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永遠是普通人最好走的捷徑!

每日美文美句 發佈 2019-12-29T06:30:21+00:00

來源:搜狐天馬行文不知不覺中,本學期已接近尾聲,期末考也不遠了。 期末考試,主要是為了檢驗學生的成績,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考試。 為了能在期末考試中取得一個優秀的成績,努力學習是必不可少的。


來源:搜狐天馬行文


不知不覺中,本學期已接近尾聲,期末考也不遠了。 期末考試,主要是為了檢驗學生的成績,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考試。 為了能在期末考試中取得一個優秀的成績,努力學習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有些孩子仍然對學習不上心,聽課無精打采,寫作業磨磨蹭蹭…… 甚至,有些孩子還說:「為什麼要學習,為什麼你們非要逼我好好學習,成績真的就那麼重要嗎?」 對啊,為什麼非要那麼在意學習成績呢?

期末考試前有位老師給學生寫了一封信,她說: 「不管怎樣,一定要儘自己最大努力考個好成績!不僅是這次期末考試,在以後的考試中、在平常的學習中也要如此,不然你偷過的懶,終將變成以後悔恨的淚。」 孩子,學習雖然苦,但那是你通往未來的路,只要你肯努力,一切都來得及!

1、學習從來都不快樂但它是一種責任

學習快樂嗎? 我相信,每個孩子都會說:學習不快樂! 確實,學習從來都不是一件快樂和輕鬆的事兒,它甚至很累、很苦。 你可能一天要上八九節課三四節晚自習; 你可能一天要做至少三套卷子寫完兩支筆芯; 你可能要早起晚睡半個鐘頭,放學後還得完成家庭作業; 你可能要擠掉玩手機、玩遊戲的時間來學習; 你可能周末的時間都奉獻給了輔導班……

相比起學習,看電視、玩遊戲、自由自在地玩耍,哪一樣不快樂呢? 可是,孩子你要知道,人生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使命。 在學生階段,學習掌握知識,為以後的人生獲得成就的能力,就是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使命。

為了這個使命,必須要學會忍耐、學會堅持、學會付出。 這不僅僅是學習的需要,也是人生的一種修煉。 學習從來不是快樂的,但學習就是你現在最重要的責任。 馬雲在《不吃苦,你要青春幹嘛》這篇演講中這樣說到: 「當你不去拼一份獎學金,不去過沒試過的生活,整天掛著QQ、刷著微博、逛著淘寶、玩著網遊,幹著我80歲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幹嘛?」

在最能學習的時候你選擇了偷懶,在最能吃苦的時候你選擇安逸,自恃年少,卻韶華傾負,卻不知道青春易逝,再無少年之時。 孩子,青春就是用來學習的,學習才是青春最美的姿態。


2、現在不吃學習的苦將來就要吃生活的苦

孩子,你總說學習好累,不想要讀書,那是因為你沒吃過生活的苦。 等你走入社會後會發現,生活有很多辛酸和無奈。 現在的你如果不願吃學習的苦,那麼將來就要吃生活的苦。 現實的生活會誠實而殘酷地告訴你,不讀書的人生會更苦。

2007年交白卷的陳聖章,高考後他做過保險公司業務員、公益活動策劃…… 但是每份工作都做不長久,頻繁跳槽,期間自己也做過一些小生意,然而都失敗了。 後來,他成為了開貨車運土方的司機,每天早上7點開始,晚上10點結束,每天都在路上奔波。

2008年交白卷的徐孟南,高考後他輾轉在各類工廠給人打工:製造井蓋、組裝廣告箱、生產說明書……各種髒活累活。 打工的生活是辛酸的,完全被「勞累」、「辛苦」所充斥。 10年的時間裡,他經歷了娶妻生子、離婚,吃盡了生活的苦頭,經歷了各種社會磨礪的他終於認識到了上大學的重要性。

…… 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孩子,學習的苦和沉重粗礪的生活比起來,真的算不了什麼。 在最能吃苦的時候,你如果選擇了安逸,只會讓自己吃一輩子的苦。 孩子,有這樣兩句話,想要對你說: 「所有偷過的懶,都會變成打臉的巴掌。」 「每一個虛度的時光,都是通往平庸人生的滑梯。」

3 、 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卻是人生最容易走的路

西方有一句著名的諺語:「條條大路通馬路。」 確實,人生的路不止一條,通往成功的道路也不止一條。 除了讀書,還有許多方式可以走向成功。 可是,孩子我想告訴你的是,讀書依然是普通人逆襲最容易走的一條路。

英國有部紀錄片叫《人生七年》,講述了不同階層14個家庭的故事。 拍攝者對他們進行了幾十年的跟蹤,錄製他們生活的變化。 在幾十年後的奮鬥中,我們看到的結果是: 富人家的孩子,因為從小養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對未來有著清晰的規劃,長大後考進名校成為社會精英。

窮人家的孩子,因為不愛讀書,成年後一邊在工廠上班,一邊感嘆:如果我當初用功讀書,也許會有比較好的出路。

富人家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家的孩子始終是窮人,似乎原生家庭的條件註定了他們的人生。 但命運是有轉機的,有一個叫尼克的孩子,他是純底層出身,但因痴迷讀書,他最終考上了牛津大學,並任職於美國一所大學,娶到了美麗的妻子,實現了階層的跳板。


《人生七年》告訴我們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讀書,永遠是普通人最好走的捷徑。 「讀書改變命運」,這個理論在當今社會仍然適應。 並且越會讀書的人,越有機會去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所以,孩子,你又有什麼理由去放棄這個改變命運的機會呢?為什麼不去嘗試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