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之理想的上下級關係

向經典致敬者 發佈 2019-12-19T03:23:50+00:00

雖然孫悟空的直接領導是唐僧,但唐僧基本是被架空了。如果要說孫悟空真正的上級領導,應該是觀音。把孫悟空與觀音的關係,視為上下級的話,那他們之間,是一種頗為理想的上下級關係,這大概也是孫悟空在取經路上保持信念的一個根源。首先,觀音鎮得住孫悟空。須知能鎮得住孫悟空的人並不多。



雖然孫悟空的直接領導是唐僧,但唐僧基本是被架空了。如果要說孫悟空真正的上級領導,應該是觀音。


把孫悟空與觀音的關係,視為上下級的話,那他們之間,是一種頗為理想的上下級關係,這大概也是孫悟空在取經路上保持信念的一個根源。


首先,觀音鎮得住孫悟空。


須知能鎮得住孫悟空的人並不多。你也許會說,那是因為觀音會念緊箍咒吧。但這個玩意兒唐僧也會念,唐僧能鎮得住孫悟空嗎?孫悟空口口聲聲把唐僧稱為「膿包」,他敢這麼對觀音說嗎?

鎮得住,必須緣於讓對方服氣。《西遊記》里的觀音菩薩,就是一個鐵腕女領導,有不亞鬚眉的魄力,又有女領導特有的細心。


她一出場就很有分量——當時正是猴哥大鬧蟠桃會、十萬天兵無奈他何的時候,觀音一共提了兩次建議,一次是讓身邊的惠岸行者「快下天宮,到花果山打探軍情如何,如遇相敵,可就相助一功」,顯得對天庭非常關切,十分有親和力。第二次建議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她建議玉帝找他外甥二郎真君來。


這兩個建議都是很展現情商且落到實處的。天庭行政關係相當微妙,我們外人不好妄猜。觀音菩薩顯然是把一切瞭然於心,洞若觀火,咱們直接看結果,結果就是:二郎神真的把孫悟空給打退了。觀音同志的眼光,從這時就可以看出來。


這事情給孫悟空印象很深。孫悟空再見到觀音時,已經在五行山下壓了五百年,見到觀音時,態度十分迫切。知道這人重要。


觀音則是保持威嚴,很有領導架子:「你這廝罪業彌深,救你出來,恐你又生禍害,反為不美。」但這嚴詞里,其實也有期待,待到孫悟空表示知悔,她馬上「滿心歡喜」,聲明「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


孫悟空就開始為觀音賣命了,雖然表面看起來是保護唐僧向西,其實誰都知道,取經工作就是觀音女士的一個大項目。


隨後觀音便頻頻讓孫悟空嘆服,比如在收服黑熊怪時,就讓孫悟空知道她「曉得過去未來之事」,什麼事都瞞不了她。救活人參果樹之時,就讓孫悟空知道別人都辦不到的事,只有觀音有辦法辦到。


而觀音讓孫悟空服氣,又決不只憑強勢。就說不要殺生這個道理,唐僧是靠反覆囉唆「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觀音是怎麼做的呢?請看收服紅孩兒那一章,她先交代土地眾神「把這團圍打掃乾淨,要三百里遠近地方,不許一個生靈在地。將那窩中小獸,窟內雛蟲,都送在巔峰之上安生」。眾神遵依執行後,她才把凈瓶扳倒,倒出漫天海水。



見此,孫悟空「暗中讚嘆」,說「果然是一個大慈大悲的菩薩!若老孫有此法力,將瓶兒望山一倒,管什麼禽獸蛇蟲哩!」——所以說觀音女士有能力而不恃強凌弱,懂得以德服人。

而觀音,自然也是欣賞孫悟空的。這個簡直不用多說,孫悟空自己心裡也明白。他被唐僧趕走了,上天入地想了一下,只覺得茫茫人海,無處可去,那個時候簡直悲從中來。幸好世間還有個觀音姐姐!


於是孫悟空就投奔觀音菩薩去了,一見面就「放聲大哭」,顯然,是見到了後台。


孫悟空很少這樣撒嬌的!而且,他怎不直接去找如來佛?這樁事兒,如來佛是最高總管啊。


孫悟空不是一個善於談心的人,但他與觀音菩薩之間,多次出現談心的場面,比如,制服黑熊怪那一節,兩人合計想出各種辦法,其間有調笑、呵斥,有「這猴熟嘴!」之類的親昵話,也有「心下頓悟」這樣的默契。相當好看。


他倆在一起也會吵嘴,比如說在蛇盤山鷹愁澗,上崗已經有一小段日子的孫悟空,與觀音碰面了。因為緊箍兒的緣故,孫悟空一肚子火,見面就譏觀音:「你這個七佛之師,慈悲的教主!」觀音不甘示弱地回罵:「你這個大膽的馬流,村愚的赤尻!」


