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國網絡設備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提升 國產替換進程加速

觀研天下 發佈 2019-12-20T06:29:46+00:00

圖片來源:pexels 一、信息基礎設施,行業應用領域廣泛 網絡設備是用於連接網絡,維持網絡數據傳輸功能的物理實體。網絡設備是網際網路最底層的基礎設施,屬於信息化建設所需的基礎架構產品。網絡設備的種類繁多,且與日俱增。



圖片來源:pexels


一、信息基礎設施,行業應用領域廣泛

網絡設備是用於連接網絡,維持網絡數據傳輸功能的物理實體。網絡設備是網際網路最底層的基礎設施,屬於信息化建設所需的基礎架構產品。網絡設備的種類繁多,且與日俱增。基本的網絡設備包括但不限於:交換機、路由器、無線接入點(WAP)、網關、集線器、網橋、網絡接口卡(NIC)、印表機和數據機、光纖收發器、光纜等等。其中交換機和路由器是最主要的產品。

網絡設備分類示意圖


數據來源:相公司官網


網絡設備應用領域廣泛。網絡設備按應用領域劃分,大致可以分為消費者網絡設備、企業網絡設備、數通網絡設備和電信網絡設備。消費者網絡設備主要針對家庭及個人消費市場;企業網絡設備主要應用於非運營商的各種行業應用市場,包括政府、金融、電力、醫療、教育、製造業、中小企業等市場;數通網絡設備主要應用於數據中心市場,用於實現數據中心內部及互聯之間的傳輸;電信網絡設備主要應用於電信運營商市場,用於搭建核心骨幹網。應用領域從前到後,解決方案的複雜程度、設備性能品質的要求、以及單產品的價值量也逐步依次提升。

網絡設備行業產業鏈清晰。產業鏈上游主要為晶片、PCB 板材、電源、各類電子元器件等生產商。網絡設備行業位於產業鏈的中游,相關企業自行設計產品,向供應商採購原材料,通過集成開發的模式,形成軟硬體結合的網絡設備產品。通過直銷或者經銷的方式銷售給電信運營商、雲計算廠商、政府、金融、教育、能源、電力、交通、中小企業、醫院等各個行業。根據第三方機構統計,雲計算廠商約占下游 10-20%左右規模。

網絡設備產業鏈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晶片是上游的關鍵原材料,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晶片約占原材料成本的 40%左右,目前全球高端晶片主要依賴於進口,供應商包括 Broadcom、Marvell、Realtek、Cavium、MTK 等等。各晶片廠商紛紛加大研發力度並通過兼并重組的方式擴大市場份額,力爭在激烈的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未來隨著晶片廠商的競爭加劇以及國產替代程度的提升,將有利於網絡設備廠商。

二、行業未來有望保持穩定增長
觀研天下發布《2019年中國網絡設備行業分析報告-行業競爭現狀與前景評估預測》顯示,我們認為未來網絡設備行業有望保持穩定增長,主要來自以下兩個方面原因:一方面受益於信息化程度加深帶來的增長空間;另一方面將受益於數據流量爆炸式增長,帶來行業持續的更新換代。
全球信息化程度不斷加深,中國增速高於全球
新興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催生網絡設備需求。近年來,全球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興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並且即將邁入 5G 時代。網絡設備作為信息化技術的基礎架構,將產生巨大的市場需求。根據 IDC 預測,未來幾年全球網絡設備市場規模整體上呈增長趨勢,其中交換機和無線產品將成為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

2014-2020 年全球網絡設備市場規模(億美元)


數據來源:IDC


2014-2020 年我國企業網絡設備市場規模(億美元)


