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時間 | 科技創新正在重塑行業新格局,「天門紡機」2021中國棉紡織科技大會濟南舉行

《紡織服裝週刊》 發佈 2021-10-11T19:51:42+00:00

進入「十四五」,我國紡織業明確圍繞科技創新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實現紡織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在創新能力方面實現大跨越。棉紡織「功同菽粟」,事關全局。推動棉紡織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對於新時期國民經濟的繁榮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進入「十四五」,我國紡織業明確圍繞科技創新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實現紡織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在創新能力方面實現大跨越。棉紡織「功同菽粟」,事關全局。推動棉紡織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對於新時期國民經濟的繁榮穩定具有重要意義。當前,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浪潮下,科技創新正在重塑棉紡織行業的形態與格局。

10月11-13日,「天門紡機」2021中國棉紡織科技大會在山東濟南舉行。會議由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全國棉紡織科技信息中心主辦,《棉紡織技術》期刊社、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紗線分會、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智能製造專業委員會、中國紡織工程學會棉紡織專業委員會承辦,湖北天門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冠名,青島環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無錫市蘭翔膠業有限公司、金輪針布(江蘇)有限公司、新疆沃普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協辦。

會議主題為「以科技支撐棉紡織創新發展」,聚焦原料應用、品牌建設、智能製造、成果轉化四大方向,20餘位行業頂尖專家、學者、企業家通過科技創新與趨勢引領論壇、智能製造與產業互聯論壇、技術提升與產品質量論壇、產業鏈科技與時尚創新論壇多角度介紹了科技創新、技術研發、產品升級最新成果。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副會長端小平、原副會長楊紀朝,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理事長伏廣偉,中國紡織出版社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鄭偉良,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董奎勇,中國紡聯科技部副主任張傳雄,全國棉紡織科技信息中心主任、《棉紡織技術》期刊社社長劉強,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廳一級巡視員張忠軍,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張中英,山東省紡織服裝行業協會執行會長劉建國等領導,以及來自政府、行業協會、院校、企業的嘉賓以及《棉紡織技術》的編委500餘人出席。

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江南大學原副校長高衛東主持開幕式。

孫瑞哲首先致辭,他指出,作為紡織工業的最傳統領域、標誌性構成,棉紡織既是基礎性和支撐型行業,也是引領性和戰略型力量。行業發展與國計民生高度關聯,在紡織服裝行業中具有特殊重要性,體現在棉紡織行業是積澱深厚的基礎產業、是關係民生的富民產業、是開放合作的全球產業。

孫瑞哲強調,科技創新正在從四個維度重塑棉紡織行業的形態與格局。一是以功能化、差異化為方向,推動棉紡織產品體系的升級;二是以智能化、綠色化為方向,推動棉紡織製造體系的升級;三是以專業化、網絡化為方向,推動棉紡織組織體系的升級;四是以服務化、資本化為方向,推動棉紡織價值體系的升級。

隨著行業研發投入的加大,依託規模優勢與體系優勢,棉紡織科技創新能力實現了系統性提升,正從跟跑、並跑階段向領跑階段邁進。當前,行業發展的內外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應對時代的機遇與挑戰,推動行業的發展與升級,行業科技創新有著新的要求與方向。孫瑞哲提出行業科技創新的五大要求和方向。一是應對全球產業鏈調整,行業科技創新需要堅持自立自強;二是應對市場格局變化,行業科技創新需要堅持需求導向;三是應對人口結構變化,行業科技創新需要堅持以人為本;四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行業科技創新需要堅持綠色低碳;五是應對數字經濟浪潮,行業科技創新需要堅持數據驅動。

針對棉紡行業微創新多、創新速度快,但戰略性、根本性創新不足的問題。孫瑞哲提出四點期望:一是聚焦產業基礎創新,提升戰略引領能力;二是聚焦製造能力提升,鞏固規模體系優勢;三是聚焦創新生態營造,提升價值轉換效率;四是聚焦產業人才培養,厚植科技創新力量。

