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人類正常體溫恰好是37攝氏度?事情沒那麼簡單

掙脫枷鎖的囚徒 發佈 2019-12-20T12:36:39+00:00

人類正常體溫恰好是37攝氏度?首先需要指出,人類的體溫並非恰好是37℃。人類核心體溫差不多在37℃上下波動,是對生存環境長期適應的結果。「人類正常體溫為37℃」這個說法是怎麼來的人類正常體溫為37℃,西方更常使用98.


人類正常體溫恰好是37攝氏度?

首先需要指出,人類的體溫並非恰好是37℃。

人類核心體溫差不多在37℃上下波動,是對生存環境長期適應的結果。

「人類正常體溫為37℃」這個說法是怎麼來的

人類正常體溫為37℃,西方更常使用98.6°F(華氏度)的說法來自19世紀一位名叫卡爾·德奇的德國醫生,他通過收集和分析超過25000人,100萬人次腋下體溫數據,得出結論稱人的正常體溫平均為37℃,並成為醫學界的圭臬,被長期信奉。

人類正常體溫到底是多少?

實際上,不同環境,不同部位,不同狀態下,人類有很多個「正常」體溫。

通常,我們說的「人是恆溫動物」指的是腦、心臟、肝、肺等生命器官周圍身體深部的「核心體溫」維持在37℃為中心的一個狹窄的範圍內波動。

可見,即便是核心體溫,即便是在生理狀態下,也不是恆定的。

比如,夏日高溫下,特別是運動狀態下,產熱大於散熱,核心體溫就會高於「正常」。這時,為了讓體溫回到正常,就需要加快散熱,途徑就是出汗。

換言之,夏日動輒出汗時,我們的核心體溫實際上是高於正常的,只是仍處在體溫調節中樞的控制下,不會有明顯偏離。

同時,每天24小時內,核心體溫也會有所波動。


以下午相對較高,後半夜顯著較低。

單就腋下體溫來說,「正常平均溫度」也不是恰好37℃,更新更嚴謹的統計數據顯示,平均為36.78℃。

另外,不同年齡體溫也有顯著性差異。

特別需要提示的是,老年人平均體溫要顯著低於年輕人。

一項在平均年齡為81歲人群的研究發現,他們的腋下溫度從來沒有達到過37℃。

這樣,即使他們病了,發燒時體溫也可能達不到目前的發燒標準,容易導致誤診。

相應的,反而應該關注體溫過低,低於35℃,常提示疾病狀態。

動物的體溫是長期適應環境和運動狀態的結果

包括哺乳動物在內的所謂恆溫的動物,維持相對的恆定的高體溫需要非常巨大的生物學代價。

而這巨大代價換來的是更加適應環境和運動狀態的生存優勢。

比較生物學發現,恆溫動物一個最為巨大的生存優勢就是優秀的抗感染能力。

其中,首先體現在,相對於冷血動物,恆溫讓他們身體「攜帶」的真菌數量至少減少5到6個數量級以上,從而極大減少了真菌感染的機會。

同時,相對高溫可以獲得很高的免疫反應性,從而進一步提升抗感染能力。

而遭遭遇感染時,還會主動升高體溫——通過發燒來抑制病原體,同時進一步對免疫系統進行動員。

這就是我們說發燒是一種保護機制的主要理由。

研究甚至發現,即使是冷血動物,遭遇感染時,也會通過行為來升高溫度,增強抗感染能力。

比如,不惜冒著被獵食的風險從隱秘的巢穴中出來到光天化日下曬太陽。

影響動物體溫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代謝率和運動能力的需求。

比如,研究發現,在幾乎所有動物,代謝率隨著體重的增加和運動能力的下降而遞降。

這種相關性在對運動能力要求極高的鳥類(飛翔,是一種超出陸地動物想像的極高耗能、極高強度的超級運動)表現的尤為突出:

證據強烈提示,體形越小、具有更強飛行能力的鳥類就具有越高的單位體重代謝率。比如,體形最大的黑嘴天鵝平均體重達8900克,每千克體重代謝率僅有47千卡;而體形最小的棕蜂鳥平均體重僅有3.5克,每千克體重代謝率高達1600千卡。

上圖顯示雀形目鳥類、胎生哺乳動物、蜥蜴類和兩棲動物體重與代謝率的相關性

高代謝率伴隨著高體溫。

這同樣在鳥類體現的最為顯著。

在一項研究中,所有鳥類在靜息狀態、運動狀態和高強度運動狀態(飛翔)下平均體溫分別為38.5℃,41.0℃和43.9℃。

靜息狀態和運動狀態下分別比哺乳動物平均高1.87°C和2.43°C。

記錄到鳥類最高體溫甚至超過47℃,分別是一隻白冠麻雀的47.7℃和一隻藍胸鶉的47.0℃。

人類體溫也基本符合以上規律。

人類在大型哺乳動物中體型算是較小,而且運動能力很高(尤其是長途連續奔跑的能力是最強的),因此,體溫是相對比較高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