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配叫驚悚科幻片,難怪女主能拿坎城影后

愛追劇愛追星 發佈 2019-12-20T06:14:39+00:00

開門見山,今天給小夥伴們推薦一部畫風清奇、細思極恐的小成本科幻片——《小小喬》。這部電影入圍了今年坎城電影節的最佳影片,英國演員艾米麗·比查姆還憑藉片中的女主,摘下了坎城影后的桂冠。她飾演的女主名叫愛麗絲,是個單親母親,在一家新品種植物開發公司做高級植物培育員。

開門見山,今天給小夥伴們推薦一部畫風清奇、細思極恐的小成本科幻片——《小小喬》。

這部電影入圍了今年坎城電影節的最佳影片,英國演員艾米麗·比查姆還憑藉片中的女主,摘下了坎城影后的桂冠。

她飾演的女主名叫愛麗絲,是個單親母親,在一家新品種植物開發公司做高級植物培育員。

最近,她和同事們研究出了一種能夠調節情緒、抵抗抑鬱的紅色小花。

這種花怕冷也怕熱,需要人們精心呵護,而作為回報,它會散發出一種使人產生幸福感的香味。

為了讓兒子喬開心,女主擅自違反規定,從培育廳里偷了一株回家送給他。

兩人還給這種花起了個名字:小小喬。

想也知道,小小喬並不像看上去那麼簡單美好。

沒過多久,怪事就開始接連發生。

先是在培育廳里,小小喬大量散播花粉,使另一種藍色小花全部感染,枯萎死亡。

接著,一名女同事的狗受到小小喬的花粉刺激,也從溫和變得兇殘,莫名其妙咬傷了自己的主人。

但一開始,女主並不覺得是小小喬出了問題。

藍色小花的死亡,在她看來只是巧合;狗咬人的事,也完全可能是狗患了什麼病。

而且,同事克里斯因為喜歡女主,也一直站在她這邊。

他告訴女主,狗主人有心理問題,曾經嘗試過自殺,這就更讓女主相信自己的判斷。

但不久之後,狗主人登門拜訪,不僅證明了狗沒有病,還告訴女主,克里斯可能也感染了小小喬的花粉,所以才會極力維護它。

然而面對這些說法,女主通通不買帳。直到有一天,她發現兒子喬也開始變得反常。

比如,以前喬特別不喜歡老爸,每次到了該去陪老爸過周末的時候,他都非常抗拒。

但現在,他會開心地和老爸一起釣魚,與老爸分享與小女友的故事,甚至還想離開女主和爸爸住到一起。

比如,喬有一天趁女主睡著,拿她的鑰匙卡去培育廳又偷走了一株小小喬,為了照顧那朵花,他還任由自己養的寵物螞蟻死去……

這些行為,讓女主開始懷疑小小喬或許真的有問題——它可能不僅能讓人產生愉悅感,還能影響人的大腦,控制人的思想。

想到這,女主感到一陣毛骨悚然,立馬找來克里斯討論。

但正如狗主人所說,克里斯早已被小小喬感染,根本不信女主的話,還勸女主不要多想;

而狗主人也表示自己已經吸入花粉,改變了對小小喬的態度。

更恐怖的是,當天女主回到家後,兒子直接說出了一句讓她倍感震驚的話——奉獻一切去幫助小小喬,是我們的使命。

事情發展到這裡,已經完全失去了女主的控制。

她連忙準備了小小喬的樣本,想送去進行基因組測序。

但沒想到,就在這時候,狗主人突然精神崩潰了。

原來,她其實並沒有吸入花粉,此前只是在偽裝,因為她知道除了女主和自己,其他同事都已經被花粉所蠱惑。如果不偽裝成其中的一員,自己很可能會被排擠,甚至遇到危險。

而在說出實情後,她很快就被同事帶走並推下了樓,當場暴斃。

領導直接宣布小小喬不會引起任何不良反應,並將舉辦花博會,向外界展示小小喬。

接著,他否定了女主的樣本,並威脅女主不要亂講話。

最終,女主也不得不選擇偽裝策略,就像之前的狗主人一樣。

她開始為小小喬說話,推翻自己之前的言論;