孫瑞哲最後表示,「不戀虛名列夏花,潔身碧野布雲霞。寒來舍子圖宏志,飛雪冰冬暖萬家。」這體現的是棉花的品質,也是棉紡的精神。讓我們從長遠價值與根本價值出發,扎紮實實、勤勤懇懇,以科技創新推動棉紡行業高質量發展,為人類送溫暖,為國家添錦繡。

山東紡織服裝產業具有基礎雄厚、產業鏈完整、創新體系完備、集群效應明顯等特徵,在高端裝備、智能製造、產業用紡織品、新型纖維材料研發等方面,處於全國乃至世界領先水平,有力地推動了全國紡織服裝行業科技創新、品牌建設、綠色發展。劉建國在致辭中說,山東是中國棉紡織第一大省。棉紡織及印染精加工產業,占全省紡織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總營收的60%左右,純棉紗產量占全國總量的1/3以上。山東也是紡織科技大省。連續多年來,山東省紡織服裝企業專注研發,一大批新材料、新技術噴薄而出,被廣泛應用到航空航天、醫療衛生、海底探索等領域。劉建國表示,山東紡織將進一步強化科技驅動、時尚拉動、綠色引動,以產業鏈終端的時尚創新引領新型纖維材料、智能印染等全產業鏈的集成創新,深入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協同化、供應鏈現代化,努力打造形成資源要素高度集聚、產業集群高度集中、科技創新高度進步、數字互聯高度運用、綠色低碳高度推進、品牌時尚高度自信的新時代山東紡織產業體系。

湖北天門紡機在不斷加強產品創新的同時,還積極支持棉紡織行業的健康發展。湖北天門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焦倫進在致辭中說,天門紡機作為國內並條機的主要生產廠家,在4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始終堅持三大核心原則:質量優先於利潤,品牌優先於速度,社會價值優先於企業價值。天門紡機將以「立足高端,追求卓越」為產品創新的目標,關注行業的最新動態和前沿技術,立志成為全球一流的紡織裝備供應商,為強國之夢盡一份力,發一份光。

新書發布儀式

會議還舉行了《棉紡織手冊》發布儀式。

《棉紡織手冊》作為棉紡織領域的一套標誌性的工具書和參考資料,為紡織領域從事產品設計、加工生產、設備維護及相關專業的廣大工程技術人員所廣泛應用於,並服務於大專院校的相關專業師生,具有廣泛的應用領域和範圍。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框架的推動下,我國棉紡織生產規模、技術水平和管理策略、產品開發需求均發生了顯著轉變與進步。在中國紡織出版社的推動下,由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和江南大學牽頭組織,於2019年匯集一批紡織企業和紡織高校科研人員著手修訂編寫新的棉紡織手冊,歷時兩年多時間,吸納了紡織專家和工作者長期以來的研究成果與實踐經驗,經過廣大編審人員和出版社的不懈努力,《棉紡織手冊》以嶄新的風貌和鮮明的時代氣息展現在廣大紡織工作者面前。

端小平、楊紀朝、伏廣偉、鄭偉良、董奎勇、張傳雄共同為新書揭幕。

棉紡織企業家、院校專家張紅霞、周曄珺、蘇建軍、於擁軍、吉宜軍、李冬梅、汪軍、任家智、戴俊、張建祥上台接受贈書。

《棉紡織手冊》作為國家出版基金項目,由中國紡織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該書分上下兩卷,系統介紹了紡織纖維原料、紗線品種及其質量檢驗、機織物品種及其質量檢驗、紡織生產經濟核算、紡織企業信息化管理、棉紡織廠生產公用工程、纖維制條、環錠紡紗、新型紡紗、細紗後加エ、織前準備、噴氣織造、劍杆織造、織物整理等內容,同時以附錄的形式介紹了與棉紡織密切相關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以及行業常用的計量單位及換算。為棉紡織企業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操作人員、維護保養人員以及營銷人員,以及紡織專業師生提供參考。