數據來源:IDC


中國信息化空間巨大,市場增速高於全球。我國不斷在產業政策層面鼓勵與支持信息化水平提升,相繼推出寬頻中國、中國製造 2025 、「網際網路+」、鼓勵信息消費等舉措,在過去出現了明顯的信息化建設浪潮。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報導,我國信息化水平取得了明顯進步,2016 年位居全球第 25 位,但距離全球已開發國家仍有一段距離。伴隨我國信息化程度不斷加深,網絡設備行業也將直接受益。根據第三方數據,到 2020 年,我國企業級交換機的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 38.5 億美元,較 2017 年增長 30.2%;無線產品的市場規模將達到 10.3 億美元,較 2017 年增長 50.3%。我們預計中國的網絡設備市場規模整體增速高於全球市場。

全球數據流量爆髮式增長


數據來源:IDC


網絡設備不斷升級,行業有望保持穩定增長。傳導到硬體設備層面,尤其是數據中心市場。數據流量的增長將驅動主流網絡設備不斷升級,一般來說 3-5 年便會更新換代一次。目前數據中心網絡正從 10G 乙太網逐步向 25G 乙太網升級,以網絡設備中最主要的交換機來說,在主流的葉脊架構下,葉交換機升級為 25Gbps,脊交換機升級為 100Gbps。未來還將持續向 100Gpbs/400Gbps 升級,產品持續的更新換代將驅動行業保持穩定增長。
三、國產替代與白牌化趨勢,逐步改變競爭格局
與中國網絡設備市場參與者一直較為穩定,以交換機來說,全球市場主要參與企業為思科、華為、HP、Arista、Juniper 和新華三。根據第三方統計,上述 6 家企業在全球交換機市場的合計市場份額為 80.90%。國內企業級交換機市場的主要參與企業為華為、新華三、思科、星網銳捷和邁普技術,上述 5 家企業在國內企業級交換機的合計市場份額為 91.70%。然而我們認為國產替代與白牌化趨勢不容忽視,有望逐步改變行業競爭格局。

全球交換機市場份額情況


數據來源:IDC


中國交換機市場份額情況


數據來源:IDC


全球路由器市場份額情況

數據來源:IDC


中國路由器市場份額情況

數據來源:IDC


國產替代加速,中國企業迎來良機
信息安全政策頻出,網絡安全內涵延伸。近十年來,全球網絡安全事件頻發。2013 年的「稜鏡門」 事件更是在全球範圍內引起了安全軍備競爭。我國關於信息安全的政策頻出,2016 年甚至將信息安全上升至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政策與產業鏈需求雙重驅動,國產替代有望加速發展。雖然我國信息技術近年來飛速發展,然而中國信息安全一直存在「三大黑洞」:晶片、作業系統和資料庫,這 3 個層面的安全也就成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中的核心所在。最近中美經貿摩擦,再次給國內產業鏈敲響警鐘,卡脖子環節已經嚴重威脅到相關企業供應鏈安全,並且對企業經營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國產化趨勢已經刻不容緩。我們認為在國家強力政策及產業鏈需求的快速推動下,網絡設備的國產替代有望迎來加速發展。
網絡基礎設施需在核心軟硬體層面實現自主可控。網絡基礎設施作為信息傳遞的「高速公路」,是最底層信息安全的保障者。我國當前已經在網絡基礎設施層面,如光纖光纜,光模塊等領域實現了某種程度上的國產替代。然而在更高端的領域,如若關鍵信息在鏈路層直接被竊取轉發,即交換機、路由器、無線設備等產品,那麼再完善的信息安全產品也無法保障安全。
目前國內交換機市場以第一類和第二類產品為主。例如交換機來說,產品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進口交換機,即產品的交換晶片、CPU 和作業系統均採用國外品牌,並在國外開發生產;第二類是國產交換機,即產品在國內開發生產,作業系統屬於自主可控,但核心晶片有一樣或者多樣採用海外進口;第三類是自主可控交換機,即核心軟硬體,如作業系統、交換晶片和 CPU 的核心均屬於自主可控,同時產品的生產、加工製造等均由國內廠商完成。目前市場上交換機主要以第一類進口交換機和第二類國產交換機為主,第一類產品廠商主要為思科,第二類產品廠商主要有華為、新華三、星網銳捷、邁普等。無論是第一類還是第二類產品均尚且無法形成真正的自主可控。

