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深度解析,有望迎來新一輪景氣

行行查 發佈 2019-12-19T06:13:10+00:00

TFT-LCD液晶顯示技術,最早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美國,美國RCA公司薩夫諾中心發現了動態散射液晶,後續西屋電氣發明了TN-LCD(扭曲相列型液晶顯示器),TFT-LCD真正實現產業化是在20世紀90年代,日本企業相繼建成TFT-LCD第一代線、第二代線,將TFT-LCD應用

TFT-LCD液晶顯示技術,最早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美國,美國RCA公司薩夫諾中心發現了動態散射液晶,後續西屋電氣發明了TN-LCD(扭曲相列型液晶顯示器),TFT-LCD真正實現產業化是在20世紀90年代,日本企業相繼建成TFT-LCD第一代線、第二代線,將TFT-LCD應用到電子表等產品中。回顧整個TFT-LCD產業的發展歷程,經歷了三次的產業轉移:

行行查,行業研究資料庫 www.hanghangcha.com

1)20世界90年代,日本企業實現了TFT-LCD技術的產業化,夏普、NEC、DTI、日立、松下、星電等廠商,相繼建成了G1、G2、G3、G4代線,TFT-LCD真正從實驗室產品走向了大眾生活,筆記本電腦螢幕也成為引爆TFT-LCD產業需求第一波消費級應用;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日本已經成為TFT-LCD產業的主導者,全球市占率高達95%以上。

2)在1995~1996年的液晶周期衰退期中,韓國三星、LG、現代等企業正式進軍TFT-LCD產業,此後憑藉著持續「反周期投資」的競爭策略,在行業衰退期網羅行業人才、大幅擴充產能搶占市場份額,到1999年韓國三星、LG已經超越日本夏普,成為全球市占率最高的兩家面板供應商(三星市占率達到18.8%,LG市占率達到16.2%),2000年以後韓國企業率先建成了多條5代線,使得TFT-LCD技術開始進入桌面電腦和大尺寸電視市場,實現了對日本廠商的全面超越。

3)韓國企業的快速崛起使得日本企業在TFT-LCD市場份額急劇下降,面對來勢兇猛的韓國競爭者,日本企業被迫通過技術轉讓的方式與台灣地區廠商合作發展面板產業,1998年6家台灣企業(中華映管、達基、奇美、聯友光電、瀚宇彩晶、廣輝電子)獲得日方的技術許可進軍TFT-LCD面板產業,隨後台灣企業通過進取的投資策略,不斷建設高世代線搶占市場份額,2003~2005年台灣面板發展進入黃金髮展期,全球市占率達到40%左右,僅次於韓國。

4)2011年,京東方北京8.5代線和華星光電8.5代線陸續投產,標誌著中國大陸TFT-LCD面板產業實現了高世代線的技術突破,2014年開始隨著大陸多條8.5代線以及10.5代線的投產,中國大陸面板市場率快速提升,2019年京東方已成功超越LGD,成為全球最大的TFT-LCD面板製造商,中國大陸全球市占率也達到42.3%,成為全球最大的面板製造基地,預計2020年中國大陸面板市占率將達到50%。

2017年之後全球液晶面板主要新增產能大部分是在中國大陸,新增的高世代線主要由中國廠商投資建設的,2017年至今新增及規劃的10.5代LCD產線共有5條,其中四條是由大陸的京東方和華星光電投資建設的,隨著高世代的陸續投產,大陸面板廠商全球市占率將超過50%。

2017年開始隨著國內多條8.6代線以及京東方合肥10.5代線的投產,LCD面板產業再次出現供過於求的局面。根據群智諮詢(Sigmaintell)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液晶電視面板的出貨數量為2.84億片,同比增長8.4%,出貨面積為1.51億平方米,同比增長9.5%,出貨數量及出貨面積均達歷史新高,而需求端TV需求增長緩慢,導致供需格局持續惡化。面板價格從2017年年中持續下滑9個季度,多種面板尺寸價格下滑幅度超過50%。

Sigmaintell數據顯示,3Q19液晶面板產出面積同比增長1.9%,結束了連續三個季度同比12%的增長,增速明顯放緩,預計2019年四季度全球液晶電視面板供應數量將同比下降12.2%,環比下降9.8%,產出面積將同比下降6.5%,環比下降3.7%,2020年上半年將保持同比下滑趨勢。

DISCIEN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將有約2100K的7代線產能和800K左右的8.5代線產能減少,約1360K的10.5代線產能增加,按照一定的良率、切割效率計算,2020年實際增加的出貨面積將不到1M㎡,相比與2019年159M㎡的出貨面積,同比增加不到1%,相對於每年7%~10%的整機出貨面積增長,2020年大尺寸LCD面板行業的供需格局將明顯好轉,價格有望止跌回升。