科技創新與趨勢引領論壇

全國棉紡織科技信息中心主任、《棉紡織技術》期刊社社長劉強作《近年來我國棉紡織行業技術變革及發展趨勢》的報告。近年來,行業在纖維技術、紡織裝備技術、紡織工藝技術、紡織管理技術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未來,行業將以科技體系支撐,加強產品綠色周期管理,實現關鍵技術智能化,材料科技創新多樣化。

軍科院系統工程研究院、軍需工程技術研究所教授級高工施楣梧作《棉紡織創新趨勢和途徑探討》的報告。施楣梧認為產品創新的方向要根據行業實際情況,按照國家發展戰略,還要挖掘紡織細分市場。創新還要運用新方法緩解創新難度,這個方法就是運用前蘇聯發明家提出的TRIZ理論解決創新矛盾。

東華大學教授、博導於偉東作《紡織超材料理念及由此導出的先進加工技術》的報告。他介紹了超材料的概念,他認為,紡織科技和工業是以「形」的調控改變,而獲得理想品質和性能紡織品的加工業,圍繞著實現「形」目標的加工裝備和工藝方案應該成為主攻對象,且前者更為重要,而不應該依舊去進行纖維、線和織物組成的選擇。

湖北天門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焦倫進做《並條機的創新與未來》的報告。焦倫進認為未來並條機的趨勢是條筒大卷裝、在線檢測、並條工序全自調勻整、功能強大的勻整和PLC顯示屏等。為了實現關燈生產,未來的並條機應該是梳並聯合、並粗連結、短流程一體機實現突破。

智能製造與產業互聯論壇

中國紡織機械協會高級顧問、教授級高工祝憲民在《全球智能科技與棉紡織智能製造現狀及未來》報告中介紹了智能科技與棉紡織智能製造的五大特徵,並對智能製造發展提出了幾點建議,即要加強智能工廠、研發設計、動態計劃調度、生產運行、倉儲物流管理、質量在線管控、設備管理、安全綜合管理、能源管理、環保在線管控、精準營銷管理、供應鏈管理、數字孿生等模塊的頂層設計;要加強量身定製,人員培養,單機數據採集,物流數據傳輸,系統大數據利用等。

賽特環球機械(青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加陽在題為《新時代智慧工廠實踐》的報告中指出,智慧工廠不是風口而是大勢所趨,新時代正在變成一個全方位的數位化、智慧化時代,智慧工廠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是智能工業發展的新方向。他介紹,智慧工廠有智能倉儲、智能車間、智能品質控制、集成其他系統、追溯管理等五大功能模塊,並對環球集團的全流程筒紗智能包裝、人工輔助半自動打包機等智能包裝物流系統進行了介紹。

江南大學紡織服裝學院副院長、教授潘如如對「織造生產智能化需求與智能管理系統開發與應用」情況進行了解讀,他指出,織造作為生產型紡織企業的核心,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生產效率,但也面臨著車間自動化操作難度大,企業用工多;生產數據採集困難,數據分析統計困難;各個工藝之間不互聯互通,生產成本增加等問題,因此,製造生產實現數據實時、準確的採集對於提高企業生產效率、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具有重要的意義。隨後,他對織造生產智能化需求與智能管理系統開發與應用情況進行了介紹。

新疆沃普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熊偉作《原料科技與棉花可持續發展》的報告,他從原料生態科技淵源與發展、生態有機原料的科學管理、新興生態紡織品前景與展望、生態紡織品的優缺點及價值、棉花可持續發展的條件和影響因素、棉花可持續發展與紡織品的關係等6個方面闡述了有機棉花的生產管理現狀以及未來可持續發展趨勢。

技術提升與產品質量論壇

無錫一棉紡織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曄珺作《打造高質量發展的數字方舟》的報告。她講述了無錫一棉的數位化發展探索過程,並通過介紹其已經實現的設備「三化」、工序直連互通等,指出信息化、智能化是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企業應該正確運用數據,實現精準管理和決策。同時她還在報告中展示了利用現場級數據智能、產線級數據智能、集團級數據智能實現數字方舟的應用情況。