我覺得吧,上下級之間,吵吵更健康。客客氣氣,必有貓膩。


很多人提到觀音菩薩和孫悟空之間的曖昧關係。這個呢,是有點,但「曖昧」不一定意味「緋聞」。人生苦短,相聚隨緣,讓這點曖昧自生自滅,自由來去,又何妨呢?只要能止於曖昧,絕不發展,這點曖昧就會變成一種張力,使兩個人之間的合作,更有動力。



孫悟空是一個對性無感的人。你看他變作牛魔王去騙取羅剎女的寶扇,被羅剎女那樣撩撥,他只是沒心沒肺地戲弄她。這種無感是頑童式的,非但沒有不安,也沒有羞赧。


對於孫悟空這種滅絕人性的做法,我們完全理解羅剎女的悲憤。


除了對待羅剎女,孫悟空對西行路上任何女妖精,都是這種渾無心肺的態度。但是,對於觀音,他的態度明顯不同。


孫悟空背後罵觀音的,跟罵別人就很不同,當他知道金角銀角大王是觀音菩薩讓太上老君給取經團預設的一難之後,憤憤不平地說:「這菩薩也老大憊懶!當時解脫老孫,教保唐僧西去取經,我說路途艱澀難行,他曾許我到急難處親來相救,如今反使精邪坑害,語言不的,該他一世無夫!」


——這句「該他一世無夫」甚值得關注,孫悟空啥時候對這種男女之事那麼敏感啦?你自己還一世無妻呢。


客觀地說,觀音姐姐確實是很有女人味的。這倒不是說她長得多漂亮,而是她作為一個女強人、一個女領導,竟然頗有女人味,就不同一般了。


紅孩兒變成觀音姐姐的模樣,孫悟空去告狀,結果觀音就生氣了,罵一聲「竟敢變我的模樣!」然後——將手中寶珠凈瓶往海心裡撲的一摜,唬得那行者毛骨悚然,即起身侍立下面,道:「這菩薩火性不退,好是怪老孫說的話不好,壞了她的德行,就把凈瓶摜了。可惜!可惜!早知送了我老孫,卻不是一件大人事?」



孫悟空的心理活動,卻有一種少見的包容。


再有,孫悟空也第一次表現出羞澀感來。觀音要他先行,他竟然提出:「弟子不敢在菩薩面前施展,若駕筋斗雲啊,掀露身體,恐菩薩怪我不敬。」


最為人所樂道的是收服金魚精那一節,孫悟空來找觀音時,她打扮得十分火辣,搞得孫悟空十分不好意思,當時的情形是這樣的:


這個美猴王,性急能鵲薄。諸天留不住,要往裡邊。拽步入深林,睜眼偷覷著。遠觀救苦尊,盤坐襯殘箬。懶散怕梳妝,容顏多綽約。散挽一窩絲,未曾戴纓絡。不掛素藍袍,貼身小襖縛。漫腰束錦裙,赤了一雙腳。披肩繡帶無,精光兩臂膊。玉手執鋼刀,正把竹皮削。


孫悟空見到觀音這樣妝容不整地出來,趕緊說,別急別急,你穿好衣服再去。觀音說,「不消著衣,就此去也。」結果八戒和沙僧見了都說:「師兄性急,不知在南海怎麼亂嚷亂叫,把一個未梳妝的菩薩逼將來也。」


這事是孫悟空和觀音之間有緋聞的最大罪證,這事件其實說起來也就是一個氣氛問題,未梳妝若是不修邊幅,那有什麼說頭?人家觀音的未梳妝,多美啊。還有,如果只有觀音挑逗,倒也不值一提,值得一提的是孫悟空那少有的羞怯,那就形成互動了。


不過,這種曖昧,也只停留於曖昧罷了。這是一種安全的曖昧,是工作中很好的調味劑,給他們各自的工作過程,增添了一種另類的、美好的、不可言說的滋味。


要不為什麼說「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呢?男女同事,也承認有性別吸引的成分,上下級之間,同樣需要。


男領導對女下屬,自不必說,權力變成酶,更加讓她有崇拜的快樂。女領導對男下屬,就像觀音對孫悟空這一款,滋味更複雜一點,我覺得這個尺度,觀音把握得很好。


本來嘛,利益相關兩個人,為同一項目工作的默契、惺惺相惜的激賞、榮辱與共的親切——這些情緒,都與愛情有相近之處。所以,如果恰好性情相投,兩性在合作關係中產生類似愛情的感覺,是很正常的。我們不妨將之稱為「泛愛情」,它不著痕跡,來去無依,那其中適度的甜蜜,是永不說破的福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