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西寧:西寧的地名流變

掌上西寧 發佈 2020-01-05T17:38:02+00:00

古代,因「湟水流經其中」,所以稱湟水流域為湟中。西寧是古湟中的一部分,這裡最早是羌人生活的地方,被稱為「西羌之地」。西漢時,隨著漢朝勢力的西移,西寧正式納入了中原王朝版圖。此後的兩千多年裡,西寧的地名幾經更迭,每一次地名變遷的背後,都蘊含著歷史的風雲和文化的傳承。

古代,因「湟水流經其中」,所以稱湟水流域為湟中。西寧是古湟中的一部分,這裡最早是羌人生活的地方,被稱為「西羌之地」。西漢時,隨著漢朝勢力的西移,西寧正式納入了中原王朝版圖。此後的兩千多年裡,西寧的地名幾經更迭,每一次地名變遷的背後,都蘊含著歷史的風雲和文化的傳承。

西漢始設西平亭

西漢初,匈奴阻斷了中原與西域最重要的通道——河西走廊。公元121年,漢武帝派遣霍去病抗擊匈奴,漢朝的勢力開始進入湟水流域,並在險隘要地設置礙、塞、亭、燧等軍事防禦設施。

大約在此期間,西漢在今天的西寧地區設置了西平亭。西平亭是西寧最早的行政建制,它既是軍事防禦體系,也是郵傳系統,也是地方基層政權。

我省文史學者靳育德先生介紹:「公元前61年,趙充國平定河湟,設金城郡,西寧隸屬金城郡臨羌縣管轄。」

東漢改置西平郡

東漢初年,光武帝統一全國,青海東部地區歸東漢統治。兩漢以來,多次在湟水流域屯田和遷徙內地漢民戍邊,內地先進的耕作技術不斷傳到這裡,地處湟水谷地的西寧等地生產得到了發展,人口不斷增加。為了加強西寧地區的統治,公元205年,東漢劃分金城郡西部數地,設置了西平郡,同時分臨羌縣東部數地置西都縣,郡、縣治均在今西寧。

西平郡當時隸屬涼州刺史部,轄西都縣、破羌縣、安夷縣和臨羌縣,轄境約是現在的湟源、湟中、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以及海東市的互助土族自治縣、平安區、樂都區等地區。自此,西寧成為湟水流域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及交通樞紐和軍事重鎮。

之後的很多年,隨著政權的更替,先後有三國時期的魏國、西晉、前涼占據西寧地區,但是西平郡這個地名卻一直存在。直到後涼統治時期,西平郡曾一度改名為西河郡,到南涼建都西平,西河郡再次改名為了西平郡。

北魏稱鄯州

北魏時期,西寧有了新的地名——鄯州。

北魏是鮮卑拓跋部建立的政權。公元444年,北魏大破吐谷渾。第二年,吐谷渾王慕利延敗走于闐(今新疆和田一帶)。同年,北魏軍隊擊破鄯善國,鄯善國滅國。

「當時,統治湟水流域的北魏政權改西平郡為鄯善鎮。數年後,又改鄯善鎮為鄯州,州治今天的西寧,轄西平郡和澆河郡。 」靳育德先生說。鄯州也是北魏時期青海最高的行政建置。

隋文帝時期,全國調整行政區劃,取消了郡一級建置,設立了縣。公元598年,改西都縣為湟水縣,西寧地區為湟水縣轄地。

「唐時,又在西寧設置了鄯城縣。轄地包括今天的西寧、湟中、湟源、大通、互助等地。 」靳育德先生說。

唃廝囉設置青唐城

北宋時期吐蕃後裔欺南凌溫在西寧建立唃廝囉政權。西寧有了一個新的名稱——青唐城。

據了解,當時的青唐城周圍二十里,中間有一堵牆將古城分為東西二城。西城建有宮殿、貴族宅邸等,東城居住著普通百姓。一百多年後,唃廝囉政權滅亡,青唐城這一地名也隨之消失。

「公元1104年,宋軍進軍湟水流域,收復了青唐。北宋設置了西寧州,州治今天的西寧,隸屬於隴右都護府。從此,西寧這一名稱便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靳育德先生說。

三縣地名變遷

湟中、湟源和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自古以來就是西寧的屬地。隨著西寧地名的變遷,這三個地方的地名也隨之變化。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因境內有大通河流經而得名,這裡自古以來就是西寧的屬地。大通縣境內最早的行政建制為西漢時期設置的長寧亭。此後千餘年,大通的地名都與西寧息息相關。

直到清朝雍正年間,為進一步加強清王朝集權統治,清政府在設西寧府及西寧縣的同時,設置大通衛,轄門源等地。清政府還在大通修築了大通城(今門源回族自治縣縣城)、永安城(今祁連縣境內)和白塔城(今大通城關鎮)。

靳育德先生介紹,清乾隆年間,經西寧道楊應琚等人申請,大通衛衛署遷到了白塔城今城關)。乾隆二十六年,大通衛改為大通縣,從此白塔城成為大通縣治所在地。

1957年10月,大通縣人民政府從城關鎮遷至橋頭鎮。1986年在原行政區域內建立了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至今。

