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四條人命的古墓,裡面到底埋藏了什麼未解之謎?

唐朝小農夫 發佈 2019-12-21T15:53:46+00:00

長生不老,在《西遊記》中,只是在閻王爺的名簿上打一個叉那麼簡單,歷史上也有很多帝王,聽信術士讒言,追求長生不老之術,修煉仙丹。

長生不老或是起死回生,在我國的神話傳說中,一直被描寫得極為真實。長生不老,在《西遊記》中,只是在閻王爺的名簿上打一個叉那麼簡單,歷史上也有很多帝王,聽信術士讒言,追求長生不老之術,修煉仙丹。而起死回生就更加玄乎了,《晉書》中記載,有一個12歲就夭折了的男孩,離世後的第五天,突然又活了過來;《三國志·魏書》中也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去世了三十年之久的人,在盜墓賊盜墓的時候,突然活了過來。


這些故事離我們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而「起死回生」卻在人們的思想中,流傳了下來。不過就跟這幾個故事一樣,沒有任何的依據能夠證實,而起死回生恐怕也只是一個未解之謎。2009年的一個盜墓事件,又將「起死回生」的傳說重新翻了出來,專家對古墓進行搶救性挖掘之後,從古墓中挖出了的文物,使得眾人震驚。這座古墓就是大雲山漢墓,而古墓的挖掘,是因為這座古墓吃了4條人命。盜墓現象一直以來都存在著,即便是在法律相對完善的今天,也還是有人無視法律進行盜墓。


2009年年初,一夥盜墓賊在大雲山山頂對一座古墓進行盜掘,沒想到一連死了4個人,他們的盜墓行為驚動了當地的政府和文物部門。經過相關的程序之後,專家便對這座古墓進行搶救性挖掘,而因為一連喪失4條人命,當地便傳出了「吃了4條人命的古墓」這樣的說法。不過考古人員可不會因為這樣的傳言而停止搶救性挖掘,初步的勘探結果表明,這是一座極為壯觀的西漢古墓群。一整個墓園內總共有了3座大型墓,2座武器坑,還有1座車馬坑,還有13座各種等級的陪葬墓,可以說是成果豐厚。根據墓葬的規格還有墓中出土的文物推測,墓主人應該是江都王劉非,這座墓為夫妻合葬墓;但也有其他不同的說法,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這是一座諸侯王級別的墓葬群。墓群出土了黃腸題湊,金縷玉衣,以及千年「玉棺」,從這些物品中可以看出來,這無疑就是漢代最高的墓葬規格了。


漢人對墓葬的禮儀非常的重視,他們一般選擇厚葬,而金縷玉衣則是漢代規格最高的喪葬殮服,帝王下葬是用的便是玉棺,也成為玉匣。金縷玉衣是帝王和貴族的象徵,在史書上一直有記載,但真正的出土,還是在1968年出土的中山靖王劉勝墓中發現的。漢代時期非常流行的一種說法認為,玉器殮葬可以保持失身長期不朽,起到防腐的作用。


《抱朴子》中記載:「金玉在九竅,則死人為之不朽」,後來金縷玉衣、玉棺等等傳得越來越玄乎,甚至還有能夠起死回生的說法。金縷玉衣和玉棺的製作工藝非常複雜,還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下葬以後還會引來盜墓賊的光顧,魏文帝曹丕便下令禁止使用玉衣。此後金縷玉衣便成為了一個傳說,消失在中國的歷史上,而屍身不朽、起死回生的說法,也變得更加神秘。不過現代科學表明,金縷玉衣和玉棺並沒有起到屍身不朽的作用,關於民間的輿論,專家也給了回答,說:不可能起死回生,這是一種封建迷信思想。古代帝王耗費這樣的人力物力,只為了自己的一個幻想,最終受苦的,卻還是那些無辜的百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