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μ子可以驗證狹義相對論?並可能創造出更大的粒子加速器

量子科學論 發佈 2020-02-05T04:48:09+00:00

宇宙射線撞擊地球大氣後,在100公里處會產生高能粒子簇,其中就包括μ子,但μ子不穩定,在短短的2.2微秒就會衰變,就算以光速旅行它也只能行進660米,根本不足以到達地球表面,但由於相對論,在我們外部的觀察者來看,時間膨脹效應大大延長了μ子的飛行距離,使我們在地面上可以檢測達它。

μ子(渺子,muon)是一種帶有一個單位負電荷、自旋為1/2的基本粒子。μ子與同屬於輕子的電子和τ子具有相似的性質,人們至今未發現輕子具有任何內部結構。

在整個宇宙中,我們觀察到的每一件自然發生的事情都是由相同的幾種粒子組成,其中包括質子、中子、電子以及光子。當然自然界還存在著大量的中微子和反中微子,一些超大質量的暗物質粒子,以及在極短的時間內存在的大量不穩定的高能粒子,今天我們要說的μ子就是其中之一!

宇宙射線撞擊地球大氣後,在100公里處會產生高能粒子簇,其中就包括μ子,但μ子不穩定,在短短的2.2微秒就會衰變,就算以光速旅行它也只能行進660米,根本不足以到達地球表面,但由於相對論,在我們外部的觀察者來看,時間膨脹效應大大延長了μ子的飛行距離,使我們在地面上可以檢測達它。

那麼問題是:μ子到達地面的相對論效應是我們外部觀察者看到的,那μ子本身是如何看待這次旅行的?

μ子的來源

我們所知的一切,所有的原子、分子、行星、恆星、星雲和星系,這些物質都是由少數幾種已知的基本粒子構成的:光子、電子、膠子和上下夸克,它們構成質子和中子。現在宇宙中的中微子和反中微子目前很少發生相互作用(這跟它們自身的能量和反應橫截面有關),還有暗物質,它們之間只存在引力作用。

剩下的所有其他存在的基本粒子,以及所有其他能被創造出來的粒子,在本質上都不穩定,這意味著它們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衰變成更輕更穩定的粒子。

在所有的不穩定粒子中,μ子還算比較穩定,平均可以存在2.2微秒,比任何其他不穩定粒子存在的時間都要長一個數量級。μ子有點像電子的近親,擁有所有相同的屬性:

  • 輕子數,
  • 電荷,
  • 自旋,
  • 磁矩,

除了它的質量是電子的206倍,以及會在短時間內衰變為一個電子和兩個中微子。

這些μ子起源於大氣層的頂部,因為宇宙的高能粒子(宇宙射線)一直在撞擊我們的大氣層,宇宙射線中大多是質子,但它們以極高的能量進入大氣層,當它們撞擊高層大氣中的原子時,會自發地產生粒子簇射,包括物質-反物質對,以及重而不穩定的粒子,如π介子,然後π介子會發生衰變產生μ子。比較奇怪的是,如果你現在伸出手掌,大約每秒就會有一個μ子穿過你的手掌。

μ子在有限的壽命內為什麼會到達地面?

新粒子的產生現在對我們來說並不奇怪,因為E = mc^2,只要以足夠高的速度將兩個粒子相撞,就可以自發地創造出新的物質粒子(這就是對撞機的原理)。但奇怪的是即使μ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移動(30萬公里/秒),但它們的壽命只有2.2微秒,在衰變之前也只能移動大約660米。

還有這些μ子大約是在大氣層100公里處產生的,或者10萬米高!因此在我們看來,μ子永遠不會掉到地面上。然而,相對論告訴我們,當物體接近光速時,它們的時間會變慢。

從外部觀察者的角度來看,一個以99.9995%光速運動的μ子,它的時間流逝速度只有靜止的μ子的1/1000。因此平均來看,μ子可以飛660公里,而不是660米,然後才會衰變。這種差異對於一個平均壽命為2.2微秒的μ子來說,意味著它有86%的幾率擊中我們的手掌。如果沒有時間膨脹,這個幾率只有1 / 10^66。

那麼μ子是如何感知相對論效應呢?因為,在它的參照系中,μ子可以正常地感受到時間的流逝,它是在大氣層的頂端被創造出來的,而且必須一路到達地面。但是「一路到地面」對介子的意義和對我們的意義是不一樣的!

這裡插一句,想要強調的是,相對論之所以有相對兩個字,是因為相對論里的時間效應是相對於別人的,而不是我們自身感受到的效應。例如,我們以光速旅行,別人會看到我們的時間變慢了,但在我們自己看來,我們的時間流逝速度並沒有變化。你能活一百年還是一百年,但你的一百年相對於外部觀察者可能就是幾百年。

μ子正常地感受時間流逝時,它還會看到周圍的世界以99.9995%的光速朝它移動。除了時間膨脹之外,μ子還會受到長度收縮的影響,這意味著μ子必須行進的100公里,在它看來只有100公里的千分之一,也就是100米。因此從μ子的角度來看,它有86%的幾率在衰變之前到達地面。

μ子的相對論效應也可以為我們帶來另外一種可能性:如果我們把μ子加速到接近光速的速度,就可以延長其壽命,那麼我們可以用它來建造終極粒子加速器/對撞機!

μ子將為下一代粒子加速器提供希望

為什麼這樣說呢?目前的加速器不管是大型強子對撞機(LHC),還是之前大型電子對撞機(LEP),它們分別加速的是電子和質子這兩個帶電粒子。

我們都知道帶電粒子在環形磁場中加速運動時,會以電磁波的形式發出同步加速輻射,並損失能量。當速度達到一定程度時,損失的能量會和加速器提供的能量相平衡。如果超過這個速度閾值,那麼損失的能量會大於加速器所提供的能量,因此這就成為粒子加速器加速粒子的障礙。

還有同步加速輻射損失的能量與帶電粒子質量的四次方成反比,也就是說帶電粒子質量越小,損失的能量就越多,而電子是最輕的帶電粒子,因此我們後來就選用了質子作為加速粒子,因為質子是電子質量的1836倍。但是質子也有它的缺點,質子並不是基本粒子,是由夸克和膠子組成,其在相撞時這些基本粒子會分散掉一部分能量,而且相撞後的場面可以說是一片混亂,會產生大量的「粒子碎片」,我們想在其中找到新粒子,就如大海撈針。

μ子的性質正好處在電子和質子中間,它的質量是電子的206倍,這樣就可以減小同步加速輻射;並且μ子是基本粒子,相撞時不會產生能量分散,也不會造成大量的粒子碎片。之前反駁μ子加速器的不可能實現的原因是,它極端的壽命,但相對論完全解決了這個問題。

因此環形μ子加速器/對撞機很可能是未來粒子加速器的一個方向,它將有望超越LHC,進入宇宙的下一個可探測領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