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力!襄垣縣8種模式為村集體經濟壯筋骨

山西新聞網長治頻道 發佈 2020-06-11T02:36:57+00:00

「從無到有,我們村的丹參種植面積有1170畝,牡丹300畝,一年村集體收入預計可達100餘萬元,村民人均增收2000多元。

6月7日,長治市襄垣縣虒亭鎮土落村的丹參種植基地,漫山遍野的「致富花」在這裡迎風怒放。「從無到有,我們村的丹參種植面積有1170畝,牡丹300畝,一年村集體收入預計可達100餘萬元,村民人均增收2000多元。」土落村黨支部書記顧立東介紹道,「我們採取農戶以土地入股,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自主經營模式,村民通過收益分紅形式獲得股份收入。」

「和國企簽協議,咱放心。種辣椒比種玉米強多了,而且價格還有保障,不愁賣不出去!」襄垣縣西營鎮吳北村村民任來先簽訂種植辣椒協議後喜上眉梢。西營鎮吳北村、下良鎮郝村等村黨支部與襄垣縣物資公司合作社簽訂協議種植辣椒,收支相抵後,村合作社每畝凈收益在1000元以上。同時,產品深加工後產生的利潤,國企與合作社按一定比例進行二次分配,這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奠定了紮實的資金和產業基礎。

作為全國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縣,襄垣縣近年來不斷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提升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的重要抓手,理清發展思路、把牢產業主線、抓住增收核心,轉變觀念創新方法,積極探索「黨支部+國企+合作社」模式,讓集體土地用起來;合作社「代工」生產模式,讓閒置勞動力動起來;農村電子商務模式,讓「網際網路+」連起來;「百企幫百村」合作經營模式,讓幫扶企業管起來;發揮區位優勢創收模式,讓物業資產轉起來;合作社「入股分紅」模式,讓資金資源活起來;合作社自我發展模式,讓組織優勢揚起來;打造鄉村特色旅遊模式,讓鄉賢能人帶起來的八種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八種模式相互銜接、有機統一、聯合發力,帶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實現農民增收、農村集體增收「雙增」目標。

截至目前,襄垣縣229個行政村中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萬元的已有203個,占88.6%;有經營性收入的村達到190個,占82.9%。村級集體經濟的良性發展,有效解決了村級黨組織「有心幹事、無錢辦事」的難題,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服務能力和創業能力,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來源:襄垣 襄垣)

(責任編輯:張文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