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大師用八幅作品濃縮兩千年歷史 東陽木雕復原古宿州風貌

東陽新聞網 發佈 2020-01-09T04:29:04+00:00

看著用雕刀再現的古宿州八景,這位出生於1984年的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終於鬆了一口氣:「3個月的加班加點,只為完美呈現歷史圖景,讓參觀者能穿越到古宿州,也是累有所值。」

裝飾在宿州城市規劃展示館內的古宿州八景東陽木雕。

新年前夕,陸國棟完成了安徽省宿州市城市規劃展示館的木雕裝飾工程。看著用雕刀再現的古宿州八景,這位出生於1984年的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終於鬆了一口氣:「3個月的加班加點,只為完美呈現歷史圖景,讓參觀者能穿越到古宿州,也是累有所值。」

細心溝通修改圖紙

宿州八景流傳已久。它是古宿州人總結的8幕人文與自然交匯融合的景觀,分別是起於春秋時期的「閔墓松風」,建於晉代的「相靈疊翠」(相山廟),秦代通濟渠開鑿後形成的靚麗風景線「睢陽古道、煙寺晨鐘、符離曉渡」,成於宋代的「扶疏餘韻」,始於明朝的「譙樓暮鼓,徐園芳樹」。從春秋時期直到明代,貫穿了兩千年,不可謂不經典。

以往的東陽木雕創作,往往由工藝美術大師根據對方的出題命意,經實地走訪、資料分析後繪出設計圖稿,再經修改、審定後上板雕刻。但這一次,宿州市城市規劃展示館直接給出小圖稿,要求陸國棟按圖紙加工。

「一般人會以為,按照對方提供的圖紙雕刻,既省事又不用承擔責任。」陸國棟說,設計方提供的圖紙源於清代的《宿州志》,因為當地已有類似的石雕作品,所以希望木雕作品能一脈相承,風格統一。但他審讀圖紙後發現,按照原圖紙雕刻,不能很好地體現東陽木雕構圖飽滿、層次清晰、立體感強的平面浮雕特點,「因為清代《宿州志》是雕版印刷,構圖要素疏落,線條比較簡單。雖然設計師已在舊圖稿的基礎上作了深化,但透視和層次依然存在問題。而且原圖空白之處過多,處理不當就會使畫面變得呆板。」不願敷衍了事的陸國棟反覆和設計師溝通,根據東陽木雕的技藝特色和原作的環境要素,對圖稿細化修改。

「在宿州八景中,每幅圖稿都作了修改,尤其是《睢陽古道》和《扶疏餘韻》兩圖改動較大。」陸國棟說,為了體現作品與清代《宿州志》的聯繫,不能用現代的幾何透視來解讀原稿,所以必須既保留原稿風格,又要通過修改使畫面符合現代人的視覺審美。在與設計師溝通後,他有選擇性地修改了部分建築透視,對空白之處作了合理的「填空」,對一些畫面要素位置和數量作了調整。果然,經過他的潤色,圖紙在原有古雅風格的基礎上,顯得更加豐滿靈動。

材美工精傳神演繹

宿州八景體量並不大,每幅作品寬1米,高2米,用椴木為雕材。

別看椴木是東陽木雕中最基礎的材料,但陸國棟仍精心選材。這是因為,8幅畫面排列在一起展示,如有明顯色差,整體視覺效果就不統一。為此,他根據展館內灰色的牆面主色調以及燈光設計方案,自我加壓,給自己設定了嚴苛的標準:讓畫面像紙一樣潔白,且在燈光照射下儘可能地不顯現木紋。眾所周知,天然的木材要達到這個要求幾乎是不可能的,陸國棟卻根據不同的「瑕疵點」,用獨到嚴謹的技藝完成了這項幾乎不可能的任務。在此前提下,再用榫卯工藝拼接,保證作品堅固安全。

根據設計安裝要求,花板的厚度為5厘米,這決定了畫面雕刻深度不能超過3.5厘米。在這樣的厚度內要容納幾十個層次,雕刻時必須有較強的讀圖能力,才能做到「刀不虛發」。宿州八景是典型的山水與界畫結合題材,以山為例,8幅作品中有6幅出現了山巒,該如何做到個性化體現?經過研究,陸國棟得出了規律,「像譙樓暮鼓,應該表現暮色中的山形;而符離曉渡剛好與其相反,是要表現晨光中的山色。這樣兩幅畫,山體的乾濕、明暗都不相同。所以我設計在符離曉渡的山體上加入雲氣,譙樓暮鼓則把雲霞移到了煙火萬家的城內。至於相靈疊翠描繪的是相靈山景色,因此,它的山形結構與皴紋就更加細膩豐富,猶如線條細緻的工筆畫,其他畫面上的山體筆觸相對簡練寫意。」像這樣的細微差別,陸國棟還能說出許多。正是在細節上「死摳」,他才把8幅作品演繹得各具個性,特色鮮明,經得起近前細賞。

再好的細節,如果沒有神韻支撐,也會淪於堆砌。在陸國棟看來,宿州八景的神韻在於「古雅可愛」。古即有古韻,不能太現代感;雅即不俗,畫面有書卷氣;可愛即是生動可感,無論人物舟楫、車馬飛鳥,哪怕形體細小,也要各具神態,刀功絲毫不爽。而這些標準的設置,最終是為了讓畫面遵循傳統透視,再現傳統筆意,給人以置身其境的穿越感。

這組木雕被安裝在宿州城市規劃展示館二樓,是「歷史沿革」版塊的重要組成部分。

沐浴皖風兩度起舞

這並非陸國棟的木雕作品首次打入安徽市場。

早在2017年,陸國棟就參與了安徽宣城博物館的木雕裝飾工程。僅憑一幅繪於清乾隆年間並御筆題字的古畫,他就用東陽木雕傳神還原了宣城古城的風貌,設計並製作了長7.6餘米、高2.7餘米的大型木雕落地屏風,恰如其分地體現了古畫空靈、清新的藝術風格。他還通過改進設計,在作品中融入了宣紙、宣筆、徽墨、歙硯等產於安徽的文房四寶。正是因為這次出色的表現,才有了後來的宿州城市規劃展示館的木雕業務。

2018年4月27日至28日,中印領導人第一次非正式會晤在武漢舉行,兩國領導人在武漢東湖之畔的亭子中促膝相談,陳設於亭子中的木雕落地屏風《和美》,就出自陸國棟之手。當時他並不知道這些木雕作品會出現在這個重要的外交場合,直到會晤消息刷屏,才發現了自己的作品赫然置於其中。這件木雕以牡丹、玉蘭、和平鴿為題材,整體造型外方內圓,邊角飾以西番蓮,畫面寓意和和美美。

「雖然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東陽木雕銷量有所走低,但是它的文化影響力在持續增強,這是我們最有利的資源。」這位14歲開始學藝,目前是東陽最年輕的省級工藝美術大師,通過不斷的學習,這些年陸續推出了一些優秀作品,如《中國夢·興》《盛世年華》《古鎮新春》等,在國家級專業展評中斬獲金獎。

來源:東陽日報 記者 吳旭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