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麻省理工錄取的3名中國女生,都是怎樣的「神仙妹妹」?

愛知教學園地 發佈 2019-12-19T14:32:37+00:00

前天,麻省理工公布早申結果,中國內地獲得兩枚offer。而這兩枚offer有多珍貴呢?要知道,去年MIT在早申階段,給中國內地的offer數是0!甚至引發過一大波媒體猜測「美國不要中國學生了「」。所以,今年這兩枚offer來的正是時候。


前天,麻省理工公布早申結果,中國內地獲得兩枚offer。而這兩枚offer有多珍貴呢?要知道,去年MIT在早申階段,給中國內地的offer數是0!甚至引發過一大波媒體猜測「美國不要中國學生了「」。所以,今年這兩枚offer來的正是時候。

而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兩枚offer都是來自同一所學校——上外附中!這可是曾有兩位元首夫人參觀過的學校呢!

而拿到這兩枚offer的女生,都絕對不是一般人!一個受邀參加諾貝爾獎頒獎、小行星都用她的名字命名;另一個則是2019年信息學奧賽國賽金牌,併入選國家集訓隊。

而此前,哈佛大學在今年早申階段,只在中國內地錄取了一名同學。而她,既不來自帝都,也不來自魔都,而是來自於從來沒有出過哈佛本科的湖南。

到底是3個什麼樣的「神仙妹妹」,拿到了哈佛和MIT的offer呢?

點開上外附中的官網,在首頁最醒目的位置,展示著這樣的一個畫面:


新華網:年紀輕輕 她為什麼能受邀觀摩2019年諾貝爾獎!

這是一名叫胡詩成的女同學。我們先來瀏覽下她的履歷:

小學就讀於進才實驗學校;

四年級,參加第12屆中環杯決賽,獲得二等獎;

五年級,參加2013年亞太小學數學上海賽區比賽,入圍決賽;

小升初被華育、上外附中、張江集團、上海實驗多所名校同時錄取,後進入上外附中120雙語班學習。主修英語和西班牙語;

初三,參加2017年上海市初中學生化學競賽(第二十九屆天原杯),獲得三等獎;

高中就讀上外附中雙語班,獲化學競賽一等獎;

今年5月,在第70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中,摘得能源化學學科最佳獎和一等獎,並以她的名字命名了一顆小行星;

10月29日,作為少年科學家的代表,在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年論壇做總結髮言;

12月10日,受邀觀摩2019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

12月14日,麻省理工早申放榜,獲得兩個offer中的一枚。

2019,美國鳳凰城,Intel ISEF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在這裡落下帷幕。胡詩成同學以「EGCH005 — Highly-dispersed Ni Supported by N-doped Carbon Derived from Silk for Electrocatalytic CO2 Reduction」的課題獲得了能源化學組的Best of Category Awards獎項和該組別唯一的一等獎,並獲得了Dudley R. Herschbach SIYSS Award獎項。


作為獎勵,胡詩成同學受邀參與斯德哥爾摩國際青年科學研討會,並出席諾貝爾頒獎典禮。同時,為了獎勵大賽的成績優異者,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將以胡詩成的名字為一顆小行星命名。


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Intel-ISEF),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中學生科學競賽,被譽為全球青少年科學競賽「小諾貝爾獎」和「世界盃」。

每年有來自75個國家,超過1700名的青少年科學家為贏得16個科學類別和1個團隊項目類別的總價超過400萬美金的獎學金和獎品展開激烈的角逐。競賽每年邀請1000多名不同科學和工程學學科的專家,包括數十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負責評判項目,並在大獎賽期間與學生進行廣泛的交流。

提一個小插曲。比賽場上,大部分選手在與評委交流時都申請現場翻譯,而胡詩成憑藉自己的外語優勢,卻可以直接與評委溝通。

「除了英語,我學習西班牙語已經六年了。」胡詩成表示,雙語學習讓她在與世界的交流方面又打開了一扇窗。

這是中國大陸選手第二次獲得該獎項,上一次得到這個獎還是15年前的2004年,獲獎的也是上外附中的學生,叫朱元晨。

據新華網報導,胡詩成對化學的興趣源於初二升初三的暑假,當時,她在母親的鼓勵下參加了美國的一個夏校,學生需要在三周時間內學完高中化學,但是胡詩成覺得這個過程對她來說非常輕鬆。「學的越多,越覺得從分子角度看世界、研究這個變化的科學是非常有意思的。」回國之後,她便開始接觸大學化學,由於所在的學校初中升高中是直升考,因而胡詩成也有充足的時間來培養自己的興趣。高一時,胡詩成已經基本學完了大一和大二的理論化學。

胡詩成的成功,可以看到當今在北京上海等地,超強資源背景下,孩子們所獲得的支持。胡詩成獲得的不僅是魔都最頂尖的中學資源,在高一時,她入選「中學生英才計劃」,師從復旦大學鄭耿鋒教授,學習電化學相關知識,開展有關課題研究。剛上高一,就被名校的教授指導,這是怎樣的「站在巨人肩膀上」!