她接受了兒子要去和爸爸一起生活的想法,每天都和小小喬說晚安。

在小小喬的作用下,被感染的人們成為了看似幸福、實則麻木的行屍走肉,沉浸在虛假的快樂當中。

從影像風格上來說,《小小喬》是部十分新穎的科幻片,它在極少的場景下,運用獨特的視聽語言,實現了瘮人入骨的驚悚效果。

首先,影片採用極簡主義的空間設計,使用冰冷的白色搭配具有視覺衝擊力的色彩,並通過垂直、規則的建築景觀,營造出死寂一般的壓抑氛圍。

在小小喬的形象設計上,影片選擇艷麗如血的紅色,並讓它們密密麻麻地分布在白色的培育田當中。

藉助紅色的打光,小小喬仿佛具有了某種吞噬性的力量,妖冶而邪惡。

同時,本片音效也別出心裁,多處採用了日系的竹笛,以及各種亂入的噪音、犬吠。

這些聲音刺耳突然而又神秘詭異,以一種反常的方式實現了對觀眾耳朵的恫嚇,更加加持了影片的驚悚效果。

不過,本片並非一部單純賣弄視聽語言的自賞型作品,藉助匠心獨運的藝術美學,它完成了一個讓人細思極恐的社會隱喻,極具思辨和解讀的空間。

小小喬能夠給人以快樂、並讓人失去思考能力的設定,很容易使人聯想到阿道司·赫胥黎的反烏托邦小說《美麗新世界》,以及尼爾·波茲曼的《娛樂至死》。

在《美麗新世界》中描繪的世界國里,人們把消費滿足等同於幸福,人性中的喜怒哀樂幾近消失,徹底淪為了政府統治下沒有靈魂的工具。

而在《娛樂至死》中,波茲曼則認為赫胥黎筆下的「美麗新世界」正在逐步成為現實,人們在媒介的操控下,越來越喪失了思考的能力。

就這種主題而言,類似的影視作品也有很多,比如著名的神劇《黑鏡》。

《黑鏡》第一季的《一千五百萬的價值》,就是個典型的「反烏托邦」故事。

在那個故事中,人們被桎梏在統治階級提供的娛樂中,即便是清醒而反叛的男主,最後也被收編,對抗變成了一種表演,只剩下沒有靈魂的軀殼和空洞無物的眼神。

而在本片中,女主最後的眼神也十分值得玩味。

她知道一切真相,內心在強烈地對抗與掙扎,但面對外界時,卻無時無刻要戴上面具,眼裡流露出瀕臨絕望的堅持、不甘和痛苦,真實再現了什麼叫「笑容逐漸消失」。

深入來看,小小喬所代表的內涵極其豐富,它可以是政治人物對未來的許諾,可以是某種意識形態的灌輸,也可以是某些占據社會主流核心地位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

而女主和狗主人的遭遇,則演繹了一個人被社會主流思潮所脅迫的身不由己。

她們兩人都有著自己堅定的判斷,都是獨立於庸庸眾人而存在。但是當眾口鑠金之時,真相和真理已經變得不再重要,人們更傾向於維護自己所相信的,然後排除異己,有時甚至連所愛的人都會背叛。

狗主人因為不肯繼續裝睡下去,想要堅持表里如一、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結果便招致了殺身之禍;

克里斯本來喜歡女主,但被小小喬洗腦之後,也漸漸喪失了自己的情感,站在了人群之中。

就這樣,當周圍人都站在自己的對立面時,女主最終的選擇也只能是「明哲保身」,假裝自己一樣不正常。

儘管影片是虛構的,但類似的情景,在現實中卻並不罕見。

黑格爾說,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的教訓,就是沒有從歷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