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末日真的存在嗎?若存在,存活下來的是人類還是病毒?

怪羅科普 發佈 2020-01-06T22:58:14+00:00

一位諾貝爾科學家曾說過:人類統治地球最大的威脅是病毒。關於「人類終將滅亡」的話題,似乎大眾都有執念,認為這是必將來臨的災難。而在眾多「毀滅論」中,除了資源匱乏和氣候變化外,病毒論的支持者也非常多。一說起病毒,每個人似乎都會不自覺往壞處想,似乎,病毒就是死亡和噩夢的開始。


一位諾貝爾科學家曾說過:人類統治地球最大的威脅是病毒。

關於「人類終將滅亡」的話題,似乎大眾都有執念,認為這是必將來臨的災難。而在眾多「毀滅論」中,除了資源匱乏和氣候變化外,病毒論的支持者也非常多。

一說起病毒,每個人似乎都會不自覺往壞處想,似乎,病毒就是死亡和噩夢的開始。

究竟什麼是病毒,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病毒,肉眼不可見的寄生微生物。

病毒是一種結構簡單的微生物,一般來說,就是蛋白質包裹著遺傳物質的非細胞生物。本身並沒有生命,只有寄生在宿主體內才能存活。

一旦病毒進入宿主,不管是人還是動物,就會接管正常的細胞機制來繁殖,繼續感染,似有喧賓奪主的意味。

病毒感染對象非常廣泛,人類、動物、植物,甚至是細菌!至於它感染後的威力有多大,小編相信,只要你身處現代社會,就會知道致命和傳染是病毒的代名詞。

病毒,只存在於我們周圍嗎?不,它無處不在。

世界之大,病毒無處不在,可見它們的數量何其多,多到數不清,光人體就有380萬億個病毒。

曾有一個實驗,將4隻水桶放置在西班牙內華達山脈的高山上,目的是收集天上掉落的病毒,經過統計後發現,每平方米的土地平均每一天都有8億病毒從天而降。

科學家認為,病毒主要通過水浪翻湧傳播到空氣中,因此地域限制對於病毒來說是非常小的。但也有科學家認為,病毒的起源也許是來自於大氣層,甚至可能是外太空。

病毒的威力有多大?

簡單舉幾個例子,就能一目了然。

2002年爆發的SARS事件,國人記憶深刻,從爆發到2003年5月18日截止,大陸地區患病4698名,死亡284名,康復1529名,由於人們對病毒了解不夠,導致當時醫務人員感染率超20%。

伊波拉病毒是一種致死率很高的病毒,死亡率在50%-90%之間,最早發現於1976年伊波拉河區域,因此得名。直到2016年12月23日,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有疫苗可高效防護這種病毒,2019年,美國生產的疫苗才獲得歐盟和世界衛生組織的批准,成為首個批准的伊波拉疫苗。

這些病毒都有自己的生物安全等級:愛滋病3級、SARS3級,伊波拉病毒4級,等級越高越危險。

顯然,恐怖致命的病毒還有很多。

病毒繁殖速度很快,容易發生突變。

很多人曾發現一個規律,很多病毒並非「天生」針對人類,而是從很多動物中傳染而來。

以非典為例,經調查,在這場病毒災難中,果子狸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還有我們常見的狂犬病,也是由於貓狗、蝙蝠、小浣熊等動物中傳染給人類的,為何病毒可以跨物種感染?

這要從病毒遺傳物質突變說起。

眾所周知,病毒由於沒有完整的細胞結構,完全依賴宿主細胞進行繁殖,繁殖速度甚至快過癌細胞的生長。繁殖次數多了,發生「錯誤」的機率就大了,相應突變的機率也會增多。

隨著時間的推移,病毒發生突變,增加了它們感染多個物種的可能性。也就是說,有的病毒通常只可以感染人類或動物,但在其遺傳物質發生突變後,它可能會「進化」出同時感染人類和動物的能力。

儘管如此,突變只是一種現象,並不總是有害的,我們今天看到如此多樣的物種和豐富多彩的世界,突變功不可沒。

這些病毒是如何從動物傳染給人類?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身體接觸。

據報導,北美第一例豬流感病例就發生農場主人身上;最近,在一些南亞國家也暴發了尼帕病毒,研究發現,在這些地區,大部分人都是通過直接接觸受感染的豬或者其受污染的組織,而感染該病毒。

有些病毒以更加親密的接觸傳染,比如咬一口就可能被傳染的狂犬病毒,還有經過血液傳播的愛滋病。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我們來說,很多病毒是從口而入的。

想想果子狸,再想想那些美味的生鮮,都是病毒侵入身體最直接的方式。

我們應該消滅所有的病毒嗎?

對悲觀主義者來說,認為世界末日不可避免,病毒也將是我們最大的敵人。

幾乎所有的「喪屍」影視作品獲得成功,就可以看出,人們很「認同」這個觀點,創作者們不停地向大眾「販賣焦慮」,而且獲得了成功。

但是有一點我們往往會忽略:沒有病毒,我們或許無法生存。

科學家曾將一部分海水中的病毒過濾掉後發現,沒有病毒的海水中,浮游生物停止了生長。也就是說,病毒在感染侵蝕別的微生物時,會釋放出營養物質,而這些物質恰巧是其他細菌的「食物」。

病毒和被病毒感染的生物體是全球生態系統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人類能到今天這個地位,病毒也是至關重要。

有研究認為,曾有一種古老病毒將遺傳物質插入人類祖先的基因中,這段「被迫改編」的遺傳物質,是我們現代神經系統中的一部分,沒有它們,人類的智慧或許沒有這麼成功。不僅如此,據科學統計,人類體內有40-80%的基因可能與病毒有關。

因此,對於病毒,我們既離不開它,又需要戰勝它,真的是又愛又恨呀。

最後

病毒和人類的對峙,究竟誰會笑到最後,誰也無法得知。

也許我們之間的關係,應該是互相牽制發展,對於病毒最好的方法,就是未雨綢繆。

病毒多次爆發,也再次證明,世界需要擔心的不僅僅是氣候變化。

目前,我們正不斷給病毒創造「優良環境」,污染、各種輻射泄露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而病毒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變異。

人類的確握有智慧,但在「超級病毒」出現之前,是否能控制致命病毒至關重要,這場時間賽跑,人類是否能取得勝利,也很難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