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教師一直被人尊重,在今天教師為什麼有時成了高風險職業?

是沐沐老師 發佈 2020-04-13T12:58:01+00:00

胡老師講數學:作為一名機構老師,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記得在以前醫生、律師、教師都是被公認最好的職業。主要是這幾個職業都帶有社會責任感,光鮮亮麗。

胡老師講數學:


作為一名機構老師,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記得在以前醫生、律師、教師都是被公認最好的職業。如果有這樣一個身份,相親都會香一些。主要是這幾個職業都帶有社會責任感,光鮮亮麗。醫生,救死扶傷者;律師,正義的伸張者;教師,教書育人者。並有一日為師終身為師的說法。

現在很多人也許不那麼認為了,也許有以下幾方面原因吧。

1.以前的老師大多都是師範生,專注於學術的探討,都有教育情懷。隨著人口的增長,二胎政策的開放,社會上對老師的需求極具增加。這也導致很多學校有「代課老師」這麼一說。也就是沒有入編,與學校簽訂合同。有無教師資格證就看學校要求了。當然也不能說所有代課老師不好。大部分都是有資格的。但還是有少部分代課老師讓家長產生了不好的印象。慢慢的也就演變為社會對整個教師群體的尊重打折扣了。

2.隨著教育行業的蓬勃發展,培訓機構像雨後春筍一樣冒了出來。有的是因為情懷,有的是因為嗅到了金錢的味道。如早期的很多「小飯桌」、「作業託管」。這些都是隨便租一個房子就可以學校門口招一些孩子的。我們也會管這些地方的老闆叫老師。當然,現在國家也在大力整頓,慢慢的規範化。但是這個過程中是不是也會出現很多問題,最後發展為家長對老師群體的尊重大打折扣呢?

3.上面我們說的代課老師,工資是很低的。小學代課老師二三千吧,中學三四千的樣子,沒有編制內老師的五險一金。當他們看到一個簡簡單單的作業託管也可以賺錢的時候,他們不會動心嗎?所以少數老師也會自己辦一些輔導班。我們要理解,客觀的看待這個問題,因為教師也有家庭也要生活啊。但是部分家長可能就會認為,老師是清高的,不應該太利益化,弄得自己一身銅臭味。那這樣的認知是不是也會慢慢發展為家長對老師群體的尊重大打折扣呢?

我是一名機構老師,有資格證有情懷的好老師。其實老師群體中,不管是編制內還是編制外,99%的老師都還是很好的,很負責任的。只是社會上有極少部分事件可能導致社會對教師群體產生了以偏概全的看法,使得對教師群體的尊重打了折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