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一百單八將,為什麼只有魯達和武松是真正的兄弟

魚羊秘史 發佈 2020-04-13T06:01:17+00:00

武松與魯達出場都比較早,二人性格中有頗多相似之處,可是兩人走到一起卻很晚。魯達第一次提起宋江時這樣說:「我只見今日也有人說宋三郎好,明日也有人說宋三郎好,可惜洒家不曾相會。眾人說他的名字,聒得洒家耳朵也聾了,想必其人是個真男子,以致天下聞名。」

武松與魯達出場都比較早,二人性格中有頗多相似之處,可是兩人走到一起卻很晚。

武松俠義豪邁,魯達愛憎分明。倆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熱心助人還不帶任何個人目的。

魯達幫助過林沖,武松幫助過施恩。

武松因為柴進的冷落曾大發牢騷,魯達因為李忠與周通的不爽快而獨自下山。

兩人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曾經非常崇拜宋江。

武松第一次提起宋江時這樣說:「我雖不曾認的,江湖上久聞他是個及時雨宋公明;且又仗義疏財,扶危濟困,是個天下聞名的好漢。」

魯達第一次提起宋江時這樣說:「我只見今日也有人說宋三郎好,明日也有人說宋三郎好,可惜洒家不曾相會。眾人說他的名字,聒得洒家耳朵也聾了,想必其人是個真男子,以致天下聞名。」

可是,就在梁山排座次之後的菊花大會上,因為招安之事,武松與魯達都表達了不滿。這又是為什麼呢?

要說清楚這件事情,其實還是跟林沖有關。

01

首先說,林沖是一個好人。只不過,他有兩個地方恰好弱於武松與魯達。

林沖看事,不如武鬆通透。

在許多事情上,林沖有點看不透事。有人覺得,林沖因為拉家帶口,跟魯達情況不一樣,所以遇事才表現得優柔寡斷。其實這是一個假象。否則前面王進就不用出場了。

王進的情況跟林沖其實差不多。王進是因為父親得罪過高俅。他知道高俅是不會放過自己的,所以堅決離開了。

林沖沒有得罪過高俅,甚至自我感覺跟高俅關係還不錯。可他不明白,懷璧也是罪。他家的璧就是林娘子。高衙內看上了林娘子,你不拱手獻上,以為一味退讓人家就會放過你了,何其天真呢。林沖的這個性格盲點,體現在方方面面。在野豬林,人家燙傷了他的腳,擺明了要他的命。他還心存幻想,以為到了滄州,高俅父子也就罷手了。

而武松就不一樣了。飛雲浦一看又來了兩個解差,他馬上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於是,放棄幻想,準備搏殺。武松是《水滸傳》中唯一依靠自己從解差手中逃生的人。這一點,林沖、盧俊義都做不到。

其實,武松一開始也心存幻想,他還跟宋江說,將來等著招安呢。只是隨著事情的發展,武松把事情看得越來越通透。於是,招安之路已經與他漸行漸遠。而武松的性格也越來越成熟;思考也越來越冷靜。甚至在一段時間內,他已經超越了魯達。

提起魯達,林沖與之也有一比。那就是,林沖做事,不如魯達篤定。

魯達是一個做事一以貫之的人。林沖也是魯達第一個認定可以做朋友的人。可惜,林沖的性格,使其只能成為一個有限交往的人。這裡,我們可以先說一個林沖的弟子。

《水滸傳》中為何讓打虎將李忠給林沖做徒弟呢?其實很簡單,作者不太好意思說林沖的話,就放在了他徒弟身上。

魯達要救賣唱父女,讓李忠捐銀子。李忠表現的不太爽快。結果魯達就不要了。李忠的這個性格特點,其實就是林沖的特點。遇事瞻前顧後,想得太多。這事放在武松身上怎麼樣?先都拿去再說。

