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寧國府交年租,黑山村,烏莊頭,到底誰比誰更黑?

屏山品紅樓 發佈 2020-01-24T16:39:28+00:00

《紅樓夢》五十三回賈府要過年了,這一回田莊進上來的年租清單,記得是上了教科書的,當年老師在講解這一段時,主題就是封建地主階級對農民的剝削,廣大窮苦的人們辛苦一年的所得,絕大多數都要交給賈府這樣的貴族,這些人搜刮著民脂民膏,尤不知足。


《紅樓夢》五十三回賈府要過年了,這一回田莊進上來的年租清單,記得是上了教科書的,當年老師在講解這一段時,主題就是封建地主階級對農民的剝削,廣大窮苦的人們辛苦一年的所得,絕大多數都要交給賈府這樣的貴族,這些人搜刮著民脂民膏,尤不知足。尤其是對那位黑山村的一把年紀的烏莊頭,同情到了不得。

而今再看這一段,生出太多的感慨,至於地主剝削農民,那是社會制度形態的必然,除此之外,倒是品出了另一番滋味。

曹雪芹對於人物的命名,從來不隨意,名字里,要麼在說人物的命運,要麼在說人物的品格,亦或在有所指的映射,無一例外。黑山村、烏莊頭,無非是要強調一個「黑」字。

要說下人黑主子,烏莊頭糊弄賈珍,這個想法夠大膽,難道曹雪芹真的會是這樣的用意嗎?小說里可以找得到支持這種判斷的邏輯嗎?很負責的說:會!真的有!

有一個前提要講明白,《紅樓夢》的創作者曹雪芹,他的階層、他的身份和他大起大落的命運,決定了他不可能完全站在統治階級更不可能站在被統治階級的立場之上,他批判統治者可以理解,他批判那些刁鑽的奴才更加有生活的體驗。所以,烏莊頭當是具備成為一位被批評者的角色的。

作為寧國府田莊的管理負責人,烏莊頭每到年前,都要押解著大量的物資進京的。五十三回,洋洋洒洒詳細列出了物資清單,我等小民百姓猛地一看,不禁感嘆:這也太奢侈豪華了吧!一起看看原文的描述:

(賈珍賈蓉)一面忙展開單子看時,只見上面寫著:

大鹿三十隻,獐子五十隻,狍子五十隻,暹豬二十個,湯豬二十個,龍豬二十個,野豬二十個,家臘豬二十個,野羊二十個,青羊二十個,家湯羊二十個,家風羊二十個,鱘鰉魚二個,各色雜魚二百斤,活雞,鴨,鵝各二百隻,風雞、鴨、鵝二百隻,野雞,兔子各二百對,熊掌二十對,鹿筋二十斤,海參五十斤,鹿舌五十條,牛舌五十條,蟶乾二十斤,榛、松、桃、杏穰各二口袋,大對蝦五十對,干蝦二百斤,銀霜炭上等選用一千斤,中等二千斤,柴炭三萬斤,御田胭脂米二石,碧糯五十斛,白糯五十斛,粉粳五十斛,雜色粱谷各五十斛,下用常米一千石,各色乾菜一車,外賣粱谷,牲口各項之銀共折銀二千五百兩。

外門下孝敬哥兒姐兒頑意:活鹿兩對,活白兔四對,黑兔四對,活錦雞兩對,西洋鴨兩對。

賈珍看完,得出了兩個結論:

1、這個老砍頭的這是來打擂台來了;

2、東西少不說,銀子自己算定至少該有5000兩,現在只有2500兩,簡直是沒法過年了。

烏莊頭就給賈珍解釋了:說今年的收成實在不好,從三月到八月,澇到沒有一連晴天五日的,九月里下了一場冰雹,連人帶房並牲口糧食,損失成千上萬。還做出了比較。他兄弟是管榮國府田莊的,田莊規模上比寧國府多出了好幾倍,上繳給榮國府的東西也不過這麼多,銀子也不過多出二三千兩。

一番話說得賈珍不再爭執東西的多少了,只說自己只好儉省委屈點兒,這日子也就湊合著過吧。這個清單看上去貌似豐富異常,其實寧國府上上下下近千人,這些人的生計全都要靠田莊的產出,這麼一平均,還真是捉襟見肘。

賈珍的表現也證實了這一點:北靜王府送來荷包,他趕緊迴避,就是怕親自接待紅包沒法少給;到內府去領春祭賞銀,他派賈蓉去,果然部里的官員個個讓賈蓉代問好,哪裡是交情,賈珍自己親口說出來,不過是想著讓他擺酒唱戲,他不親自去,說白了就是寧國府當下承擔不起這些應酬了;給家族裡沒有營生的子弟分年貨,他很謹慎,親自監督,看到收入不菲的賈芹也來領年貨,他大發雷霆訓斥賈芹,原因就是年貨實在不寬裕,他不自覺地就容易憤怒了。年關難過,賈珍可不是無病呻吟,絕對是發自肺腑的深刻體會。

