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息橋》「三集後真香」,後「TVB時代」港劇能走向復興之路嗎

娛樂獨角獸 發佈 2020-04-11T05:28:39+00:00

《嘆息橋》是由優酷投資,優酷、ViuTV聯合出品,林保怡、周家怡、陳奐仁等主演的都市情感網劇,在豆瓣開分9.0,現今穩定在8.8,是2020開年口碑最高的國產劇。

作者:阿澀

轉載來源:一點劇讀(ID:yidianjd)

「熬過前三集,你會『真香』的。」作為自來水網友安利《想見你》時的常用語錄,此時被安放到了一部於3月底上線的口碑港劇《嘆息橋》上。

「羅生門」式多視角敘事、「打破第四面牆」讓演員直接與觀眾對話的設計、洞悉幽微人性的懸疑愛情推理遊戲、刁鑽的拍攝角度以及講究的構圖方法……《嘆息橋》打出了多張冒險牌,用「新式港劇風」吸引觀眾目光的同時,文藝而陌生的劇作風格也讓不少人望而卻步,在優酷的熱度值遲遲未過5000。


《嘆息橋》是由優酷投資,優酷、ViuTV聯合出品,林保怡、周家怡、陳奐仁等主演的都市情感網劇,在豆瓣開分9.0,現今穩定在8.8,是2020開年(截至目前)口碑最高的國產劇。各種因素都讓它成為一部值得關注的劇作,但在一個耐心有限的時代,實驗性的敘事模式能否讓整體式微的港劇走向復興之路,都將等待進一步的檢驗。

「羅生門」式愛情與「重慶森林」式情緒


愛情、三角戀、劈腿、原生家庭……乍一聽,觀眾的腦袋裡或許會浮現出無數個浮誇熱烈又讓人筋疲力盡的都市故事,看完還會感嘆一聲:還好生活沒那麼狗血。而司空見慣的故事發生在《嘆息橋》中,卻會讓觀眾揪心不已、感慨萬千,不再吝嗇情緒的投注。

因為真實。不是故事的真實,而是人物與情緒的真實。

《嘆息橋》的導演透露,為還原愛情羅生門的真實,各執一詞的生活百態,演員們拿到各自的劇本都是不完整的。因為戲如人生,每個人都只知道「真相」的一部分。在每一集中,《嘆息橋》分別用不同角色的視角來描述同一段情感糾葛,出於每個角色的記憶偏差與情感側重的不同,同樣的故事在不同角色心中有著不同的認知。

同一場電影,在李子勇(林保怡飾)的記憶里,是自己機智而幽默的懲罰了一下擾亂觀看電影時不受規則的人,女友也對自己的做法很是欣賞;在何樂兒(衛詩雅飾)的記憶中,卻是男友以自我為中心的不禮貌行為,並且對自己不夠關注的冷漠約會。


胡啟源(陳奐仁飾)與何樂兒初識,在一方眼中是對方主動向自己示好,在另一方眼中,則是一次打賭輸了以後,朋友的牽線搭橋。


並非謊言與罪惡,而是源於不同立場滋生的隱秘慾望,所呈現出的模稜兩可的選擇與掙扎人性,藏在碎片化真實細節下的生活,才是現實人生的不同橫切面。為了戲劇衝突,構建激烈的人物矛盾而矮化或醜化某一角色或群體的創作方法,膚淺且虛假。

除了複雜新鮮的敘事方式與戲劇結構,《嘆息橋》在影像呈現上也花費了不少心思,極大限度地與觀眾的情緒相互勾連。

劇中出現了大量看起來格外刁鑽的拍攝角度,有種主人公的一舉一動都被窺探與監視的既視感,而此時角色突然「打破第四面牆」與觀眾隔空對話的鏡頭,更是讓觀劇人起雞皮疙瘩。


此劇一開始,獨特的攝影技巧反映出極具電影風格的畫面,便讓很多網劇愛好者不適,但這段鏡頭與《重慶森林》中對情緒的捕捉頗為相似。女主何樂兒獨自穿梭在比利時的街道上,不斷晃動的鏡頭與何樂兒慌張、迷茫的表情,凸顯出了何樂兒身處異國他鄉的無所適從,更為她在接下來對同鄉人產生的強烈信賴感,以及突然邂逅的愛情做了鋪墊。


無論是敘事手法還是影像風格,《嘆息橋》可謂是「穿著港劇外套」的異類港劇。「先鋒」的創作思路與複雜文本的構架,跟以往優酷推出的「港劇場」大相逕庭。

後起之秀ViuTV

從2013年開始,優酷獨家引進TVB大量優質劇集。據統計,2014年、2015年優酷站內TVB劇集播放量均超過100億。2018年,優酷與TVB、TVBC共同推出「全球同步劇系列」,首次實現TVB劇內地、香港同步播出。其中由張衛健領銜主演的《大帥哥》,上線5集播放量便超過1億。

