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滅亡的清朝,作為北洋軍閥勢力的張勳,為何敢搞復辟?

那樣的歷史挺有趣 發佈 2020-04-13T03:58:27+00:00

當然,張勳既然能夠在亂世之中稱為軍閥,自然不可能是瘋傻之人,並且他能夠去進行復辟,也是有所憑藉的,否則沒有實力支持,復辟才真正算是一場笑話。

1912年辛亥革命之後,袁世凱與革命黨達成協議,因此逼迫清帝宣統皇帝溥儀退位,清朝自此滅亡,打開了中國近代史的序幕。但存續了幾百年的清朝在滅亡之後,封建王朝的所留下的傳統的忠君思想也是也是尾大不掉,在其後也是出現了幾次復辟事件,其中被人熟知的就是袁世凱復辟和張勳復辟事件。

至於袁世凱復辟,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這其實是袁世凱竊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實,把革命黨推翻清朝統治的努力毀之一旦。但袁世凱當時手握軍權,並且還時任民國總統,擁有極高的權力,他能夠主導復辟也是有實力支撐的,但張勳的復辟歸根結底就是一場笑話。

袁世凱的復辟違背了天下人的意願,但是也經過了百餘天才被趕下台,而張勳的復辟從其帶軍入京擁帝復辟到其被趕出紫禁城,僅僅不過十二天的時間。十二天的復辟時長在歷史上聞所未聞,更令人感到可笑的是,在張勳復辟的過程中還發生了一些荒誕之事,因而張勳主導的這場復辟實則就是一場鬧劇而已。那麼,張勳為什麼敢在天下人都倡導民主的時候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入京復辟呢,難道他腦子受到了什麼刺激麼?

當然,張勳既然能夠在亂世之中稱為軍閥,自然不可能是瘋傻之人,並且他能夠去進行復辟,也是有所憑藉的,否則沒有實力支持,復辟才真正算是一場笑話。事實上,當時的國內狀況對於張勳復辟來說,可以說是形勢一片大好。

辛亥革命以後,清朝覆滅,很多滿清遺老明里暗裡都支持清朝,因此在袁世凱主導復辟之時,受到了很多滿清遺老的支持。作為北洋軍閥勢力之一的張勳其實也算是滿清遺老得到一員,在清朝滅亡之後,他仍然愚忠於清朝,他帶著自己的兵馬駐紮於徐州一帶,並大肆殺害革命黨人,他認為就是這些革命黨人把清朝葬送了。

當時中華民國已經成立,對於張勳的這種破壞革命的行為應當是著手進行打壓。但是中華民國成立不久,軍閥們互相忙著爭奪資源,而袁世凱也忙著自己的大事,沒有人有空去管張勳這檔子事,因此張勳才能夠肆意妄為。

更令人感到可笑的事,對於張勳這種屠殺革命黨人的行徑,民國政府不僅沒有進行鎮壓,反而在袁世凱死後,黎元洪和段祺瑞爭奪政權時,黎元洪因為手中沒有兵權還找來張勳幫忙。當時黎元洪找來張勳的理由是,讓張勳進京當中調停。

這張勳一聽如此要求,心下自然樂開了花。張勳心中一直有著復辟的念頭,這次有了如此機會,他自然不會輕易放過,於是便開動軍馬入京。當然,張勳當時雖然手中有兵,但實力還是有限的,他不會傻到以為靠自己的這些人馬就能夠實現復辟。於是,張勳在入京以前各方拉攏滿清遺老們,以期他們可以成為自己的助力。

果然,在他的這樣一拉攏之下,多方勢力紛紛響應,張勳發現這樣的局勢正是能夠幫助自己順利復辟。清朝此時雖然已經滅亡,但當時的民國政府的統治也是差強人意,更何況封建思想在許多人心中還是根深蒂固,他們對於皇帝還是抱有幻想,因此,張勳得到了許多勢力的支持,這其中就包括一些軍閥勢力。

得到了這些勢力的支持,張勳仍然不放心,他又找到了日本人做靠山,日本人對他的復辟行為也表示支持。基於這樣的局勢,張勳在入京之後便昭告擁護宣統皇帝溥儀復辟,自己也是掌握了大權。

但張勳沒想到的是,他擁帝復辟的消息一傳出去,孫中山等革命人士隨機便發布消息,向全國人民宣告張勳的復辟行徑,消息一發出,群情激憤,民眾們紛紛聲討張勳。而此時,原本支持張勳復辟的那些軍閥們見大事不妙,於是紛紛轉頭反對張勳。而日本方面也是支持段祺瑞組建討逆大軍要討伐張勳。

張勳見形勢不利,便準備調動自己手下的軍隊入京支援自己,可他的那些人馬也並不支持張勳復辟,甚至張勳的妻子曹氏對於張勳的復辟行為也是十分反對,因此張勳此時能夠依靠的也就是當初帶進紫禁城的幾千兵馬,還有一些派不上用場的滿清遺老們,這樣的實力如何能夠抵擋住段祺瑞的討逆大軍?於是,張勳只是與討逆大軍一照面便被擊潰逃走,歷時十二天的張勳復辟就成了一場鬧劇就此結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