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歲馬浚偉當導演、考咖啡師、進北大進修,下個計劃:讀中醫考牌

影視爛番茄 發佈 2020-04-13T14:41:30+00:00

金庸先生的《鹿鼎記》拍過很多版本,單是TVB有梁朝偉、劉德華的版,張衛健、譚耀文版以及陳小春、馬浚偉版。

金庸先生的《鹿鼎記》拍過很多版本,單是TVB有梁朝偉、劉德華的版,張衛健、譚耀文版以及陳小春、馬浚偉版。

但要說影視化改編最成功的,還是當屬98年陳小春版,其中小寶和小玄子之間的兄弟情,前後鋪墊的也最為詳盡。

而演員馬浚偉,不僅被金庸先生評為最像康熙的一版,還被觀眾稱為最帥的一版,就連咱們劉天王都沒能打敗他。

可讓人沒想到的是《鹿鼎記》之後,正值事業高峰的馬浚偉卻意外陷入了「低谷」。

1971年出身的馬浚偉在家裡排行老四,上面有三個姐姐下面還有一個妹妹,作為家裡唯一一個男孩,少年老成的他給自己的壓力也是更大的。

他曾在接受電台採訪時袒露心聲「外間不知道表面常笑、樂觀的我,其實笑的很假。」而這一切的癥結還是來源於他的母親。

在馬浚偉還小的時候他的媽媽就被查出身患癌症,6歲起他便開始照顧她,由於母親會隨時抽筋,隨時昏迷,父親常常三更半夜敲他的門,在多年照顧的過程中,馬浚偉親眼目睹了自己的媽媽慢慢失去各種生理機能。

在他的記憶中,即使母親常年身患重病,依然保持優雅,再痛也不會無故發脾氣,所以一開始他並不知道原來母親病的如此嚴重,直到他步入中學懂事後。

1999年正值馬浚偉事業攀升之際,母親的病情突然惡化,需要動手術。

老人家對於手術總是本能的選擇反對,一向好脾氣的母親甚至怒問「你們是不是想要我死?」

聽到母親這麼誤解自己,馬浚偉背過身哭了,在他的多次勸說下,母親終於勉強答應手術治療。

看到手術成功馬浚偉心裡終於放下了一塊大石頭,忙著去工作了。

讓人沒想到是雖然手術成功了,母親卻因為併發症很突然離世了,而他甚至沒來得及見到母親最後一面。

至此之後馬浚偉陷入了長久的自責和內疚之中。

母親遺體火化後,他的靈魂也隨之遊走,每天用酒精和瘋狂的工作麻痹自己,心跳加速、呼吸困難、手腳麻痹、昏倒……抑鬱症、驚恐症就這樣纏上了他。

最嚴重的的時候驚恐症一發作,整個身體機能和意識都讓他沒預兆的想自殺,馬浚偉也曾站在高高的陽台上想過跳下去,幸好還要照顧父親這一強烈的意願支撐著他走了過來。

在朋友的帶領下,馬浚偉開始去看醫生、遵醫囑,配合藥物和運動終於重新找回了自己,直到現在他還保留著夜跑這一習慣,強身健體、凈化心靈。

在他跟病魔搏鬥期間,他化悲憤為力量,努力援助社會中跟他同樣不幸的人群。

2002年、2003年兩年時間裡,他相繼出版《點解要自殺》、《我是病人家屬》兩本社會實錄,拍攝《同理·繼續走》社會紀實節目,幫助病友。

前面我們說到《鹿鼎記》之後,馬浚偉的事業走上了高峰,其實在此之前,他的演藝道路走的卻並不順利。

從小喜歡唱歌的他曾經參加過43次歌唱比賽,通通以失敗告終,直到1993年以一首《李香蘭》獲得冠軍,21歲才被簽約華納唱片。

進入公司後,包裝馬浚偉定的路線按照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黑紅」,第一張大碟就以「他不是學友、他不是克勤、他不是黎明」為宣傳口號,大型碰瓷樂壇三巨頭。

後來馬浚偉再回憶自己剛出道的時期說到:「第一次出show,當時有鄭嘉穎、王馨平、黎明和我,我一出場便噓聲一片,很辛苦地把歌唱完,眼睛已噙著淚水。」

樂壇發展不下去就轉型去做了演員,跑了幾年龍套後才迎來了《鹿鼎記》,「康熙」之後馬浚偉這張古裝臉就被發掘了出來。

他自己後來也笑稱「經常有人拿一些古代人的畫像給我,說我像古代的某人,建議我去演,畫像里的人都是小眼睛、單眼皮、鼻子直直的、臉長長的。」

於是後來他演了《洛神》、《帝女花》、《金牌冰人》……既能演活文質彬彬、意氣風發的「曹植」,又能演才高八斗、聰慧機智的「周世顯」,插諢打科、幽默風趣的「全家福」也是手到擒來。

對於一個非科班出身的演員來說,他的事業運後來還算不錯,據說每次遇上世界盃、農曆年這種收視不景氣的時候,都是「派他出征」,高的時候還有40點的好收視。

因戲生情在演藝圈不是什麼稀奇事,跟TVB眾多花旦演過情侶,鬧出點小緋聞也是情理之中,馬浚偉的傳聞傳言最多的對象莫過於蔡少芬。

不過性格外向的蔡少芬對這種緋聞並不在意,還給馬浚偉發了張好人卡。

後來鍾嘉欣、郭羨妮,甚至粵劇界的文武生蓋鳴暉也都被捕風捉影過,最接近修成正果的還是2012年宣告分手的圈外女友許慧玲,相識十年,都快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

2018年3月,馬浚偉在社交網站上意外曬出了自己北大的錄取通知書,9月份快開學還給自己定製了校服、新書包、筆記本。

或許歲月對從鬼門關爬回來的人稍顯寬容,如今快50歲的馬浚偉外表看起來還是很青春活潑的,《妙手仁心》之後相隔20年再穿上白大褂,除了褪去了嬰兒肥,整個人看起來還更加穩重、成熟了。

除了在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攻讀EMAB,他的其他行程也安排的滿噹噹,不僅有考咖啡師執照,推出自編自導自演的舞台劇、同名電影,甚至還有浸會大學攻讀中醫基礎課程的計劃。

有人粗略的算了一筆帳,在過去的兩年里他單單學費和機票、住宿大概就花費了一百萬,媒體問他值得嗎?

馬浚偉的回答是"有的人可能拿一百萬去買名車買名表,我自己不想花錢買這些,我這兩年所學的知識是有價值的。"

有人笑他這是發了神經,老了老了還把自己搞這麼累。

他只是淡然一笑,前半生都在因為彌補和彷徨中度日,如今終於有精力追尋自己內心的意願了,何樂而不為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