從量上來說,TV出貨量每年約2億台,由於TV面板尺寸大,整體出貨面積占到LCD面板總需求量的70%以上。根據奧維睿沃《全球TV品牌出貨月度數據報告》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全球電視品牌出貨1.57億台,同比增長0.3%,其中OLED TV出貨194萬,同比增長27.4%。IHS調研數據顯示,2020年整機市場需求似乎顯得頗為樂觀,2018年全球前五大電視整機品牌出貨達成1,138億台,2019年預計能達成1,154億台;而其2020年全球前五大電視整機品牌的出貨規劃則為1,315億台,相較2019年成長14%。其中如TCL, 海信, 小米等均設定其2020年液晶電視整機全球出貨有雙位數字增長的目標。TV出貨量的增加將顯著拉動上游大尺寸LCD面板出貨面積的提升。

大尺寸TV銷量占比持續提升,導致TV面板平均尺寸持續增長,32英寸TV占比將從2018年31%下降至2019年的28.5%,55寸TV占比將從2018年的14.7%增加至15.3%。2018年全球TV出貨的平均尺寸達到44.2英寸,較2017年增長1.5英寸,2019年前三季全球TV出貨平均尺寸達到45.1英寸,同比增長1.7英寸,2019年前三季全球TV出貨面積達到94.5M㎡,同比增長8.5%。

預計,隨著55寸以上電視占比的提升,2020年TV出貨的平均尺寸仍將繼續增長至46.9英寸,根據我們測算,2020年全球TV面板需求面積將達到134.6M㎡,同比增長8.3%,預計未來幾年TV面板出貨面積將維持7%~8%左右增速成長。

車載顯示是近年來面板需求快速增長的領域之一,車載面板主要用於儀錶板和中控台,作為人機互動的重要入口。2019年上半年全球整車銷量為4560萬部,受宏觀因素影響,同比下降約6.2%,車載面板出貨總量是約7900萬片(不包含後裝),同比下降約3.4%。在5G和智能化趨勢下,車載顯示面板大尺寸趨勢明顯,10英寸及以上的需求持續走強,整車廠紛紛規劃27寸,32寸等超大尺寸車載顯示面板,部分車型已搭載48英寸超大面板。

從行業競爭格局來看,車載顯示已成為各大面板廠商重點布局的市場,2019年上半年全球車載面板出貨排名可以看出,LGD一躍位列第一,同比增長約36%,市場份額高達16%。JDI則退居第二,同比下降20.5%,第三位為天馬,同比增長11%,市占也來到13%。

2019年華為正式推出智慧屏產品,與傳統智能電視不同,智慧屏在交互能力、多屏協同能力、管控能力、智慧音畫等方面實現全面升級,將成為用戶與設備之間信息無縫互動的家庭智慧入口,承擔智慧交互、跨屏體驗、IoT控制、影音娛樂合一的中心角色,是華為「1+8+n」戰略中重要的一環。5G將是AIoT的時代,電視的價值有望被重塑,其大屏的天然優勢將成為家庭交互、家庭控制、娛樂、社交、通訊、服務等多個場景的中心,有望顛覆傳統電視行業,從而刺激消費者購買和換機。

AMOLED (Active 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即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以其卓越畫質、輕薄外形、寬溫操作、戶外可視、節能省電等特性,得到了業界的廣泛關注,有望成為繼陰極射線管顯示技術(CRT),液晶顯示技術(LCD)之後的第三代主流顯示技術。由於AMOLED是自發光結構,不需要背光源,因此體積更輕薄,同時也由於自發光的特性,使得暗畫面下的功耗遠低於LCD的背光恆定功耗,使AMOLED顯示面板擁有節能的特性。近年來隨著曲面屏、窄邊框、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屏下攝像頭技術等技術的推動,AMOLED正迅速奪取現有TFT-LCD手機顯示的市場份額,在智能終端中滲透率快速提升。

供給端來看,AMOLED目前主導廠商仍是韓國面板廠商,2019年三季度三星仍占據全球AMOLED市場88.5%的市場份額,處於壟斷地位。中國大陸廠商也紛紛加大在AMOLED領域的投入,國內京東方、華星光電、深天馬、維信諾等面板廠商也在積極布局AMOLED,隨著國內多條AMOLED6代線相繼投產,國內廠商市占率會在未來三年大幅提升。

大陸AMOLED面板廠商加速追趕。目前京東方已在成都、綿陽、重慶、福州規劃了四條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成都柔性6代線已實現量產,綿陽柔性6代線也在2019年實現量產,重慶柔性6代線已經開始建設,在AMOLED領域總投資規模近2000億元,全部達產後京東方的柔性OLED月產能可達到192K/月,將成為僅次於三星的全球第二大AMOLED供應商。維信諾、深天馬、華星光電、和輝光電AMOLED產能也在陸續開出,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二大AMOLED製造基地。

國內主要AMOLED產能規劃包括:1)京東方:規劃的柔性AMOLED6代產線有4條,目前已經成都、綿陽兩條產線投產,重慶線已經開始設備搬入,4條產線達產後總產能為192K/月;2)維信諾:規劃AMOLED產線有三條,崑山第5.5代AMOLED線,主要為剛性OLED產品,固安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設計產能30K/月,目前在爬坡,產品已在批量供貨,合肥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設計產能30K/月,仍在建設當中,全部達產後柔性AMOLED產能將達到60K/月;3)華星光電:武漢T4柔性AMOLED產線,達產後月產能為45K/月;4)深天馬:武漢一期和二期AMOLED產線,達產後月產能為37.5K/月。

