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娃」路線背離了教育正途

今日科學 發佈 2019-12-19T12:01:18+00:00

最近,「雞娃」一詞正從補課圈、報班圈的調侃用語,堂而皇之地上升為一種文化現象。所謂「雞娃」,即指「打雞血」的孩子,他們不斷被父母安排上各種補習班,參加各種等級考,拿各種證書。一線城市中的「雞娃」現象,幾乎成為一種集體焦慮的投射,家長們見面時的寒暄,已經變成:「今天,您雞娃了嗎?

最近,「雞娃」一詞正從補課圈、報班圈的調侃用語,堂而皇之地上升為一種文化現象。所謂「雞娃」,即指「打雞血」的孩子,他們不斷被父母安排上各種補習班,參加各種等級考,拿各種證書。一線城市中的「雞娃」現象,幾乎成為一種集體焦慮的投射,家長們見面時的寒暄,已經變成:「今天,您雞娃了嗎?」據說,他們之間流傳著一個看似荒誕實則寫實的段子:「一個4歲的孩子英語單詞量1500夠不夠?」「在美國夠了,但在海淀(北京)肯定是不夠的!」

若站在社會經濟的角度看,「雞娃」現象的出現,並非瘋狂或焦慮的結果,相反,其幾乎是一種理性選擇。譬如,從全球的視野來看,歐美同樣存在著「雞娃」現象。據耶魯大學統計,2012年美國父母陪娃的時間是1976年的3.5倍。也就是說,美國的小孩並不總叫人羨慕,那種無憂無慮的散養式教育,對他們而言,同樣是一去不返。那為什麼越是發達地區、發達城市,「雞娃」越是普遍呢?應該說,這主要與教育回報率有關。

當一個地區的經濟相對均衡,由勤奮、智慧所增加的收入,並沒有大到可以影響生活質量時,人們去「雞娃」的動因就很小。家長也好,學校也罷,多會選擇相對寬鬆、自然的教育狀態。而一旦整體經濟起飛,由知識、技能所帶來的收入會成倍、成十倍地拉開差距,甚至由此造成社會階層的持續分化、轉變、躍遷時,教育就成了香餑餑。其對社會、經濟、家庭的較高貢獻,讓市場推動變相競逐,讓文化造就跟風心理,慢慢成為稀缺、優質資源的代表。大城市的生活,由於各項成本開支大,社會階層懸殊比較明顯,這種競逐性自然就不斷升級。

但教育不是經濟的附屬物,它有著自身的規律性。人性總是趨利避害的,出現「雞娃」這一經濟和社會現象,一點不奇怪,更不用苛責;但以此來代替教育本身的規律性,無視兒童的發展需求,單以分數、等級、證書等線性指標來「量化」和「打造」孩子,那就走火入魔、誤入歧途了。

實際上,由於已開發國家的經濟起步較早,他們對「雞娃」的研究是值得我們借鑑的。德國對教育曾有過一次激烈的討論,教育應該是以遊戲為中心(即「散養式」),還是以學科學習為核心(即「雞娃式」)?他們比較了50個以遊戲為中心的幼兒園與50個以教授知識為中心的幼兒園,並持續跟蹤了多年。結果發現,孩子提前學習的優勢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那麼持久,最多只能保持到小學四年級。從四年級開始,他們的成績會出現斷崖式下滑,特別是在閱讀和數學方面劣勢更甚,同時,在社交和情感上也出現一定程度的滯後,不如同齡的孩子了。

這一教訓,我們古人早就用拔苗助長給解釋過了。人,雖貴為萬物之靈,但也和萬物一樣,都著自己的生命季節。教育的任務,不過是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條件下,給予學習者恰如其分的幫助。我們所擔心的,不是「雞娃」這一現象本身如何,而是它可能造成「雞娃效應」,誤導更多的家長、更多的地區不顧自身實際條件,盲目投入到無休止的教育競爭中,加重孩子和家庭的負擔。

在社會、經濟轉型的時代浪潮下,給娃打雞血並不可怕,關鍵在於「把娃當娃」,讓童年回歸本質,摒除過早的功力算計,拋棄空洞的道德說教,一切均按教育的規律辦。大家不妨在寓教於樂、在躬身示範、在潛心引領無聲滋潤之下,讓孩子愛上學習,自創、自練、自強成為一個個「小學霸」「小學神」,這可能才是無數「雞娃」所應思考的正道。

(作者系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金沙中學教師)

作者:邱磊

《中國教育報》2019年12月19日第2版 版名:中教評論

版權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