾聞穰侯專秦權,惡內諸侯客,此恐辱我,我寧且匿車中。」可見,哪怕是遠在他國的范雎,都已經知道秦國魏冉厭惡人才,更何況其他人呢?而沒有了新鮮人才的注入,秦國又如何強大起來呢?

魏冉當權時期,秦國不能說不強大,但是離統一天下還差得遠。而隨著權力的根生蒂固,魏冉的慾望也在高漲。無論是他禁止他國人才入秦的行為,還是他隔著三晉去攻打齊國的行為,本質上都是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

二、合縱伐秦攻勢不減,國際形勢依舊嚴峻

范雎入秦以前的秦國,曾經遭受過三次合縱伐秦運動。除了第一次秦國勝利以外,其餘兩次秦國都以失敗告終。它們分別是:

  • 楚懷王身死,引發第二次合縱伐秦戰爭

秦昭襄王八年,秦昭襄王以會盟為藉口,扣押楚懷王,逼迫楚國割地換取楚懷王。這一無恥行為激怒了山東六國,而楚國也群情激奮,馬上就立了新國君來抵抗秦國。隨後,楚懷王在秦國去世的消息傳出,更是使得山東各國擯棄前嫌,組成了浩浩蕩蕩的合縱聯盟,發兵攻秦。

而在這次合縱伐秦之中,秦國不敵聯軍,退守函谷關。隨後,函谷關也被聯軍攻破,秦國不得已,只好割地求和。此次失利,對秦國是一個重大的打擊。

  • 秦昭襄王稱帝,引發第三次合縱伐秦戰爭

也許是秦昭襄王認為秦國的實力已經逐漸恢復,於是便又開始挑釁山東諸國。而他挑釁諸國的方式也很簡單,那就是稱帝。當時,由於禮樂崩壞,各國諸侯已經相繼稱王。本來這也沒什麼,你是王,我也是王。可是秦昭襄王偏偏自視甚高,想要凌駕於諸侯之上,於是便給自己起了帝號。

不過,秦昭襄王也沒有那麼愚蠢,他在給自己取名為西帝的同時,也邀請了齊國成為東帝。其意圖也很明顯,分化齊國和其餘諸侯國的關係,為自己找一個背鍋俠。只是很可惜,齊王不上當。不僅如此,齊王在去除自己帝號的同時,還阻止各國合縱伐秦。其餘各國看見齊國不稱帝,而秦國稱帝,自然是氣不打一出來。於是,這第三次合縱伐秦運動就產生了。

在這一次合縱伐秦運動中,秦國還是不敵聯軍。最後,秦國不得不把從魏國、趙國那裡奪取的土地歸還回去。


魏冉的當權,使得秦國的發展受到了很嚴重的阻礙。而秦昭襄王錯誤的外交政策,更是使得秦國屢次受創。在這種內憂外患之下,秦國便急需一個人才來解決這些問題,而那個人就是范雎。

范雎入秦,提出戰略思想,推動秦國霸業的發展

一、遠交近攻的外交戰略思想

在秦國強大以後,山東六國開展過數次針對秦國的合縱運動。而秦國對這些合縱伐秦運動,往往會採用連橫之策,這一策略不能說是毫無作用,但也依舊無法阻擋合縱聯盟的產生,也就是所謂的治標不治本。

比如張儀騙楚事件。楚國本來是山東諸國的合縱長,是合縱聯盟的老大。秦國採用連橫之策,離間楚國和合縱聯盟的感情,確實在某種程度上緩解了秦國的壓力。可是在楚懷王背棄合縱聯盟,轉而投入楚國懷抱的時候,合縱聯盟依舊存在。而連橫之策的唯一的作用也僅僅是讓這個合縱聯盟的首領從楚國變為了齊國。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因為連橫之策是基於合縱之策產生的。換句話講,先有合縱,後有連橫。連橫之策是秦國為了自保而採取的一種自救行為,是處於防守姿態的,其主動權掌握在山東六國手中。這也是其無法發揮太大作用的原因。