簡單說,林沖做事,總是有一種豁不出去的感覺。這也導致了他性格中另一方面。壓抑久了,反而會突然爆發。於是,就有了林沖火併王倫事件。

表面看,林沖這次表現很豪橫。但一切都在吳用掌控之中。吳用借力打力,巧妙利用林沖幫助晁蓋一伙人取得了梁山領導權。

所以我們看,在林沖身邊,真正對他好的人,他沒有能做到肝膽相照,比如魯達。而遇到善於耍手段之人,林沖就成了一桿大槍了。

與林沖相比,武松、魯達就不那麼容易被利用。

02

最早看清宋江的是武松。看清宋江之後的武松,也變得更加成熟。即使面對義薄雲天的魯達,武松也已經不那麼容易衝動了。於是,問題又來了。這就是二龍山與梁山合併之事。

平心而論,武松並不看好合併。但魯達覺得,合併在一起,大家一起去做轟轟烈烈的大事。豈不快哉?

可一百單八將排座次之後,魯達才明白,所謂的合併,其實就是吞併。

梁山上這麼多人,當然需要排一下座次。因此,宋江搞了一塊石碑,本無可厚非,只是這個排名就有些讓人大跌眼鏡了。

座次排名,吳用與宋江可是沒少費心思。毫無疑問,勢力做大,能量最正的就是二龍山這一群人。林沖跟高俅有仇,跟魯達關係不錯,宋江當然也會把他算入二龍山行列。還有一個特殊人物就是楊志,楊志算是名門之後,也是軍官出身,但他曾經是二龍山的二當家,既不能讓他的位置太突出,同時還不能讓他跟武松、魯達、林沖等人走得太近。於是,本來武功與林沖不相上下的楊志,被安排到五虎上將之外的八虎騎之列。

八虎騎貌似在五虎將之下,但領頭的卻是宋江手下第一武力擔當花榮。再看五虎將呢,關勝、林沖、呼延灼沒有爭議,秦明是花榮的姐夫,武功也沒有問題。關鍵是董平,綜合實力跟楊志相比,楊志應該略占上風。

這樣,五虎將中,林沖比較孤立。楊志被安排到八虎騎中,也被孤立起來。好在宋江並沒有把武松與魯達分開。這裡,宋江也有兩點考慮。一來是二人的個人能力太強,都有一定的威信和影響力,如果分開各帶一隊,很容易發展做大。二來宋江對武松還存有一定的幻想,希望能把武松爭取過來,成為花榮一樣的親信。於是,宋江的第一個試探就來了。

英雄排完座次之後,宋江馬上就試探大家對招安的看法。

李逵和武松跳出來反對。

對於李逵,宋江根本就是無視。因為李逵就是他的一個打手。無論怎麼鬧,都在自己手心裡攥著呢。而對於武松,宋江的話可謂意味深長。他說:「兄弟,你也是個曉事的人,我主張招安,要改邪歸正,為國家臣子,如何便冷了眾人的心?」

面對宋江的質問,武松閉口不言。倒是魯達馬上替他發聲了。

經歷過這樣一次看似不起眼的事件,宋江知道,武松已經與自己漸行漸遠了。而對於魯達這位大師,倒是更需要安撫。

所以在後來,路過五台山的時候,魯達上山拜見智真長老,宋江堅持一起上山拜見,還送了許多禮物。那智真長老慧眼多厲害呀,非常禮貌地退了宋江的禮物。

武松與魯達兩個性格率真又正義之人,對於梁山之上的勾心鬥角看得越來越清楚。可是他們既不能說,也不能走。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可以走到哪裡去。於是,只能暫棲梁山。相似的性格與人品讓二人越走越近。在多次戰鬥中更是互相扶持。

魯達大戰鄧元覺,武松看魯達遲遲不勝,掄起戒刀就往上沖;武松被包道乙的混元劍暗算傷了臂膀,魯達拚死將其救回。無數的生死戰役,鑄就了這一對大英雄的生死友誼。最後,二人一個在六和寺圓寂,一個在六和寺出家。一個被封為清忠祖師。一個被封為義烈昭暨禪師。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風林秀 製作:吃硬碟吧、發達蚊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