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一生立下功勞無數,為何去世前,僅為偏將軍?

用歷史來說歷史 發佈 2020-05-18T15:07:10+00:00

與諸葛亮、關羽、趙雲等人得到強化和升華不同,《三國演義》中的周瑜則被徹底低估:不僅赤壁之戰交給了劉備和諸葛亮,他還思索著如何讓諸葛亮難堪,氣量小到被諸葛亮連氣三次後積鬱成疾,在「既生瑜何生亮」的不甘中死去。

與諸葛亮、關羽、趙雲等人得到強化和升華不同,《三國演義》中的周瑜則被徹底低估:不僅赤壁之戰交給了劉備和諸葛亮,他還思索著如何讓諸葛亮難堪,氣量小到被諸葛亮連氣三次後積鬱成疾,在"既生瑜何生亮"的不甘中死去。

不過,正史上的周瑜,不僅相貌出眾,而且還精通於音律。赤壁之戰更是意氣風發,一舉擊敗曹操,為三分天下奠定了基礎。(諸葛亮在《赤壁之戰》中最大的貢獻就是推動孫劉結盟。在那之後,他基本上就跟赤壁之戰沒什麼關係了。沒有草船借箭,也沒有借東風)。

如果一個不太熟悉三國的朋友可能會覺得奇怪,周瑜做出了如此巨大的貢獻,為什麼他一生中的最高職位只是一個偏將軍呢?原因其實很簡單,一是周瑜死得太早,沒趕上好日子,二是當時孫權給不了更高的。

首先,以東吳四大都督為例:周瑜在赤壁會戰前是中護軍,建威中郎將。赤壁會戰後的209年,他攻占下了南郡,孫權才把他奉為偏將軍。南郡太守:魯肅在赤壁戰役之前,他只是贊軍校尉。戰後,他被提升為奮武校尉。周瑜死後,他被提拔為偏將軍。直到214年,他被提升為較低級別的雜號將軍橫江將軍;呂蒙因為十幾歲時追隨孫策,所以當時官居橫野中郎將,在217年魯肅去世前,他才被提升為級別較高的雜號將軍虎威將軍。直到219年入侵荊州,他才成為南郡太守。

在赤壁之戰之前,陸遜是一名比校尉還低的都尉。他在216年同賀齊平定鄱陽尤突叛亂後,才被提拔為定威校尉。公元219年,呂蒙為蒙蔽關羽,攻打荊州。才讓陸遜出任偏將軍代其守南郡,當了大將軍和丞相。那是在孫權成為皇帝之後。可見,209年的偏將軍周瑜地位不是低,而是相當高。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周瑜不是死得太早(周瑜犧牲的210年,他只有36歲),那麼東吳軍中的第一人一定是周瑜。孫權說,他稱帝後的第一任大將軍必須是周瑜,而不是其他人。

當時大家名義上都是東漢朝臣,三國鼎立的情況並沒有那麼明顯。而且他自己也只是一個討虜將軍,偏將軍只比雜號將軍低一點而已。事實上,孫權對周瑜的冊封已經越級了。孫權的級別,其實不足以封周瑜偏將軍級別的位置。

從這個分析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周瑜生前只是一名偏將軍,因為當時偏將軍已經是孫權能給予的最高職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