●湟中是青海最古老地名,泛指湟水流域。上世紀40年代中期西寧設市後,將原西寧縣移至魯沙爾,改縣名為湟中縣。2019年2月6日青海省官方發布消息,國務院正式批准青海省調整西寧市部分行政區劃,同意撤銷湟中縣,設立西寧市湟中區。

●湟源明代時稱東西俱爾灣,東科寺修建後,人們稱為東科爾(丹噶爾),其實是蒙古語和藏語讀音不同的原因。清代設丹噶爾廳,民國初年改廳為縣時,改為湟源縣。

毛忠和毛勝寺

毛勝寺村所在的地區在明初之前本無村莊,後來形成了村莊,取名毛勝寺村,這與當時一位名叫毛忠的人有著密切的關係。

青海師範大學歷史系陳希夷教授有一首詩《毛伯贊》:

孛來萬騎擾邊關,湟中凈土起狼煙。

劫掠屠戮極兇殘,生靈塗炭罹大難。

幸賴毛公麾雄師,百戰百勝懲愚頑。

屢施良策國土靖,田園復甦民始安。

借地命名頌豐功,高風亮節照人間。

在明朝洪武初年,有一個藏族部落,他們從不遠千里的塞外遷徙到河西走廊,歸附了明朝,因部落的首領名叫哈刺萬,部落就叫哈刺。哈刺萬是毛忠的曾祖父,在與元朝殘餘勢力戰鬥中犧牲了,之後,毛忠的祖父拜都和寶先後接替了曾祖父的職務。以後,由於戰爭的需要,哈刺部落從永昌遷徙到沈那遺址以北的台地上,建起了一座長120米,寬110米的城堡,城堡大門朝南,內住李姓、毛姓、哈姓多家。這就是毛勝寺的前身。

明成祖時,毛忠生於哈刺部落,他幼年時和一些小夥伴玩遊戲時,往往勝人一籌,常被小夥伴推為領頭人。長大後,毛忠豹頭環眼,虎背熊腰,臂力過人,精明強幹,弓馬嫻熟,善於騎射,武藝超群,二十歲時就襲了父職,駐防永昌。

以後,毛忠曾奉調隨明成祖朱棣在消滅元朝殘餘勢力的戰鬥中屢立戰功。明宣德年間,他奉調到甘肅南部、青海湖、柴達木盆地,以及今西寧、大通、循化撒拉族自治縣一帶駐防,與元殘餘勢力作戰,打了許多勝仗。由於他戰功顯赫,被晉封指揮同知。明正統年間,由於他守邊有功,被晉封為都指揮同知,明英宗朱祁鎮賜姓為「毛」,並改族別為漢族。爾後,他在河西走廊和青海湖、今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一帶與敵人作戰,收復了很多失地,被晉封都僉事,並被皇帝賜名為「忠」,稱「毛忠」,被人們尊稱為「毛公」。

毛忠後來充任明軍右參將,協守甘肅。明朝景泰年間,毛忠奉調到福建、浙江一帶,剿滅倭寇有功,再晉升為都督同知,充任左副總兵(部隊一種官職)。明朝天順年間,調回甘肅、青海進行防守。天順五年(公元1461年),孛來以萬騎分掠西寧、莊浪、甘肅諸道,進入涼州。明英宗朱祁鎮命他出擊,鏖戰一晝夜,毛忠全率軍凱旋。

後來,毛忠率部隊駐紮在西寧北川(今毛勝寺)和大通城關一帶,操練人馬,他在西寧北川駐地設了校場,建有一座高九米,底座亦為九米見方的瞭望台,台上有一間小房屋,供站崗放哨瞭望之用。這個校場後來成為耕地,現今毛勝寺仍有個叫校場的地名。

明朝天順七年,毛忠率軍破巴哇、昝咂等諸番,被明英宗封為伏羌伯。明成化四年,固原滿四起兵反明,毛忠隨總督項忠征剿,不幸中流矢而卒,終年七十五歲。其後裔主要住在莊浪(今甘肅永登),明代成為莊浪的毛姓土司。毛忠陣亡後,百姓為了紀念他,在他的出生地和生前曾駐防的地方——今毛勝寺村,建了一座小寺,稱 「毛公祠」 , 也叫「毛忠寺」 。該寺占地約有半畝,建房三間,四周有土牆圍著,成一座小院。

毛公祠建成後,當地群眾四時供奉。藏族同胞將羊毛接成繩子挽在周圍的樹木和低矮的建築物上。寧張路是古絲綢之路南道的重要路線。過路的客商行人不知底細,只見毛繩、羊毛很多,給這裡起了一個綽號,稱「毛繩寺」。這個稱謂流傳了較長時間,久而久之,「毛公祠」「毛忠寺」正名被遺忘了,而綽號「毛繩寺」卻被流傳了下來。

到了民國年間,毛勝寺村的人口增加,往來的商旅行人比較多,談起村名總覺得稱呼欠雅,讓人聽了費解,不知哪個有文化、有知識的人將「繩」字改成了諧音「勝」字,就成了現在的村名毛勝寺村了。

(稿件來源:《城北鄉韻:城北區村名的歷史沿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