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危亡之際 20萬騎兵去哪了?

字筆生文 發佈 2020-04-11T03:53:52+00:00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文化燦爛的王朝,但宋朝的名聲卻不太好。很多人都認為宋軍是因為沒有大規模騎兵部隊,所以總吃敗仗,其實這個說法是錯的。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文化燦爛的王朝,但宋朝的名聲卻不太好。因為在宋朝的歷史上,與周邊政權的較量中,總是敗多勝少。很多人都認為宋軍是因為沒有大規模騎兵部隊,所以總吃敗仗,其實這個說法是錯的。在宋仁宗時期,宋朝擁有大約20萬騎兵部隊,只是裡面的人數有些水分。

在宋朝的前期,宋朝一直通過各種渠道購買戰馬。到了宋仁宗時期,在帳面上,宋朝擁有20萬騎兵。請注意,這裡記載的是擁有20萬騎兵,不是20萬匹戰馬。有的騎兵在名義上是騎兵,實際上根本沒有戰馬,沒有戰馬的騎兵只能依據步兵的方式作戰。據了解,當時宋朝有馬的騎兵大約在10萬人左右。再反觀宋朝的主要對手遼國,遼國的常備騎兵為12萬,看上去不多,但每個騎兵配備了3匹戰馬(36萬匹)。完全具備長途作戰能力,宋朝的軍隊就不行了。那在中國歷史當中,宋朝軍隊為何如此缺馬呢?

宋朝軍隊缺馬,最主要的原因是宋朝喪失了產馬地區。唐朝安史之亂後,唐朝徹底喪失了對西域的控制。而西夏又占領河西走廊,在地理和貿易上徹底隔絕了中原與西域的聯繫。因此,宋朝不可能批量獲得來自西域的優良戰馬。而且中國主要的產馬地區:河北北部、河套地區、自宋代開國以來就陸續丟失,這些國土都不在宋朝的控制範圍內。這導致在宋代,戰馬異常奇缺。宋軍在作戰時總被以騎兵為主力的對手打敗。其實,北宋若能夠把所有的騎兵集結起來,這仍然是一支強大的力量,但當時的統治者不允許有這樣的現象出現。

從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開始,為了預防武官奪權,宋朝的軍隊往往是兵不認識將領,將領不認識兵就開始作戰了,這是非常可怕的,文官領兵更是北宋的特色。比如公元1041年,在范仲淹的指揮下,宋朝20萬大軍在「好水川之戰」中全軍覆沒,敗給了西夏軍隊。宋朝君主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他還採用了「強幹弱枝」的軍事政策,把一半的騎兵部隊都部署在京師開封周圍。這樣一來,邊境上的騎兵部隊就變得很有限。

公元1127年,北方的金國大舉南下。宋朝軍隊一敗再敗,最後開封被金軍攻破。這段歷史大家都熟悉,其實,那個時候宋朝的騎兵仍有6萬人左右。宋朝騎兵在富平與金軍進行了大決戰,但是,由於各路部隊缺乏配合,再加上指揮失誤。此戰,宋朝軍隊大敗。此戰失敗之後,宋朝一直處於非常被動的局面。宋朝雖然沒有產馬的地區,但是宋朝的騎兵部隊人數並不少。如果當時的統治者能把這些騎兵部隊集結起來,又讓名將去指揮,也許北宋早就能夠收復失地,扭轉自己被動挨打的局面了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