優秀的胡詩成獲得麻省理工的offer,而該校給與中國的另外一枚offer,則花落她的同學——王慧的手裡。

在第36屆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中,我們看到了這個女生的名字。今年9月,王慧同學獲得了金牌,併入選國家集訓隊名單。


中間的女生為王慧。

因總成績全場排名女生第一,王慧獲全場最佳女選手稱號,這一成績是多年以來上海市首次獲得該項榮譽。


那王慧到底是怎麼學的?聽聽她自己是怎麼說的:

我是初三開始學信息學的。那時候直升考之後的我們都在學校自由寬鬆的氛圍下追逐自己的夢想。而我就被編程深深的吸引了。那時候的我在surface上懵懵懂懂打下了「Hello World」。那時候的我NOIP低分飄過一等獎,但是陳老師也並沒有因此放棄我,反而給予了我許多幫助和鼓勵,才讓我成功翻盤在高一進入了市隊。學校追求個性化發展的教學理念使得我在高中仍有業餘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非常感謝學校的老師們以及和我一起成長的OIer們!


在2017-2018 China Thinks Big 中國大智匯創新研究挑戰賽全國決賽中,王慧憑藉《基於人臉識別技術的智能兒童接送管理系統》從上千所學校的近千支隊伍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大賽Grand Prize(特等獎)榮譽。


王慧(右一)上台領獎。

來自哈佛的China Thinks Big 中國大智匯,簡稱CTB,是最大的華人青少年創新比賽,誕生了最多世界名校錄取者,和自主招生錄取者。


最後,我們總結一下,麻省理工最傾向於什麼樣的學生?

2020早申

胡詩成(2018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省級一等獎、2019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Intel ISEF)瑞典青年科學家基金會大獎、能源化學組一等獎、學科最佳獎)

王 慧(2018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省級一等獎、2019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國賽金牌,併入選國家集訓隊)

2019常規錄取

華二男生樊悅陽: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ISEF)中一等獎

WLSA復旦女生:Verbal Commendation獎,普林斯頓青少年領袖峰會冬季峰會優秀學員。

是不是已經看出了什麼端倪?

我們來看一下兩位「大神」同學的合影。


無獨有偶,今年哈佛早申在中國的唯一offer——來自湖南長沙一中的曾晨希,也入選了代表中國參加第70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的國家隊。

美國當地時間12月12日,哈佛大學在官網上發布了2024屆早申數據:全球6424名申請者中,共有895名學子獲得早申錄取。湖南長沙一中曾晨希同學作為大陸學生中的唯一一人,也成為了湖南歷史上,哈佛大學本科錄取的第一人!


曾晨希同學在長沙一中就讀期間,曾被評為2019年全國「最美中學生」標兵(全國十名),多次獲得「校長特別獎」「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等榮譽稱號。她先後獲得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湖南賽區)獲省一等獎;全國第33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中國科學院大學專項獎和重慶大學專項獎;入選湖南省首批中國科協「中學生英才計劃」並獲得全國優秀學員;2018年丘成桐中學生科學大賽全球總決賽銅獎。2019年,她入選了國家隊,代表中國參加第70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2019年暑假,她成為中國大陸唯一入選頂級夏季科學研究項目RSI@麻省理工的中學生。


入選湖南省首批中國科協「中學生英才計劃」


榮獲丘成桐中學科學獎全球總決賽銅獎


參加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與丘成桐先生合影


代表中國參加2019年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學大獎賽


曾晨希同學和其他4名同學發起成立走讀湘江環保公益社並擔任社長,緊緊圍繞保護母親河的主題,大力宣傳和發動各方力量來關注湘江保護。團隊先後獲評中國第八屆「母親河獎」,團中央中學生志願服務典型案例,2018「湖南江河衛士」,被寫入湖南省中學地理教材。她本人兩次獲邀參加亞太低碳技術峰會並做英文主題演講。2019年作為全國兩名中學生之一被生態環境部評為「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百名最美生態環保志願者,充分彰顯了新時代一中學子的責任與擔當。


曾晨希同學與2018年亞太低碳技術峰會主席交流


2019年在亞太綠色低碳發展高峰論壇上演講

看到了以上3位分別被哈佛和麻省理工錄取的女生,估計很多人只能說一句「別人家的孩子」。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卻是每個家庭和每個孩子都具備的,那就是堅持。

「我是一個普通的女孩,做的也都是平平常常的事,但我始終牢記兩個字:堅持、堅持、再堅持!」曾晨希的話,道出了他們3個人共同的特點,也值得所有家長和同學學習。

更多學習內容請關註:【愛知教學園地】微信公眾號(aizhi2020)。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