看到這裡,有一個感覺,論談判技巧和周旋本事,這位烏莊頭絕對是個人才,賈珍賈蓉和他不在同一智商線上。不信我們就一起分析一下寧國府的經濟和烏莊頭話里的水分。

一、秦可卿喪禮導致寧國府田莊的損失

回溯一下當年秦可卿大喪時,賈珍公開表示要傾儘自己的所有為兒媳婦辦喪事。賈珍說到做到,這一點固然是很爺們兒。我們大致盤點一下他大概花了多少銀子:

1、1200兩銀子買了個候補龍禁尉的虛職;2、49天的停靈時間,一共用了307名僧道連著做法事,這沒法算,連吃帶喝加上報酬,說要用上萬的銀子可不誇張;3、49天的流水席招待親友的弔喪,這同樣是一筆天文數字;4、壓地銀山並連干三天的葬禮花銀子肯定如流水;5、送秦業三四千兩銀子,免除了秦可卿的後顧之憂,證據就是本來連二十幾兩學費都要東挪西湊的秦家,到秦鍾死時突然冒出來好幾千兩銀子,秦鍾未成年,秦業七十多歲了,他又沒中六合彩,唯一的來源只有賈珍愛屋及烏,送他的養老錢。

秦可卿的喪禮花費了幾萬兩銀子,這是沒有異議的。對照一下寧國府幾千兩銀子的年收入,是相當的不成比例。是不是寧國府在秦可卿死時本來銀庫里就有大量的現銀呢?肯定不是,因為小說一開篇,冷子興就說了:賈府不過是個空架子,內囊早就上來了。那賈珍從哪裡弄這幾萬兩銀子呢?

只有一個途徑:賣祖宗留下來的田莊。

有證據嗎?有!

賈珍對烏莊頭說:如今你們一共只剩下八九個莊子。這話的言外之意就是以前比這要多得多。這一點從烏莊頭口中也得到了證實,他說自己的兄弟管著榮國府的田莊,規模上比寧國府的多出好幾倍。要知道,寧榮兩府在規制上是一樣的,而且都是敕造國公府邸,當年皇帝給予的封地當然在規模上應該差不多。怎麼到了賈珍這裡就大大地縮小了呢?只有一個可能,他是個敗家子,賣了祖宗留下的田產。能讓他起賣祖產念頭的,找遍整部書,也只有秦可卿的喪禮了。

二、在賈府,府邸里有賴家,田莊有烏家,都是貪得無厭的寄生蟲

賈珍為了小情人秦可卿的死後哀榮,完全喪失了理智。賣掉了大量的田產。這當然會導致一個後果,就是田莊管理者勢力範圍的縮小和好處的大大縮減。烏莊頭等人本能的會感受到來自主子的危機,他會怎麼做呢?

千方百計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趁主子還沒有完全敗落。因為他不知道主子哪一天會完全第葬送掉祖宗基業,那他作為寄生在主子身上一份子,就徹底失去了財富的來源。



其實曹雪芹早就將賈府的奴才分成兩個陣營,一個是以賴家、烏家為代表的凡事體都要抽頭的管家,君不見,大觀園崛起之時,賴家的花園子也拔地而起了。脫離的主子視線的田莊完全可能更加失控。賴、烏、黑,都不是啥好詞,可見作者對他們的定位。還有一個陣營是對主子忠心耿耿卻焦慮萬分的人,比如焦大,看到一代不如一代的敗家子,動不動就要到祠堂哭太爺去,痛心啊,這個耿直的老僕喝醉了酒,能指著賈珍、賈蓉的鼻子罵。還有一個是榮國府的林之孝,對於越來越空的銀庫,他忍不住提醒賈璉考慮裁人和加強財產的管理,甚至提醒要小心賈雨村。

細讀原著,讀者會有一個很強烈的感受,其實越是貪得無厭的寄生蟲,他們混得往往越好,比如賴家、烏家、吳興登家、周瑞家、張財家、旺兒家等。越是忠心負責越是惹主子厭煩,焦大就是最好的例證。

三、主僕信任被打破,賈府的經濟陷入惡性循環

寧榮兩府赫赫揚揚歷經百年的榮光,急轉直下的標誌有兩件事,對於寧府就是秦可卿的喪禮,對於榮府是元春省親。兩件大事,掏空了兩府的銀庫,使得本來就出現經濟問題的賈家雪上加霜。兩府的大管家們對此極度敏感,當主子出現了經濟危機,他們第一考慮的不是忠誠地和主子一同努力共克時艱,他們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利益,他們首先考慮的是好日子要沒有了,今後有可能撈不到多少好處了,那就瘋狂蠶食本該屬於主子的利益吧。通過烏莊頭五十三回過年前的這次繳租和他所描述的榮國府的慘狀,就說明一切了。

主僕信任的平衡早已打破,不斷惡化下的兩府經濟,加快了賈家覆滅的進程。




我是屏山,歡迎點評、關注。為您研讀《紅樓夢》里的真故事。

參考原著:甲戌本、庚辰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人民文學出版社120回通行本《紅樓夢》

圖片來源:清 孫溫《繪全本<紅樓夢>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