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的免費生態是大勢所趨

正義網 發佈 2020-05-13T19:33:14+00:00

近日,閱文集團新合同被網文作家指責「霸道」上了熱搜,隨後,一些反對新合同的作家以「斷更」的方式,表達對作者權益縮水的不滿之情。網文風波的主要根源,一方面源自新合同中作者權利與平台權利的衝突,另一方面則更多涉及網絡文學免費與付費的爭議問題。

近日,閱文集團新合同被網文作家指責「霸道」上了熱搜,隨後,一些反對新合同的作家以「斷更」的方式,表達對作者權益縮水的不滿之情。網文風波的主要根源,一方面源自新合同中作者權利與平台權利的衝突,另一方面則更多涉及網絡文學免費與付費的爭議問題。

我國網絡文學崛起至今已有20餘年,從最開始的純粹免費「情懷」表達,到後來的付費閱讀,再到今天的免費閱讀生態,可以說是伴隨著網際網路產業經濟的變化發展而來。網絡文學的基礎在於創造,特別是草根作者的創造力,發展基石在於網際網路技術,特別是移動端的普及。可以說,沒有網際網路產業的蓬勃發展,就沒有網絡文學產業多達800多萬作者的今天。

網絡文學的付費模式,起源於網際網路支付,勃興於移動支付;受眾群體起源於PC端用戶,發展於移動端用戶;網文作者起源於專業垂直,壯大於分享經濟賦能時代;影響力起源於BBS,彰顯在大IP時代。從這個角度看,網絡文學就是數字經濟的一個特別種類,不僅歸屬於文學,更歸屬於數字經濟。

我國數字經濟已經全面進入到免費服務+增值服務階段,即對用戶是免費的,這部分成本彌補是通過網絡廣告等收益,由非用戶第三方提供的。這就是所謂的「羊毛出在豬身上,狗買單」的現代網絡經濟模式。網文免費模式大致相同,用戶將不再付費閱讀網文,這部分支出由平台利用精準廣告、廣告聯盟、大數據推薦等方式從第三方獲取。免費模式下,作者收益也並非一次性獲取,而是根據作品閱讀量和用戶喜愛程度,按比例與平台分成獲利。

付費模式下的網文,一般按照字數收費,所以,大部分網文作品動輒數百萬字,文字不精鍊,拖泥帶水,作者為了獲取更多費用,會拖沓作品進度,內容偏向低俗。此類作品,很難出精品,甚至難稱文學。免費模式則依靠閱讀量計費,讀者的口碑和轉載傳播多少,能夠倒逼作者必出精品,以質取勝。

特別是大數據和算法推薦時代,私域流量與公共流量都將統一到算法之中,讀者的偏好、對人物的好惡、情節的反應、結局的設定等,都將以數據可視化的方式展現出來。網文平台將成為大數據平台,不僅承擔著作品的分發推薦,而且還將對作者後續創造產生影響,同時還會將用戶畫像與作品、廣告、IP轉化等形成新的產業生態。從長遠角度看,數字經濟時代必將深遠影響網絡文學產業的創作、傳播和商業轉化。

以數字經濟發展趨勢角度看,付費模式很難予以匹配,新型生態產業鏈無法容下僅靠字數獲利的作品。這種趨勢,在網絡整體生態融合的背景下更為明顯。騰訊入主閱文後,其實就是把網文全面納入到網絡生態之中,從跨屏傳播到廣告聯盟,從數據打通到傳播矩陣,從單一獲利到多層商業模式,從網文螢幕到IP衍生,一整套生態商業模式和鼓勵創作模式已是大勢所趨。

從技術角度看,區塊鏈技術的智能合約完全能夠解決作者與平台利益分成問題,作者的獲利將不經過平台直接即時進入作者帳戶。作者的盈利完全取決於作品的好壞,以及市場的需求,網文衍生可能性也取決於讀者,抽象於數據,分發於算法。從長期看,網文的免費模式才是未來發展方向。

(作者系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來源:檢察日報 文字:朱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