遠交近攻策略就不同了。遠交近攻最大的好處,就是使秦國化被動為主動。

所謂的遠交近攻之策,就是先對靠近秦國的韓、魏兩國採取軍事進攻的辦法,是為「近攻」;對齊、燕、趙、楚等相對較遠的國家採取安撫、拉攏的辦法,是為「遠交」。用重金和軍事壓力迫使這些國家至少保持中立,不發兵救援被秦國侵略的韓、魏等國,就是這個策略的主旨。

從中可以看出,相比於連橫之策,遠交近攻有著兩個明顯的好處:

首先,秦國再也不是漫無目的的進行外交了。無論是秦昭襄王扣押楚懷王的舉動,還是秦昭襄王擅自稱帝惹眾怒的舉動,都可以看出秦昭襄王在外交手段上的缺乏。而連橫之策只是秦國應對合縱的一種手段,並不是秦國的外交政策。

遠交近攻之策就不同了。它的主旨很明確,先慢慢蠶食韓、魏之國,為秦國打開東出的大門,再依託韓、魏之國的土地,進攻其他的國家。事實上,自范雎入秦提出這個策略以後,秦國的一切外交行為基本上都是圍繞著這個策略展開的,而秦昭襄王也再也沒有做出上述那些昏頭的行為。

其次,秦國終於化被動為主動了。在此之前,秦國屢次遭遇山東諸國的合縱攻擊,歸根結底,是因為秦國的連橫之策是一種被動防守行為,其掌握權控制在山東諸國手中。而遠交近攻之策就不同了,它讓秦國有了主動出擊的資本,化被動為主動。一正一反之間,為秦國帶來的收益是難以估量的。

二、加強中央集權的內政戰略思想

遠交近攻之策再完美,當秦國內部不穩定之時,也無法發揮出它的優勢。而魏冉等人的專權,就是這其中最大的障礙。

昭王三十六年,相國穰侯言客卿灶,欲伐齊取剛、壽,以廣其陶邑。於是魏人范睢自謂張祿先生,譏穰侯之伐齊,乃越三晉以攻齊也,以此時奸說秦昭王。——《史記·穰侯列傳》

舉一個典型的例子。魏冉在秦國執政期間,被封為穰侯,封地在陶邑。而這個陶邑的位置則是處於齊國邊境。魏冉為了擴大自己的領土範圍,想要藉助秦國的力量攻打齊國奪取剛、壽兩城。也就是所謂的遠攻之策。魏冉的行為,不僅完全違背了范雎的「遠交近攻」之策,而且對秦國的發展百害而無一利,其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

因此,范雎取得秦昭襄王信任以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建議秦昭襄王驅逐四貴。《史記·范睢蔡澤列傳》中記載范雎對秦昭襄王說的話:「聞秦之有太后、穰侯、華陽、高陵、涇陽,不聞其有王也。夫擅國之謂王,能利害之謂王,制殺生之威之謂王。今太后擅行不顧,穰侯出使不報,華陽、涇陽等擊斷無諱,高陵進退不請。四貴備而國不危者,未之有也。」

范雅對秦國內部形勢做的深刻分析打動了秦昭襄王,使昭王終於下決心向魏冉集團開刀。秦昭襄王四十一年,「於是廢太后,逐穰侯、高陵、華陽、涇陽君於關外。秦王乃拜范睢為相。(《史記·范睢蔡澤列傳》)」


范雎的到來,對於秦國來說確實是一場及時雨。在內政上,范雎的中央集權之策使得秦昭襄王及時醒悟,終於將魏冉等人驅逐,恢復了秦國一向的任人唯賢的用人政策,並實現了中央集權;在外交上,范雎的遠交近攻之策為秦國統一天下指明了道路,不再像之前那樣漫無目的的探索。

結束語

范雎的戰略思想,是秦國統一天下的關鍵。從秦昭襄王到秦王政即位,秦國通過實施遠交近攻戰略,使秦國對內政治穩定,經濟迅速發展,對外取得了軍事和外交極大的成就。秦國也因此愈發強盛,基本具備了消滅六國的能力。而山東六國則由於受到秦國不斷的打擊和利用,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削弱。再加上六國之間相互矛盾所引起的戰爭消耗,國力日漸衰弱,已經沒有力量與秦抗衡。此時,六國之合縱也基本上名存實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