無錫市藍翔膠業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李少周作《產品多樣化與紡紗器材的科技進展》的報告,主要闡述了在紡紗產品的纖維多樣化、紡紗工藝創新化、紡紗方法多元化、紗線結構複合化等特點下,紡紗技術變革中各工序以及不同紗線產品對膠輥、膠圈等橡膠器材的技術創新要求、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選擇和使用中的要點等,同時指出了橡膠器材產品開發的思路。

魯泰集團山東魯聯新材料公司生產管理部經理殷翠紅作《高檔面料研發要點與質量管控技術》的報告。在研發要點部分,她主要介紹了開發方向搜集及信息梳理、面料分析方法及要點、初步方案的制定、方案的實施要點、成品包裝推廣工作等5個方面;在質量管控部分,主要包括了質量管理組織構架、標準體系建立、工藝操作體系標準化、專業質量團隊組成、重點工序過程控制、過程指標檢測、質量問題處理、質量分析和改進等8個方面。

金輪針布(江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陸忠作《企業質量管理與科技創新》的報告,闡述了技術創新賦予「質量管理」的新內涵,並以金輪針布的質量管理為例,介紹了其在技術創新中質量管理發展的5個階段,及其注重質量改進、追求產品創新、突出人的作用、對市場需求的高度敏感、質量體系有效運轉、強調顧客滿意等六大特點。

魏橋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技術部部長高延忠在《科技驅動棉紡企業實現智能化的路徑及展望》報告中介紹,智能化紡紗車間建設符合國家需求、行業需求、企業生產需求,能解決傳統生產計劃管理相對粗放;品種更換不靈活;用工量巨大,用工荒突顯;物流流通量大等難題。為此,2016年,魏橋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建設了智能化紡紗工廠;並於2019年建設了綠色智能紡織一體化項目,全部採用世界最先進的生產設備,形成了集紡紗、織布、印花、縫製於一體的最高端完整產業鏈,並進行了全流程無人化橋接管理、全流程智能化檢測與監控管理、數據流基礎與智能化執行管理等創新做法,推進了企業的數位化、智慧化轉型。

日照裕華機械有限公司銷售副總葛樹廠作《智能化紡紗裝置在提質降本增效中的應用》的報告。他主要介紹了裕華輕加壓氣動搖架的特點、裕華緊密紡的主要節能降耗措施及應用效果、品特單錠監測系統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效果、裕華筒紗自動打包機以及其他降低勞動強度的產品。

端小平在總結中表示,今天召開的是棉紡織科技大會,但我們首先要明白什麼是棉紡織科技,棉紡織科技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這些問題梳理清楚了,我們就容易找到發力點在哪裡。端小平認為,棉紡科技體現在綠色、智能、品質科技三個方面。行業應該從工藝、設備、原料等方面展開降耗工作,用科技力量提升綠色製造水平;由於人工成本以及用工荒問題的快速出現,行業對實現智能化的需求正在逐漸增多;提高產品品質和附加值,賣出更好的價格這是品質科技要達到的目標,也是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端小平認為,只要從這三個方面著手,行業就一定會越做越好。

會場外還舉行了「承·科技,啟·未來」科技巡禮——暨 2021 中國棉紡織科技大會科技展活動。展示區承接「十三五」科技成果、啟迪「十四五」發展方向,總結推廣紡織產業鏈企業在科技創新、技術提升 方面的典型成果,推動企業科技成果轉化。展出品種有差異化纖維、特色紗線和面料、裝備和配件、院校最新成果等。

10月13日上午,還將舉行產業鏈科技與時尚創新智能論壇,溢達集團特紡董事總經理田野將做《變局之下紡織服裝業發展的探索》報告,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博士高明將介紹《應用等離子體技術製備棉纖維製品及其特種應用》,天津工業大學教授、博導劉皓作《智能紡織品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演講,森馬股份集團層面創新材料負責人段武海分享《品牌需求與棉紡織企業產品科技創新》,北京同鈞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許懷遠介紹《企業科技與智慧財產權戰略的制定和實施》,西安工程大學教授武海良分享《綠色準備織造與漿紗科技進展》。

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