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龍口市兩日游,看兩座大佛,訪當地人文

胡恩泰的閒散生活 發佈 2021-10-11T19:39:10+00:00

龍口是隸屬於煙臺市的一座縣級市,也是山東省經濟實力最強的縣級市,這主要是因為龍口的南山集團在2020年中國500強民營企業榜中排名第153位,主營鋁業。

這裡是胡恩泰的閒散生活,販賣旅途和生活中有趣的點滴,歡迎關注點讚。

剛剛去了一趟山東龍口市遊玩兩天。感覺身邊大多數人都知道龍口粉絲,但隸屬於煙臺市管轄的龍口,在旅遊層面被提及的並不算多。由南山集團打造的南山旅遊度假區是龍口這座「全國百強縣」的實力縮影。
另外龍口港是當年山東人闖關東的出發地,是一代人的「鄉愁」;丁氏故宅是當年山東首富「丁百萬」的家,這兩個地方的歷史人文同樣值得獵奇。此行兩天時間,我就去到了這三個地方。

龍口 | 南山旅遊度假區

龍口是隸屬於煙臺市的一座縣級市,也是山東省經濟實力最強的縣級市,這主要是因為龍口的南山集團在2020年中國500強民營企業榜中排名第153位,主營鋁業。這個集團的產品是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涉獵了各種領域,其中就有旅遊版塊——南山旅遊度假區。


南山旅遊景區是一座國家5A級景區,買票進入以後可以遊玩宗教文化園和歷史文化園兩大部分。進入景區買了交通車票,第一站來到的就是南山禪寺。進入寺門,沿著景區的遊覽路線一直往前走,可以走到大佛的位置。這座大佛是世界最大的錫金銅坐佛,高38.66米,重達380噸。它也是南山旅遊度假區,乃至龍口市的地標建築,十分震撼。


登上360級台階,來到大佛腳下的觀景平台,放眼望去眼前一片開闊。這裡的觀景效果極好,景區的生態環境同樣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此可見,南山旅遊景區是莊嚴雄偉的宗教勝地,也不愧為環境絕佳的康養之地。在大佛的山下,還有一處廣場,這裡每天定點都會有《藥師頌》音樂噴泉表演,我們中午進入景區的,表演時間是下午三點整,每場大約可以持續十多分鐘。因為這個表演時間有著不確定性(節假日可能會增加),大家來玩的時候可以在遊客中心確認下時間或者問一下開景交車的司機。


從這裡再往裡走,就到了歷史文化園,它就像一部「中國簡史」,按照朝代仿建了當時的地標或者那個年代的建築。從長城開始一直可以走到「大唐盛世」。因為涉及了很多的山路,我和朋友就沒有花太多的時間。這裡真心很大,如果時間充裕喜歡登山徒步,建議走一圈,能夠更加深刻地感受一番歷史文化。


景交車的最後一站是藥師玉佛殿,在走進佛殿前可以路過一座財神殿,相信很多年輕人和我一樣對「財神」十分感興趣,我在這也拍了很多照片,大殿前方的道路兩旁豎立著十二生肖的卡通形象,非常好看。


最後來到了藥師玉佛殿,這裡是可以乘坐手扶電梯的,分為琉璃金殿、四海觀音殿和大玉佛殿。其中大玉佛殿內的藥師玉佛高13.66米,重660噸,由緬甸玉雕刻而成,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藥師玉佛。出於對佛像和信仰的尊重,在玉佛殿內我沒有拍照,給我的最大的印象就是富麗堂皇,莊嚴神聖,如果有機會大家還是親自過來感受一下比較好。


聽景交車司機說,南山旅遊景區還有一些小眾探秘的景點, 比如千年紫藤以及古井,神奇的無梁殿等等。不過這些地方都是需要自己走進去的,因為現在還不是紫藤花的花期,我們就沒有過去。南山旅遊度假區真的很大,周邊還有不用門票的小鎮,以及酒店、民宿、餐廳等。可以拍一些藝術照,體驗馬術、高爾夫,也可以住下來多玩幾天,全面感受南山的宗教文化和優質環境。

