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1930年代(9):埃莉諾 沒有她,就沒有連任四屆的小羅斯福

深挖dig 發佈 2020-01-11T15:15:14+00:00

醜小鴨1884年10月11日,安娜·埃莉諾·羅斯福在紐約出生,她的父親是西奧多·羅斯福的兄弟,母親是出了名的美人。

醜小鴨

1884年10月11日,安娜·埃莉諾·羅斯福在紐約出生,她的父親是西奧多·羅斯福(第26任美國總統)的兄弟,母親是出了名的美人。

由於埃莉諾相貌平平,她自稱是個「醜小鴨」。不僅如此,她性格膽小、內向,每當家裡有客人來時,她都會躲起來,緊張得咬手指。

8歲時,埃莉諾的母親因白喉離世;9歲時,她的父親因酗酒撒手人寰。她和兩個弟弟只能遷居到外婆家居住,並接受外婆的嚴厲管教,她學過騎術、芭蕾、文學和音樂。

15歲以前她都沒有同齡的朋友,她的伯父西奧多·羅斯福鼓勵她多進行體育鍛鍊,在她不敢走下水時,西奧多·羅斯福直接把她扔進了泳池裡,因此她學會了游泳。

從15歲到18歲的這幾年中,埃莉諾遊歷了許多歐洲國家,之後,她開始進入社交圈。她是個身高一米八的大個兒,聲音又亮又尖,門牙前突,她繼續把自己視為「醜小鴨」。

遠房堂叔:富蘭克林·羅斯福

在一次家庭聚會上,她遇到了她的遠房堂叔富蘭克林·羅斯福,這個高大、英俊、好交際的年輕男子對她有了興趣。她簡直不敢相信,直到他們開始頻繁地約會。

1903年11月,小羅斯福向埃莉諾求婚了,但他的母親一直不應允,她認為小羅斯福結婚為時過早。直到1904年的秋天,埃莉諾和小羅斯福才決定於1905年舉行婚禮。

1905年3月17日,伯父西奧多·羅斯福代表她的父親來主持侄女的婚禮,他牽著她走向了聖壇。埃莉諾和小羅斯福的婚禮非常盛大,有兩百位嘉賓參加婚禮,擁擠的人群聚集在外面,幾十名警察維護秩序。

當時小羅斯福還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學生,1907年才從該大學畢業,進入了一家律師事務所當律師。

1910年,小羅斯福以民主黨人的身份開始進入政壇,之後成為海軍助理部長。就在小羅斯福逐漸向權力巔峰努力時,埃莉諾也對政治有了強烈的興趣。她說:

「女人的義務就是要同她丈夫有著同樣的興趣。」

她開始參加招待會,在家中接待政治家,忙著救濟窮人。她和小羅斯福的婚姻很完美,一個主外、一個主內,直到露西的出現。

露西事件

1913年,在埃莉諾離開家的一段日子裡,小羅斯福愛上了她的兼職社交秘書年輕漂亮的露西·莫塞爾。這一事件差點毀了他們的婚姻。

一開始,埃莉諾想過離婚,但小羅斯福保證與露西斷絕關係,她原諒了小羅斯福,辭退了露西。1920年,露西嫁給了一個有錢老頭。

這個事件結束了埃莉諾與小羅斯福的親密夫妻關係,開始了政治上的合作關係。她幫助小羅斯福撰寫演講稿,積極投身於增強婦女在選舉中地位的活動。

1921年,小羅斯福不幸患上了脊髓灰質炎,他的母親希望他就此放棄社會活動,但埃莉諾卻認為小羅斯福應該回到政壇,她告訴小羅斯福,他一定要成為州長。

在她的鼓勵下,小羅斯福開始與疾病作鬥爭,他堅持鍛鍊,並在康復期間閱讀了大量書籍。他勝利了,儘管他只能坐在輪椅上行動。

之後,小羅斯福果真當上了州長,後來又當選總統。在總統就職典禮上,小羅斯福為露西安排了前排的座位,還派豪華車去接她。埃莉諾不在家的時候,露西就會來看望總統。

總統背後的女人

小羅斯福當選總統後,埃莉諾非常清楚自己丈夫的處境:嚴重的經濟危機、大量人員失業、銀行和企業相繼倒閉。

她開始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來幫助小羅斯福。她經常陪他在國內奔波,當總統沒時間巡遊全國時,她每年跨越4萬英里,在各地演講,參觀貧民窟、幼兒園、農舍等。回來後,再把她的所見所聞講給小羅斯福聽。

埃莉諾還是廣播名人,名氣只在小羅斯福之下,她將廣播所得收入全部捐給公益事業。

比起小羅斯福,埃莉諾打破了更多的陳規,對貧民更有同情心。1939年,民調顯示:埃莉諾在民眾喜愛程度上超過了她的丈夫。

在小羅斯福第二任期即將屆滿時,埃莉諾認為,他不應該再參加總統選舉。但二戰的爆發給了小羅斯福這個機會,她驅車前往芝加哥參加黨代會,為小羅斯福爭取第三個總統任期。突破重重阻力後,小羅斯福第三次被提名為總統候選人。

在二戰時期,她將許多時間都花在了路上,她經常去前線看望美國士兵,與他們交談。

1945年4月12日,埃莉諾正在華盛頓參加婦女界積極分子會議時突然接到電話,讓她立刻趕回白宮。回到白宮後,她得知小羅斯福在短期休假時中了風,沒有恢復知覺就死去了,而在他彌留之際,是露西一直陪伴左右。儘管很傷心,但她很快就振作了起來。

第一夫人的楷模

埃莉諾與小羅斯福為了他們的實現共同的理想,互相幫助、互相支持,攜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她是《世界人權宣言》的起草者,即使在小羅斯福去世後,她仍然活躍於政壇。

在杜魯門和艾森豪執政的時期,她一年又一年被選為美國婦女最尊敬的榜樣。

74歲時,她寫道:

「作為世界領袖,我們需要重新認識自己。我們要傾盡所學,努力為全人類創造美好的未來。如果堅持這樣的目標,我們就無所畏懼。」

在她生命的最後幾年裡,她一面與白血病做鬥爭,一面為種族平等、世界和平與婦女權益大聲疾呼。她一直為民眾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1962年11月7日,埃莉諾·羅斯福因病去世,終年78歲。有評論稱:

「她的熱情溫暖了整個世界。」

去世後,埃莉諾和小羅斯福合葬在了故居的花園裡,他們的墓前豎著一塊石碑,上面刻著她選的一句話:

「我們唯一恐懼的只是恐懼本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