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的生物學特性,龜類動物在分類學上屬脊椎動物門,爬行綱

西貝二哥走鄉村 發佈 2019-12-20T06:55:25+00:00

龜類動物在分類學上屬脊椎動物門,爬行綱,龜鱉目。目前世界已知的龜鱉目動物共有240餘種,隸50屬10科,多分布在熱帶和溫帶地區。

龜類動物在分類學上屬脊椎動物門,爬行綱,龜鱉目。目前世界已知的龜鱉目動物共有240餘種,隸50屬10科,多分布在熱帶和溫帶地區。我國現存約有24種,隸14屬4科,主要分布於20多個省市區,以華南地區種類最多,江蘇、浙江、台灣次之,北方各省較少。

烏龜,別名泥龜、金龜、草龜等,屬龜科,龜亞科。

(一)烏龜的外部形態

從外形看,烏龜是由殼和軀體兩大部分組成。龜甲似橢圓形盒子,分為背甲和腹甲兩部分,兩側通過甲橋連接起來。背甲呈棕褐色,由邊緣向中間隆起,形成薄殼狀結構,且自龜頭向著龜尾形成背脊,背脊兩側各有一道平行的棱凸起。背甲的表面有38塊骨片(稱為盾片),中央13塊較大,呈六邊形;邊緣25塊較小。腹甲顏色黑白相間,似大理石,比較平均,僅在邊緣向著背甲彎起。腹甲表面共有12塊盾片,每塊盾片交接處呈白色條紋。

烏龜的外部形態可分為頭部、頸部、軀幹、四肢及尾部5個部分。

1.頭部

烏龜頭部粗大,前端較扁,頭頂前部平滑,略呈三角形,後部呈細粒鱗狀。吻鈍,為採食的主要器官。上頜稍長於下頜,上、下頜均無齒。頜緣被以角質鞘,稱為喙凹,喙的邊緣鋒利,稱為齧喙凹,用來齧碎食物。口大,口裂向後伸達眼後緣。有發達的肌肉質舌,但不能伸展,僅具吞咽的功能。一對鼻孔開在吻突前端,左、右鼻孔由鼻中隔分開。眼小,位於頭兩側的上側位,上瞼厚,下瞼寬而能伸縮。在口的後方有圓形的鼓膜。

圖1 烏龜的外形

2.頸部

頸部粗長,近圓筒形。頭部可靈活轉動。頭和頸部可完全縮入殼內。頸部皮膚能伸縮,當頸縮入殼內時,其頸椎呈「U」形彎曲。

3.軀幹

軀幹是全身的主要部分,軀幹部寬短而略扁,背面呈橢圓形,主要器官系統均位於此,外有骨板形成的硬殼保護。硬殼由稍拱起的背甲和扁平的腹甲構成,腹甲以甲橋與背甲借韌帶或骨縫相連接。背甲和腹甲的外層有角質的盾片。

4.四肢

四肢粗短而扁平,為五指型,位於體側,能縮入殼內。後肢比前肢大,指間與指間均具有蹼。前肢可分為臂、前臂、手三部分。五指前端有長的爪。前肢皮膚覆蓋著鱗片。後肢有大腿、小腿、足三部分。五趾間雖有蹼,但第五趾無爪。後肢皮膚也有鱗片覆蓋。

5.尾部

尾短而細小,尾部從殼緣伸出,能縮入殼內。

烏龜的體型很特殊,其四趾有鋒利的爪,趾間有蹼,既能在陸地爬行,又能在水中游泳,還能鑽入泥中。頭、四肢、尾均能縮入甲殼內,其口有鋒利的喙板,能咬碎螺螄、蜆蛤、蝸牛等。這樣的體型結構,既能適應於兩棲生活,又利於防禦來侵之敵。

(二)烏龜的內部構造


烏龜的內部構造可分為消化、骨骼、肌肉、呼吸、循環、排泄、生殖等系統(圖2)。

圖2 烏龜的內部構造

1.氣管 2.胃 3.肝臟 4.腸 5.膀胱 6.總排泄腔 7.卵巢 8.卵管 9.肺 10.食道

1.消化系統

烏龜的消化系統比較簡單,有舌頭和喉頭,下接食道和胃,胃由噴門部和幽門部組成。胃呈「U」字形屈曲,白色。接幽門部的是十二指腸,膽囊由細管和十二指腸相聯絡。沿十二指腸有黃色脂肪質腺,這就是胰臟。胰管較輸膽管更接近胃,開口於十二指腸。十二指腸之下,有數度迴轉於腹部的小腸,內部是由縱壁的黏膜構成。小腸終了之處的膨脹部分為盲腸。盲腸下接粗大的大腸,在十二指腸及大腸間的腸系膜上,有暗紅色橢圓形的脾臟,接著大腸的是直腸,為消化系統的最後部,開口於泄殖腔。