TIPS:
南山旅遊度假區門票:120元/人(網絡訂票115元)
內部交通:25元/人。
營業時間:07:30-18:00

龍口 | 丁氏故宅

「黃縣房、棲霞糧、蓬萊淨出好姑娘」,在膠東半島曾經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其中黃縣房可以說是山東 龍口歷史人文的一個縮影,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其中又以丁氏故宅(又名丁氏莊園)為代表。這裡也是龍口市博物館的所在地,可見其文化地位之高。


丁氏故宅位於東萊街137號,不光是古代,如今這裡1km外的街區也是龍口最繁華最熱鬧的地方。故宅現存房舍約243間,建築群分若干個大院,每個大院又由若干個四合院組成。據講解員介紹,這是中國規模最大、保存較好的「四合院」式建築群之一。在丁家的鼎盛時期,該家族宅第多達3400餘間,遍及大部分黃縣城區。現在的這個景區只是當年丁氏故宅的一小部分。它是丁氏家族八大支系中的「西悅來」一支遺存下來的部分宅居,不足其原有整體規模的十分之一。

丁氏家族的背景我有必要給大家科普一下。因其當年為當鋪世家,當鋪、錢莊遍及全國11個省市,資產折合白銀5400萬兩,相傳等於清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因此也得了個「丁百萬」的稱號,當時為山東首富。同時丁氏家族「以學入仕,以仕保商,以商養學」。將官、商、儒三者做到有機結合,因而得以長盛不衰。先後有27人考中舉人、進士。五品官銜以上者達149人。這也給了我們年輕人一些啟示,多多學習知識,規範人品才能讓財富細水長流。俗話說的「富不過三代」,大多是因為做不到這些吧?


丁家家大業大,想必很多沒有來過的小夥伴應該和我一樣,很好奇丁家的後人現在怎麼樣了?其實剛進門的第一個展廳里就有介紹:如今丁家的後人遍布世界各地,大多數生活得都很不錯,並不是像舊社會一樣整個家族體系住在一起。真就應了那句「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因為也是博物館嘛,在丁家的老房子裡還可以看到一些關於龍口人文、民俗等一些展品,對了解這座城市有著很好的幫助。

TIPS:
丁氏故宅門票:24元/人(只可以現場買票);
營業時間:(夏季)08:30-12:00,14:00-17:30
(冬季)08:30-12:00,13:30-17:00.

龍口 | 龍口碼頭

龍口畢竟是海邊,來都來了肯定也得去海邊看一看。不知道你有沒有從家裡老一輩那裡聽過:走西口、闖關東或者下南洋?這三大移民潮是國內歷史上最大的移民潮。我之前看過《闖關東》的同名電視劇,印象還蠻深刻的。而闖關東簡單地說,就是在明清到民國期間,以山東為主的關內人,因為黃河下游連年遭災,開始興起了「闖關東 」,也就是這些地方的百姓開始闖入東北 ,數量和規模都是歷史最高。而始建於1914年的龍口碼頭,便是山東人「闖關東」的啟航港。


從1862年同治元年清政府設立煙臺東海關龍口分關開始,80多年間,通過這裡的國內首座鋼筋混凝土棧橋碼頭,把一批批山東鄉親渡海送至東北 ,每年多達十多萬人次,累計800多萬人次。如今的龍口港是渤海南岸最大的開放商港、規模居全國地方港口之首 。1984年就被列為一類港口對外開放;2017年吞吐量實現8052萬噸。單從這一數據上看就是一座了不起的碼頭。但我個人覺得龍港碼頭更重要的還是它承載了「闖關東」的歷史人文意義。

昔日的龍口碼頭,顯得十分靜謐,這裡已經沒有了旅客的喧囂,那一座走過了百萬、千萬甚至更多人次的混凝土棧橋卻因為年久失修,變成了斷壁殘垣,被保護了起來。但它們永遠都是歷史的見證者。

來到龍口碼頭也不單單只能看到這些,在碼頭這裡的龍口港展覽館裡可以了解到更全面的龍口港。這裡的資料很全,圖文並茂,並且免費對遊客開放。

最後和朋友又在海邊漫無目的地溜達了一番,走著走著下雨了,但仍然有人在痴迷地釣著魚, 有成批的工人乘著快艇下班回家。我想這些都是歷史沉澱下來的龍口港,如今最真實的生活寫照吧!

整個龍口給我的感覺很安逸!這樣一個地方,有歷史也有美景,來的遊客不算多,如果你也喜歡這樣的小眾旅遊目的地,不妨收藏起來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