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名校的碩士和本科名校的碩士,到底誰在招聘中更勝一籌?

研盡皆知 發佈 2020-02-11T07:35:49+00:00

當本科學校不如意的時候,大多數人會選擇考研:考上了名牌高校,一箭雙鵰,學校學歷雙豐收;考上了普通高校,穩中有升,提升學歷也還行。

當本科學校不如意的時候,大多數人會選擇考研:考上了名牌高校,一箭雙鵰,學校學歷雙豐收;考上了普通高校,穩中有升,提升學歷也還行。但是最近,有一位同學問我,像上面說的第一種,半路出家的名校研究生,和那些名校本科出身的研究生,究竟有多大的差距?

簡單說來,曾經因為高考欠下的債,通過考研到底能夠償還多少,有沒有實現迎頭趕上,彎道超車的可能?以前,我們一直說,超越自己,超越過去,就是勝利。以今天的就業環境,只要你能考上名校的研究生,你是一定能夠超越過去的。所以今天咱們不跟自己比,咱們就跟那些原本就是名校本科出身的研究生比一比。

他去上了那家國企,她沒有去上

一家大型國企,來到了一所985高校進行招聘。他,本碩七年都是在這所高校;她,本科是一所一本,碩士才來到這裡。她研究生期間學習成績還不錯,發了不少論文,拿了不少獎學金;他學習成績平平,帳面上的實力確實稍遜於她一籌。兩個人一起去了宣講會,投遞了簡歷,當晚,他收到了筆試通知,她什麼也沒收到。

後來打聽得知,這家國企,在篩選簡歷的時候,由於時間比較緊迫,篩選的依據就是看研究生院校和本科生院校,如果都是985,留下;如果一個985一個211,待定;如果有一個是雙非,淘汰。就這樣,她的簡歷被看了三分之一不到,就宣告求職結束;他的簡歷同樣被看了三分之一不到,就宣布留下,有了更大的可能。

這就是一直以來大家說的,某些就業單位比較看重第一學歷。所以第一場比試,半路出家的名校研究生沒能戰勝名校本科的研究生。而輸的理由,不是因為研究生做得不夠好,只是因為某些「企業」的「特殊規則」,讓原本的公平競賽,變成了連帶「出身」的競爭。

她們倆去上了那家超級國民私企

每年校招季,有一家國民私企絕對是大家比較熱衷的,具體哪家就不說了,咱們就代號為「兩百萬年薪」公司,這家公司對我們專業來說,那是相當對口,按照歷史經驗來說,通過率至少在60%以上。而恰恰我們那年,是史上最難就業季,各大企業都縮招,這家公司也不例外,原本大家心中最穩妥的選擇,結果成了最難啃的骨頭。

為什麼這麼說呢?整個班級,一共24個人,有15個都去應聘了,這十五個人員的組成,包括8個本科本校的,1個本科211的,4個本科一本的,和2個本科二本的。那最終戰績如何呢?一共三個人被錄取,一個是本校的,兩個是一本的。再說說大家更關心的薪資問題,本校的這個人拿的錢數沒有這兩個一本的拿到的錢多。

這兩人,是兩位女生,比起找工作,這兩人更值得一提的是她們的研究生期間成績,雄踞班級前兩名。而且論文方面也是成果斐然,所以在這裡我至少可以說,不是所有好公司,大公司,都看第一學歷的,明智的公司,總會望向未來而不只是沉湎於過去。

他普普通通,你猜他的未來怎麼樣?

排名班級前列的總是少數,更多數的人是位居班級中游或是下游,更多的人是沒有什麼科研成果,那他們這些人中,半路出家的名校研究生,和名校本科出身的研究生,又會有怎樣的對比呢?

研究生我班的倒數五人之一,就是半路出家的名校研究生,成果剛剛滿足畢業,最後去了江南一帶的省級最大通信運營商。你會問,這人是不是面試特別厲害,或者其他方面特別厲害,我可以很負責地告訴你,不是能說會道的人,很老實,人很好,最後年薪也是15萬以上。

同樣是我班的倒數五人之一,本碩都是本校的,成果類似,最後去了南京的一家研究所,薪資也都差不多,也是這個數。所以你要說這兩者到底有多大的對比,我只能說,都差不多,至少錢是差不多的,未來那誰也不好說了。

說了這麼多,就是想把我經歷的,我看到的告訴大家,如果你不是名校本科畢業,能讀上名校的研究生,你一樣可以達到很高的高度。如果你是名校本科畢業,如果你沒有更上一層樓,你本科的優勢其實也就沒有那麼大了。

至於那些說看第一學歷的,這樣的公司有,但不是所有的公司,所有的好公司都是這樣,如果你是半路出家的名校研究生,避開就完事了,何必硬碰硬呢?條條大路通羅馬,人生精彩你規劃。半路出家也優秀,事在人為莫責它。


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歡迎轉發評論~

想要了解更多考研乾貨請關注我

我是董師兄,考研領域專欄作家,考研專業諮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