交換機關鍵軟硬體風險敞口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網絡設備廠商緊抓國產替代機遇。然而三類產品替代難度也是循序漸進。短期來看,國產交換機替代進口交換機有望進行。根據產業鏈草根調研,國內大型雲計算廠商、政府、金融、電力、石油等高端企事業客戶均有不同程度的傾向使用國內企業產品的意願。長期來看,實現核心軟硬體的完全自主可控在是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國內網絡設備廠商也一直在踐行自主可控的道路之上,例如新華三把自主可控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已經研發國產交換晶片,並攜手紫光集團、龍芯,打造基於純國產 CPU 和伺服器的完全自主可控產品。在國產替代的大趨勢下,我們認為國內網絡設備廠商有望化挑戰為機遇。
白牌化趨勢確立,二線龍頭迎成長機遇
白牌交換機,也被稱為白盒交換機。與傳統的 OEM,或者貼牌方式不同,白牌交換機最終實現的目的即將基礎功能(轉發功能)與高級功能(如安全功能、控制功能)分離。白牌交換機出廠時,將高級功能從中剝離,只提供信息轉發的基本功能,對於高級功能,客戶需從別的地方購買或者自行研製,自行安裝。
白牌交換機與傳統交換機相比,成本優勢更為顯著且通用型更強。傳統交換機類似黑盒子,品牌廠商預裝有自己的軟硬體,例如 Cisco 自帶 NX-OS 或 IOS 控制系統,這類系統不具備兼容性,對於大型數據中心交換機成百上千,進行一一操作十分不便,並且不具備移植性,一旦出現問題或者需要升級替換,成本高昂。白牌交換機強調網絡更為開放,通過解耦基礎功能與高級功能,更能適應現代網絡的發展需求。白牌交換機通常作為 NFV、SDN 技術部署的一部分,能夠支持惠普的 OpenSwitch,微軟的 Sonic 以及 SnapRoute 的 OPX 等行業類的開放標準。企業通過通過 SDN 控制器給各個交換機下發版本和配置命令,將交換機的控制權集中,迅速完成交換機的部署,極大地提升了數據中心的運維效率。
白牌交換機商業模式豐富靈活。傳統交換機作為功能完整的產品直接銷售給客戶;在白牌化的趨勢下商業模式可能出現三種:
第一類商業模式下,客戶可以自研高級功能,然後向硬體廠商提出需求直接採購白牌交換機,這類商業模式要求客戶自行軟體開發能力和網絡部署能力較。
第二類商業模式下,客戶也可以向白牌交換機廠商採購基礎功能,並提出高級功能定製化開發需求,由白牌廠商自行開發或者向其他廠商採購。
第三類商業模式下,客戶直接向其他白牌廠商採購高級功能,由其向硬體廠商採購基礎功能,打包發貨,並提供後續的技術支持。

白牌交換機組成及相關公司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第一類商業模式更為主流。由於在第一類商業模式下,客戶直接採購規模更大,更具備價格方面的優勢。因此在海外雲計算或大型網際網路公司如谷歌、AWS、微軟、Facebook、領英、蘋果等等,得到了廣泛應用。這些企業大多數只需要基礎功能直接採購白牌交換機,然後自研高級功能。

美國白牌交換機新貴 ARISTA 營收快速增長


數據來源:公司官網


展望未來,我們認為網絡設備白牌化將成為下一代數據中心網絡部署的重要技術,海外雲計算廠商和網際網路巨頭引領行業發展,未來國內大型的雲計算廠商以及運營商也有望後來跟上。在此過程中,國內有望誕生出對標美國 Arista 的企業,國內二線交換機龍頭企業也將迎來新的成長機遇。


資料來源:IDC,觀研天下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TC)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歡迎關注公眾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