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日本海軍陽炎級驅逐艦Japanese Destroyer Kagero Class

鬼匠技研 發佈 2020-06-08T02:25:00+00:00

「陽炎」級驅逐艦是日本擺脫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華盛頓條約和倫敦條約的約束後,完全按照日本海軍建設思路設計生產的一型艦隊驅逐艦 。

陽炎級驅逐艦是日本海軍的新型驅逐艦。

此級艦是日本帝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建造的一型驅逐艦。「陽炎」級驅逐艦是日本擺脫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華盛頓條約和倫敦條約的約束後,完全按照日本海軍建設思路設計生產的一型艦隊驅逐艦 。

共19艘,除雪風外其餘同級艦全部戰歿。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後日本的假想敵就是美國。華盛頓海軍裁軍條約和倫敦海軍軍備條約中均規定,日美主力艦的比例是3:5,而戰後日本和美國如果開戰,主力艦數量上的劣勢是肯定了的事實。

作戰方式上如果是美方處於進攻勢態,那麼在雙方主力艦隊交戰之前非常有必要使用小型艦艇對其進行逐次削弱,有較好的航程、適航性以及強大重型魚雷攻擊能力的艦隊型驅逐艦很適合擔當此任務,因此軍令部立即把艦隊型驅逐艦的整備工作提到了一個很高的位置上來。

根據蘭切斯特方程,就是要以戰艦數量上以6:10取得勝利,那麼首先要讓輕型水面艦艇把美國艦隊實力大大削弱才行。擔當這個任務的就是水雷戰隊的驅逐艦和輕巡洋艦,特別是數量眾多的驅逐艦,因此,有了在華盛頓條約時代相當前衛的吹雪級、倫敦條約時代失敗的初春級(失敗的原因是想在條約規定的驅逐艦1850噸排水量的限制下達到特型驅逐艦的能力0和性能不佳的白露級以及後來部分考慮條約同樣不行的朝潮級。

海軍對這些老型號驅逐艦的不滿一直存在,主要詬病的就是航程、穩定性以及武備「太弱」。

當華盛頓條約到期,倫敦條約過時,幾個海洋大國各自心懷鬼胎打著自己的小算盤,沒有一個國家能說服其他國家接受自己的想法,下一步的條約當然就無法協商出來了,自此,對海軍來說令人興奮的無條約的黃金時代來臨。

日本海軍對以前的朝潮級驅逐艦有諸多的不滿。由於是優先考慮武備,結果航程和速度都沒有達到預期的設想,同時艦艇的結構也不理想。於是提出了新的「理想型」艦隊驅逐艦計劃:

⒈與特型驅逐艦的尺寸、噸位大致相同,武備要超過。

⒉要克服「朝潮」級的所有缺點,主要是航程和最高航速。整體性能要全面超過特型和「朝潮」級。

⒊續航力達到18節/5000海里,特彆強調魚雷攻擊的成功率,要迅速搶得發射陣位就必須有大約高於敵方10節的速度優勢,此時設計的「大和」級戰列艦最高航速為27節,所以新的驅逐艦最高航速要在36節以上 。

艦政本部對軍令部下達的計劃進行了探討,得出的結論是必須有60000馬力以上的輪機,排水量不少於2750噸,全長超過120米,這樣的大型艦艇和海軍方面的夜戰、雷擊戰所要求的小型艦艇是相牴觸的,軍令部不得不做出了部分妥協,為了夜戰、雷擊戰能力,必須避免大型化,所以續航力優先,最高速度其次,可以下降到35節。

在此基礎上艦政本部開始了設計,由吳海軍工廠造船部主任牧野茂技術大佐主持。「陽炎」級和其後改進型夕雲級驅逐艦被稱為"甲型驅逐艦"。

1937年的第三次海軍軍備補充計劃中陽炎級驅逐艦計劃建造15艘(上報的是18艘,有3艘的經費被挪用為「大和」號戰列艦的建造經費)。

1939年的第四次海軍軍備補充計劃中再追加了4艘,共計19艘(要補齊經費被挪用的三艘,另外多出的那艘「秋雲」號最初的計劃是列在「陽炎」級改型「夕雲」級上,但是後人重新分到了「陽炎」級內,原因是實際建造是按照「陽炎」級來建造的)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