需求端來看,智慧型手機是AMOLED面板最大的應用市場。IHS預計2019年AMOLED向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出貨總量將達到4.86億片,較2018年增長17%,滲透率達到30%。2020年,蘋果新款iPhone機型將全部搭載AMOLED顯示屏,將極大帶動AMOLED滲透率提升;同時國內終端廠商也將把AMOLED從高端手機逐步下沉到中端產品,AMOLED滲透率有望迎來加速提升,根據IHS Markit | Technology預計2023年AMOLED出貨總量將增至8.25億片,滲透率達到50%。

屏下指紋、屏下攝像頭等技術的普及,將加速AMOLED在手機端的滲透。柔性OLED最大的應用仍在於手機端,近年來屏下指紋、屏下攝像頭技術的出現,加速了AMOLED在手機端的滲透。屏下指紋識別是全面屏時代的必然趨勢,目前有超聲波和光學屏下指紋兩種技術路徑,光學指紋識別憑藉更好的體驗、成本優勢以及相對更加成熟的供應鏈,取得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根據TrendForce預測,2019年光學式屏下指紋識別占比有望達到82%。由於光學式指紋識別的原理是通過透光螢幕下方設置攝像頭拍攝指紋圖像,再以算法與儲存的指紋信息進行比對。目前主流顯示技術中,TFT-LCD由於是被動發光,TFT層透光性較差,因此屏下指紋傳感器很難識別到指紋信息,而OLED面板具有透光性,因此當前的光學屏下指紋必須搭配OLED螢幕使用,TrendForce預測,2022年FOD屏下指紋滲透率將從2019年的23%提升至50%。

摺疊屏成為智慧型手機創新新趨勢。2019年三星、華為相繼發布了摺疊屏手機GalaxyFold和MateX,摺疊屏手機一經推出迅速受到消費者的追捧,兩款手機銷量均超出預期。從設計上來講,兩款手機在設計上有一定的區別,三星GalaxyFold採用的是內折方式,螢幕尺寸達到7.3寸,採用的是三星自家的柔性AMOLED螢幕,華為MateX採用的是外折方案,螢幕尺寸為8寸,採用的是京東方的柔性AMOLED。儘管兩款手機售價高達15999和16999元,但推出後迅速風靡市場,目前仍處於供不應求狀態,可見消費者對於摺疊手機創新接受程度非常高。

柔性OLED面板是摺疊屏手機最關鍵的器件。可摺疊OLED面板必須在普通柔性OLED面板基礎上,進一步降低厚度、增加結構強度,尤其是OCA光學膠、偏光片、蓋板等關鍵組件,技術難度顯著提高,成本也顯著提升。根據CGS-CIMB統計,摺疊屏手機GalaxyFoldBOM成本高達636.5美元,較三星GalaxyS9和iPhoneXsMaxBOM成本有大幅提升,其中柔性OLED顯示模組是成本中最關鍵的器件,BOM表成本占比超過30%,價格達到了218美元,遠超iPhoneXSMax中所採用的柔性OLED螢幕。IHS Markit數據顯示,手機柔性OLED面板的平均售價是硬屏OLED的3倍左右,是LCD屏的6倍以上。

除了柔性OLED之外,摺疊屏也將帶來整個供應鏈巨大的改變。蓋板需同時滿足可摺疊、透光性與防護性能,CPI(無色透明聚醯亞胺膜)是目前主要解決方案,UTG(超薄玻璃)也是終端廠商研究的方向;鉸鏈也是實現可摺疊手機的關鍵,金屬鉸鏈設計結構複雜,對精密零部件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本也大幅提升;觸控電極材料方案需由ITO材料轉換為金屬網格(Metal Mesh);摺疊屏用的偏光片需要大幅降低厚度。

可摺疊柔性OLED成本持續下降,摺疊屏手機銷量有望爆發。隨著技術的成熟和供給的改善,未來摺疊屏手機的成本有望出現顯著下降,三星GalaxyFold7.3英寸的可摺疊柔性OLED面板的成本接近200美元,DSCC預計可摺疊OLED螢幕成本將在未來三年快速下降,到2022年成本將降至90美元左右,降幅約50%。根據Sigmaintell預測,2019年全球可摺疊智慧型手機的銷售量約70萬部,預計2020年全球可摺疊智能終端的銷售量約400萬部,同比增長約為519%,行業迎來爆髮式增長,預計到2025年將增長至1.5億部。

摺疊屏手機將極大拉動AMOLED面板需求。我們以8英寸摺疊屏OLED來測算,一片6代線AMOLED基板預計可以切割月100片8英寸柔性OLED,考慮90%良率的情況下,1億部摺疊手機將消耗93K/月的6代線AMOLED產能,相當於需要消耗兩條48K月產能6代柔性AMOLED產線,需求拉動效果明顯。

​行行查,行業研究資料庫 www.hanghangcha.com

手機訪問「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


精美行業圖譜點擊連結了解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