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的人生智慧,隨遇而安,不爭而爭

濟州府大鵬哥 發佈 2021-10-15T18:48:00+00:00

看完文章之後,有些意猶未盡之感,於是想寫一些,這些年,我對于謙的一點點個人看法。文章中提到于謙的身份多面性,相聲演員,郭德綱的捧哏,影帝,玩兒主。

看了一篇文章,寫于謙以及他如何抗壓。看完文章之後,有些意猶未盡之感,於是想寫一些,這些年,我對于謙的一點點個人看法。

文章中提到于謙的身份多面性,相聲演員,郭德綱的捧哏,影帝,玩兒主。從身份的知名度來說,當然是郭德綱的相聲搭檔,相聲演員的身份,最為喜聞樂見。

可在遇到郭德綱之前,對相聲心灰意冷的他,專門去考了北京電影學院影視導演系的大專班,也就是說,人家于謙,可是科班出身。

在認識郭德綱之前,于謙在圈內客串,因為性格謙和,也是混得如魚得水。馬未都的電視劇《海馬歌舞廳》,趙寶剛的《編輯部的故事》,都有于謙的客串的身影。

如果說,于謙不認識郭德綱,沒有德雲社的平台,說不定在影視圈,混得也不錯。

至于于謙的喜歡玩兒,源於他小時候的怨念,小時候于謙就愛玩,玩個鳥啥的,周圍的人說他:小小年紀就提籠架鳥的。這成了于謙的心結,也促使于謙,在玩的路上越走越遠。

你越是說我,我越要做個人樣給你看。(源於許知遠《十三邀》對于謙的採訪)

于謙的書《玩兒》裡面,也詳細描述他的童年,以及年輕時候的樂趣與遺憾。因為愛好興趣,于謙養狗,養鳥,養寵物,朋友們知道于謙有著愛好,也給他送過去。

隨著動物的越來越多,存放動物的地方,就成了一個問題,一開始于謙租了十幾畝地,後來又在大興租了60畝地,這就是著名的天精地華寵樂園。

遺憾的是,據說現在那裡附近拆遷,不知道對于謙的樂園,會不會有影響。

文章中提到,作者問于謙如何釋放壓力,他是這樣回答:我的工作就是釋放壓力,所以我沒有壓力。

于謙又談到,雖然他的工作排得很滿,錄完《德雲斗笑社》第二期,又要去青島拍電視劇,但是對于于謙來說,卻是樂在其中的。

為何?因為他喜歡,他把別人認為繁忙的工作,變成了他喜歡的樂趣。

這其實跟于謙的性格有關,于謙的老婆白慧明在綜藝《幸福三重奏》裡也說過,于謙的性格,就是不喜歡在家,喜歡出去玩。

對於喜歡宅家的人來說,那些拍戲上綜藝的奔波苦,卻是于謙的甜如蜜,喜歡就不覺得苦。

我想,于謙估計心裡美滋滋,到處工作,可以四處看看花鳥魚市以及古董,看祖國壯麗山河風光,一邊工作一邊欣賞,苦嗎?有壓力嗎?樂在其中罷了。

面對壓力,于謙就是12個字的哲學:做好本職工作,培養興趣愛好。

這十幾個字兒,看著簡單,實際操作很難。

于謙的閒庭信步,卻可能是別人的困難險阻。于謙的不爭,卻是別人的可望而不可即。

現在的于謙,早就超脫了拼命掙錢的外物,他的境界,現在是享受生活,隨遇而安。

于謙,才是真的「大智若愚」。

他的隨遇而安,體現在他跟郭德綱樂在其中的相聲舞台上,體現在他的電影電視劇作品上,體現在他在《德雲斗笑社》等綜藝上的神捧上。

跟郭德綱在一起,已經成了一種習慣,他的捧,跟郭德綱的逗,兩個人已經是琴瑟和鳴,焦不離孟孟不離焦的狀態了。

如果說,郭德綱的性格曾經是嫉惡如仇,于謙的性格則是隨遇而安,遍地交友。

我記得于謙告訴許知遠的話,于謙說自己交朋友,不在乎對方是什麼人,因此,他的朋友,三教九流,什麼人都有。

這也是于謙的人緣好,朋友多的原因。

于謙跟郭德綱,算是「天作之合」,如果兩個人沒有共識,沒有相得益彰,他們倆的相聲,他們的狀態,斷然不會如此美好。

于謙的「謙」,代表著為人謙和;郭德綱的「綱」,預示著倫理綱常。

「謙」與「綱」的完美組合,才有了現在德雲社的良性發展,性格,決定命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