2.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

烏龜的肺發達,氣管由軟骨環支持,舌後氣管開口於喉頭,這部分叫聲門。氣管經頸部而分為二叉,為支氣管,支氣管直接進入肺臟。循環系統具有靜脈竇及二心室和二心耳,心室間雖有隔膜但不完全,清、濁血液不能完全分開。右心室的血液由肺動脈始,又向左邊的動脈弧流出,至內臟及背大動脈,左心室接受左心耳由肺靜脈來的新鮮血液,流入右動脈弧與背大動脈相接,由腎門脈減弱。

3.神經系統和淋巴系統

烏龜的神經系統比兩棲動物發達。大腦半球明顯,在大腦的前端為嗅葉,延長至鼻腔,中腦及小腦亦較發達,延腦與脊髓相連。具有12對腦神經。感覺器官有鼻、眼和內耳。嗅覺及觸覺比較發達。另外,烏龜的淋巴系統也較發達。

4.骨骼系統和肌肉系統

烏龜的骨骼系統分化明顯(圖3),主要表現為:脊椎明顯地分為頸椎、胸椎、腰椎、尾椎4個部分。

圖3 烏龜的骨骼

1.背甲 2.頭骨 3.頸骨 4.胸脊骨 5.尾脊骨 6.四肢骨 7.腹甲

骨骼分為樞軸骨骼和附屬骨骼。樞軸骨骼由頭骨、脊柱、肋骨組成;附屬骨骼有肩帶骨與前肢骨、腰帶骨與後肢骨,這些骨骼已骨化。烏龜的肌肉也很發達。

5.排泄系統和生殖系統

烏龜的排泄系統由腎臟、副腎、膀胱、副膀胱、輸尿管組成。排泄物由輸尿管通入總排泄腔。

烏龜雌性的生殖系統是由卵巢及輸卵管組成,成熟的卵成批地由輸卵管經總排泄腔排出。雄性生殖系統由陰莖、睪丸、副睪、輸精管組成。

圖4 烏龜的排泄系統和雄性生殖系統

1.睪丸 2.副腎 3.膀胱 4.腎臟 5.尿道球 6.尿道開口 7.直腸開口 8.陰莖溝 9.總排泄腔 10.陰莖

圖5 烏龜的排泄系統和雌性生殖系統

1.卵管 2.卵巢 3.腹膜 4.腎臟 5.副膀胱 6.總排泄腔 7.生殖乳突 8.膀胱 9.卵管腹腔口

(三)烏龜的生活習性


1.棲息環境

烏龜是冷血動物,其體溫隨著外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但略高於外界溫度。烏龜以肺呼吸,屬半水棲性,主要棲於湖泊、塘堰及河流內。白天一般在水中活動、攝食,或棲息於水邊的樹枝、岩石上曬太陽,一旦受到驚嚇,即「滾」入水中。夜晚常在水邊或稻田中覓食。烏龜膽子很小,遇到威脅,立即將頭、尾、四肢緊緊縮入殼內,待危險完全消失,才小心翼翼地伸出頭、肢,繼續活動。

烏龜屬變溫動物,當氣溫下降至10℃以下時,靜棲於池底淤泥中,或鑽岸邊洞穴,或在覆蓋有稻草等東西的鬆土中,不食不動,過著冬眠生活。到次年4月出蟄,當水溫上升到15℃以上時,攝食和活動開始正常。

2.食性

在自然界中,烏龜的食性很廣,小魚、小蝦、蚯蚓、蠕蟲、螺螄、蜆蛤、蝸牛、植物莖葉(如蔬菜等)以及稻、麥等都能吃。在飼養條件下,也吃花生麩、豆餅等商品鉺料;投餵動物性飼料,其攝食和生長更佳。

烏龜的攝食強度隨季節的變化而變化,4月中旬開始攝食,6~8月份為攝食旺盛期,10月份開始食量下降。攝食的時間也隨季節變化而不同,春、秋兩季氣溫較低,烏龜早晚不太活動,一般在中午前後攝食,投餵時間最好在上午8~9時;盛夏時節,烏龜在中午不活動,攝食時間一般在下午5~7時,因此,投餵時間一般在下午4~5時,投餵過早,易使餌料變質。烏龜每日的投鉺量為其體重的5%左右。投餌時應將飼料投在池堤邊的斜坡或食台上,以免殘餌污染水質,同時要根據天氣和攝食情況調節投餌量。烏龜攝食時,是咬著餌料潛入水中吞咽的。

烏龜的肺很發達,可以適應在水中活動和攝食,又可以在潮濕的陸地上活動,適應兩棲生活。

3.保護色

烏龜的體色較為複雜,具有自然保護色,體色隨生活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棲息在湖泊、河流中時,體色呈黃綠色,生活在陸地時,體色呈暗綠色、黑色、黑褐色。這樣的體色有利於攝食和防禦敵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