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娃」式教育:在壓力和焦慮下,不少家長無奈跟風

未眼觀察 發佈 2019-12-20T03:40:32+00:00

學英語、做奧數、練書法,基礎功課門門緊湊;彈鋼琴、跳舞蹈、下圍棋,興趣才藝全面開花……「課外要補課、放假不放鬆」,這種不斷給孩子安排興趣班、不停給孩子「打雞血」的教育方式在網絡上有了專門的指代詞——「雞娃」。

學英語、做奧數、練書法,基礎功課門門緊湊;彈鋼琴、跳舞蹈、下圍棋,興趣才藝全面開花……「課外要補課、放假不放鬆」,這種不斷給孩子安排興趣班、不停給孩子「打雞血」的教育方式在網絡上有了專門的指代詞——「雞娃」。如今,「雞娃」不僅正在成為家長圈中的「流行病」,在輿論場上也引發了陣陣熱議。

「今天你雞娃了嗎?」——戲謔的調侃,卻勾勒出現實的教育圖景。一邊是家長們不計成本地為子女報名參加培訓班甚至「超前教育」;另一邊是孩子們「全天候」學習「十八般武藝」,不得不「超負荷運轉」。當下,諸如「幼兒園學習編程」「11歲獲專科文憑」「5歲兒童簡歷長達15頁」等新聞時常見諸報端,每每引發公眾討論。

最近引起關注的「凡學必賽,凡賽必獎」「花錢買獎盃」等比賽亂象,同樣被認為源自急功近利的教育心態。「雞娃的戰爭」如此上演,不免讓人憂心:「打雞血」的方式,是否存在透支孩子身心健康的風險?「雞娃」式教育,能否實現父母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愿?

世間萬物皆有時節,孩子成長亦有其個性與規律。以此為基礎,適度挖掘其潛力、培養其興趣,並無不可。通過延長學習時間、加碼輔導力度的方式,也確實能在短期內收穫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拔苗助長」「過度施肥」肯定種不出好莊稼。倘若家長們不顧實際一味養「雞娃」,讓子女長期面臨身體與精神的雙重壓力,那麼孩子很可能心理失衡,最終失去持續奔跑的勇氣和能力。

在今年的熱播劇《小歡喜》中,就塑造了一位在母親「高壓政策」下喘不過氣、最終患上抑鬱症的高中生形象。家長為一時之領先而肆意培養「雞娃」,不僅與成長規律背道而馳,而且很難稱得上「為之計深遠」。

成長,從來不是一條「單向道」。有學者將教育的價值分為兩種,一為本質價值,一為工具價值。前者側重人的發展和培養,後者關注教育的選拔與甄別。「雞娃」的父母們誤將考試、升學當作成材的唯一標尺,讓孩子輾轉於一家又一家課外班,追求一項又一項「認證」,期望子女能夠在同齡人的競爭中「勝人一籌」。相比之下,家庭本該承擔的人格與美育教育,卻不得不給功利教育「讓位」。可謂「跑偏」甚矣。當然,在孩子成長、成材的教育之路上,「本質」與「工具」息息相關、不可偏廢。《小王子》一書中寫道:「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抓一批人來搜集材料,不要指揮他們做這個做那個,你只要教他們如何渴望大海就夠了。」

以更大視野來看,「雞娃」背後是瀰漫在整個教育階段的「集體性焦慮」,一味苛責父母並不合理。實際上,這種焦慮情緒已經形成「劇場效應」,即看戲時前排起立,後排也不得不站起。如果別人家的孩子已經開始「搶跑」,自家孩子卻還在「熱身」,家長們如何做到「雲淡風輕」?當驚嘆於一個個「牛蛙」橫空出世,自家孩子卻還是普通「青蛙」時,家長們又怎能不心急火燎?正如網友評論:「你不學,有人學,你不得不學。」在重重壓力和焦慮的倒逼下,不少家長無奈中只好跟風「雞娃」,對於孩子的要求與標準也在這一過程中水漲船高。

從「青蛙」「牛蛙」到「素雞」「雞娃」,折射出的「教育焦慮」需要理解,更需要深思。在社會不斷努力提供更優質、更公平教育的同時,我們必須意識到:執著於「雞娃」「拼娃」的家庭教育心態廣泛存在;販賣焦慮、製造需求的「影子教育」依然風生水起;「唯證書論」「唯競賽論」的單一教育評價體系還未得到根本扭轉。

正因為此,仍需各方合力共同紓解教育焦慮、回歸教育本心,讓孩子們扎紮實實地成材。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姜忠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