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小常識:佛教的拈花一笑

悟禪心語 發佈 2020-04-13T20:57:48+00:00

其傳說出自《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該經記載:「爾時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屬來奉獻世尊於金婆羅華,各各頂禮佛足,退坐一面。世尊即拈奉獻金色婆羅華,瞬目揚眉,示諸大眾,默然毋措。有迦葉破顏微笑。」


「拈花微笑」也作「拈花一笑」,佛教語。

其傳說出自《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該經記載:「爾時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屬來奉獻世尊於金婆羅華,各各頂禮佛足,退坐一面。世尊即拈奉獻金色婆羅華,瞬目揚眉,示諸大眾,默然毋措。有迦葉破顏微笑。」

現在,拈花微笑一般都用來比喻徹悟禪理,後又用來比喻彼此心意一致。

傳說,佛祖釋迦牟尼有一次在靈山法會上說法,這時大梵天王來到座前,將一朵金色的波羅蜜花獻給釋迦牟尼。然後坐在最後的位子上,準備聆聽釋迦牟尼說法。

但是佛祖釋迦牟尼拿過這朵獻花之後,卻意態安詳,一言不發,只是舉起這朵金色波羅蜜花給他的弟子觀看。

傳說當時聆聽說法的天上人間諸神有百萬之眾,可沒有一個人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唯有佛祖十大弟子中的摩訶迦葉對著佛祖輕輕微笑。

於是釋迦牟尼對大家說:「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現在,這無上的大法可以付託給摩訶迦葉了。」

然後便把平時所用的金縷袈裟和缽盂授與迦葉。這就是禪宗拈花一笑的傳說和衣缽真傳的典故。

禪,就在拈花微笑中產生了。這個傳說是禪及禪宗的起源,中國禪宗把摩訶迦葉列為西天第一代祖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