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一分為二,蕭衍為什麼不趁機北伐,原因耐人尋味

夢回春秋 發佈 2020-04-16T03:32:30+00:00

《琅琊榜》是近幾年比較出彩的一部國產古裝電視劇,劇中胡歌以其精湛的演技、獨特的個人魅力,讓許多人愛上了這部劇。

《琅琊榜》是近幾年比較出彩的一部國產古裝電視劇,劇中胡歌以其精湛的演技、獨特的個人魅力,讓許多人愛上了這部劇。《琅琊榜》雖然是一部架空歷史的電視劇,但是許多地方還是真實還原了歷史,製作團隊也非常用心。劇中的老皇帝的原型就是南北朝時期南朝梁朝的梁武帝,前期老皇帝雄才大略,四處開疆拓土,而後期卻是昏庸無道碌碌無為。

蕭衍是個勤奮的皇帝

而歷史上的蕭衍在南朝也算得上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他到底有多勤奮呢?史書上記載不管是哪個季節,蕭衍總是能在五更天起床辦公,批改奏章,五更天就是現在的3點到5點這個時間段。並且蕭衍廣泛聽從別人的意見,不管是身世顯赫的大臣,還是普通老百姓,只要有意見,都可以提給蕭衍。並且蕭衍還親自審核手底下的官員是否清廉,並且教導他們要為國為民,在蕭衍的治理下,梁朝經濟蒸蒸日上,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蕭衍軍事上的建樹

接下來就是軍事上,蕭衍的諡號是武皇帝,軍事的建樹應該也不會差到哪裡去。但現實就是梁武帝的軍事方面實在不夠看的,在蕭齊政權時期,蕭衍駐守北方,與北魏進行了兩次交鋒,兩次戰績一勝一負,但也正是因為這兩次交鋒,讓蕭衍有了一塊根據地,並且趁著齊朝內亂之際,蕭衍帶兵控制了齊朝的政權,後來蕭衍又是步步為營,最終代齊建梁。

在蕭衍建立梁朝以及蕭衍統治梁朝的這段時間,北朝可以說是亂成一鍋粥了。先是是北魏時期,由於孝文帝改革造成了,國家內部矛盾不斷,最終釀成了六鎮起義、爾朱榮叛亂。隨後北魏內部權力重新洗牌,被高歡跟宇文泰分裂成東魏與西魏兩個政權,並且他們為了重新統一,兩個人經常互掐。

諸葛亮曾經說過,等到天下有變的時候,就可以趁機出兵北伐。而且「北伐」是從東晉建國以來,東晉和南朝的各個政權,無不為北伐作出努力。但是到了蕭衍這兒,梁朝好像對北伐並沒有多大的興趣,這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蕭衍在北魏發生六鎮起義的時候,是對北魏發動過北伐的,也就是公元528年,六鎮起義發生後,鎮壓叛亂的爾朱榮大肆屠殺北魏皇室。北海王元顥因本朝大亂而降梁,並請梁朝出兵幫助他稱帝。蕭衍看到有利可趁,就派陳慶之率領7000人護送元顥返回洛陽,並且建立一個傀儡政權,這本來是一個大好的機會,但是蕭衍只派了7000人給陳慶之,並且沒有後續增援部隊,蕭衍為什麼會這麼做,下文會給大家作出解釋。儘管部隊很少,但是陳慶之這一路打得非常順利,一下子就打進了洛陽,並且成功建立了傀儡政權。不過因為陳慶之的部隊比較少,很快就被得到消息的爾朱榮率軍擊敗,陳慶之逃回梁朝。雖然這次北伐失敗了,但是梁朝也收穫了北魏的一些城市,加強了梁朝北部的防禦工事。後來梁朝與北朝經常發生摩擦,但都是小打小鬧,並不算上真正意義上的北伐。


蕭衍為何不北伐

第一點:南方沒有北伐的意願

西晉剛剛滅亡的時候,漢族大量南遷,但是南遷的人們對北方的故土還有依戀之情,所以統治者可以藉助人們對北方的思念進行北伐。並且北伐還有安定人心,緩和國內矛盾,達到政權穩定的作用。但到梁朝的時候,時代已經發生了變化。到了梁朝的時候,國家已經安定,南遷的漢人對故土已經不在思念,統治者也不需要打著北伐的旗號穩定國內的局勢。

第二點:南方軍隊的戰鬥力低下

漢人為什麼要在兩晉的時候南渡呢?答案顯然是打不過北方的少數民族。不過後來謝安、謝玄依靠北方的流民組建了北府兵,這是一支強勁的部隊,不僅粉碎了苻堅一統天下的美夢,而且幫助劉裕在北伐上取得巨大成就,並且劉裕依靠北府兵建立劉宋政權。但是隨著時代的推移,這支軍隊的作戰能力也在逐步退化。

同時,梁朝還有一個嚴重的短板就是缺少良將。劉宋、蕭齊滅亡的原因是因為宗室內鬥,基於這一點,蕭衍對於宗室採用的是優待政策,將眾多宗室派往地方擔任封疆大吏,同時也讓宗室成員擔當部隊的統帥。但是宗室的人都是富二代,沒有經過沙場歷練,又有什麼戰鬥力?所以蕭衍十分期待北方的降將,比如侯景剛剛投降蕭衍,蕭衍就組織人馬帶著侯景北伐。

第三點:蕭衍沒有北伐的心思

從建立梁朝到蕭衍去世,蕭衍對北方的領土一點想法都沒有,雖然蕭衍多次派兵攻打北方,但只是為了擴大自己的領土,同時給宗室的成員增加歷練的機會。

所以說到底,時代變了,北伐已經不適合南朝政權統治的口號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