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有座多情的小城,骨子裡透露出的法式浪漫風情,它就是大叻

冷月印記 發佈 2019-12-20T10:02:47+00:00

去越南之前,就曾聽聞這裡有一座類似於法國小城的地方,一座座五顏六色的房屋錯落有致分布在山間,當時還很難相信,直到真的來到了這座城市,頓覺此時並不是在越南,而是已經置身於法國的某個浪漫小城之中。

​如果問我,越南旅行印象最為深刻的城市是哪一座?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大叻(lè)。去越南之前,就曾聽聞這裡有一座類似於法國小城的地方,一座座五顏六色的房屋錯落有致分布在山間,當時還很難相信,直到真的來到了這座城市,頓覺此時並不是在越南,而是已經置身於法國的某個浪漫小城之中。

大叻,是越南南部林同省首府城市,坐落在林同高原海拔1500米處,四周為盆地,為茂密的植被所環繞,是一座典型的山中小城。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890年,當時的大叻為法屬殖民地,包含法國著名化學家巴斯德在內的探險家來到了這裡,發現這裡的自然環境非常的優美,於是請求在此興建避暑勝地,在1907年第一座旅館建成,也標誌著大叻正式成為一處高山避暑勝地。

從胡志明市乘坐飛機50分鐘即可到達,由於沿途都是山路乘坐大巴的話需要6個小時左右,到達後可以明顯感覺到這裡的適宜的氣溫及舒適的環境,大叻年平均氣溫在20度左右,一年四季如春、鮮花盛開,因此也有「鮮花之城」的美譽,近些年,到大叻旅遊的人也是越來越多。

作為曾經的法國殖民地,法國人在這裡留下了眾多五顏六色的別墅,雖然100多年過去了,但大叻依然保持著最初的模樣,濃郁的法蘭西風情縈繞其中。站在高處放眼望去,紅的、藍色、粉的、黃的……房屋鱗次櫛比,在這裡似乎找不到任何關於越南的東西,大叻是多情的,骨子裡透露出的都是濃郁的法式浪漫風情。

說起那段殖民歷史,對於越南而言或許是屈辱的,但換個思路想,若不是當年那段殖民的歷史,或許也不會有如今的大叻,對於當地人的思想及城市建設影響深遠。雖然大叻現在已經是越南南部著名的旅遊城市,但依然保持著最初的法式風情,以一顆包容心歡迎世界各地的遊人。

除了法式建築外,對於當地人的飲食習慣影響也是非常深遠,大叻是越南為數不多的以西餐為主的​城市,在大叻開有許多的法式家庭餐廳,法棍、咖啡是當地人的最愛,甚至於許多酒店都是在100多年歷史城堡的基礎上改造而來。

相比越南其它城市,大叻給人的感覺更文藝,更具浪漫氣息,哪怕是一條不知名的街巷,置身其中,內心的感覺都別有一番風情。​大叻城市並不大,人口也就10來萬,走在街巷之中,非常的安靜,與前幾年去的清邁感覺很像,但清邁早已是跟團大軍的必打卡地,而大叻依然是自由行旅人熱衷的地方。

在大叻,有三座建築印象最為深刻,且都與法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其一就是這座天主教堂,始建於1931年,距今已有近百年歷史,教堂整體為單頂設計,建築形態與歐洲中世紀哥德式教堂相似。據史料記載,教堂建成後為法國人度假時居住的地方,教堂內的彩色玻璃皆是從法國空運而來,由於並不對外開放,不能進去參觀,實在可惜。

其二是這座粉紅色的建築,為大叻瑪麗修道院,與天主教堂修建於同一時期。如果之前也有去過歐洲會發現,這裡的教堂還是修道院建築顏色給人的感覺像童話世界般一樣,也難怪當年法國人會把這裡當成後花園,粉紅色的修道院吸引了不少情侶慕名而來,如果運氣好還可以進去參觀。

建成後的修道院,除了有一間教堂外,這裡還是一處收容所,一些無家可歸的孤兒可以到這裡來,並且內部還建有幼兒園、小學,在當年也是為當地做出不少貢獻的場所。

其三就是大名鼎鼎的大叻舊火車站,​有「越南最美火車站」的美譽,與上面兩個建築一樣也是修建於20世紀30年代初期,且都是由法國建築師設計修建。大叻舊火車站整體的顏色格外引人注目,明黃色與橘紅色的搭配賦予了這座火車站諸多童話般浪漫的氣息。

建成後的火車站曾一度荒廢過,後來又恢復了通車,不過也僅僅是開往8公里處的一個小鎮子,但對於遊客而言已經足夠了,坐在充滿復古味的木質車廂中,伴隨著火車緩緩駛離車站,整個人思緒飛揚開來,也許是那個戰火不斷的年代,又或者是徜徉在法國的田園風光之中。

越南行程一共7天時間,而我們在大叻舊待了3天,但還是不能完全看透這座城市,畢竟生活在這多年的當地人或許也看不透這座浪漫小城。大叻給人的感覺也是格外的深藏不漏,就比如藏在城市邊緣的纜車,作為俯瞰大叻的最佳地點,卻少有人知,慶幸的我我們找到了這裡,看到了大叻城的全貌。


如果你又問我,越南哪座城市值得你再去一次?我也會毫不猶豫地回答:大叻!大叻雖然不大,但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蘊及眾多的人文故事,並不是三兩天就可以領略到的,也因為這座城市的「多情」,在這裡或許還可以找回青春里的那股子衝動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