隨後,優酷通過定製劇合作,不再單單進行版權購入,根據多年來的網劇內容的經驗,獲得在內容上更大的話語權。在與邵氏兄弟電影公司、寰亞傳媒等香港老牌製作公司的合作中,優酷先後推出了定製劇「飛虎」系列、《蝕日風暴》等,其中《反黑》更是登Netflix,在全球195個國家和地區播出。

而此次被優酷看重並投資的合作項目《嘆息橋》,則來自港劇播放平台後起之秀ViuTV。


2015年《內地與香港CEPA服務貿易協議》正式簽署,並於2016年實施,其中明確提出將合拍劇視為國劇,並且享受和國劇同樣的待遇,審查權也劃歸省級部分負責,為視頻網站轟轟烈烈的「新港劇」戰略發起了信號。各大視頻平台利用港劇的大量優質IP以及情懷所積攢下的觀眾基礎,為各自的內容儲備蓄力。

當時的港劇在內地觀眾眼裡多半等同於TVB,但彼時的港劇與台劇有類似的「落寞」,經濟發展狀況不佳,工廠流水線製作導致作品內容與質量良莠不齊流失大量觀眾,影人出走影視劇演員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而與視頻平台的合作對TVB來說是一次轉機。但不得不說,過度依賴於情懷、故步自封的TVB港劇,已經越來越滿足不了網絡用戶的需求。

2014年,TVB出現五年以來的首次凈利潤下滑;在2015年,不僅持續經營業務的收入減少9%,股東應占溢利(持續經營業務及已終止經營業務)也減少6%;2016年,TVB更是發出了首次盈利警告,稱2016年度盈利較上年下跌55%至65%。


與此同時,香港電視娛樂公司旗下的一個粵語免費電視頻道ViuTV,於2016年3月31日開始試播,同年4月6日正式開播,實行的是24小時廣播,播出超過4000小時全新節目,包括自家製作的娛樂節目及日本、韓國等外購劇集,內容方面涵蓋新聞、體育、財經、兒童節目等。

ViuTV旗下,目前有鄭少秋、陶大宇、林保怡、溫碧霞、陳錦鴻、劉心悠、周柏豪、連詩雅、周家怡等,近兩年還被曝簽約了陳秀雯、鄧萃雯等,這兩位都是前亞視當紅的女星。自此迎來了ViuTV劇集的井噴期。

2016年的開台劇《瑪嘉烈與大衛-綠豆》,由林保怡、周家怡、潘燦良及廖碧兒主演,改編自南方舞廳的同名小說,並隨之製作了很多衍生劇,例如《瑪嘉烈與大衛-綠豆前的我們》《綠豆中的diamond》《綠豆中的趙子龍》《綠豆中的瑪嘉烈》《綠豆中的大衛》,在豆瓣收穫了不俗的口碑。同時,這部劇的導演Fatball與25,亦是《嘆息橋》的導演。


2017年,還推出了一部都市怪談劇《詭探》,探討小人物生存、生活、追夢的故事的《賤民》和《午夜伴廊》,多種風格向市場試水。2018年,ViuTV主推的劇集包括《Plan B》《身後事務所》《VR驅魔人》和《迷失假期》。除了《Plan B》說的是三個小混混的綁架故事外,餘下三部都是帶有不同治癒效果的電視劇。2019年,ViuTV製作和出品了《娛樂風雲》《退休女皇》《仇老爺爺》《教束》《REBOOT》《理想國》,以及鄧萃雯離巢轉戰ViuTV後首次合作拍攝的《婚內情》等劇,將「先鋒理念」玩轉其中,不斷推陳出新。

沒了TVB擅長的豪門恩怨、警匪傳奇等題材限制,以及老牌演員、懷舊情結等的情懷枷鎖,傳統創作制度的束縛,ViuTV反而能夠拓寬創作思路,向多類型故事大展身手。因此,也就有了如今「改頭換面」的《嘆息橋》。或許正是因為雖偶有成績,但總體而言港劇在視頻平台播出的反響過於平靜,優酷才選擇了這部推翻以往港劇創作模式的實驗性劇作。

當然,靠一部作品救市是不可能的,台劇在《我們與惡的距離》《俗女養成記》以及《想見你》多部口碑爆款劇的加持下,才迎來了「復興」,而《嘆息橋》或許正是通往港劇復興路的重要台階。《嘆息橋》能否突破「審美壁壘」保持熱度持續上升,我們暫且懷著期待之心繼續觀望,相信被一萬三千多人評出來的2020開年最佳口碑劇,不會讓觀眾失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