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小女畫家周麗——色彩層次豐富,筆墨獨道有韻味

藝術苑 發佈 2019-12-19T11:40:53+00:00

周麗,泰山小女畫家。祖籍泰安人,著名70後畫家,中國書法家協會、山東書畫院、濟南市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毛澤東書法藝術研究員理事、中國華夏萬里行書畫家協會理事。

周麗,泰山小女畫家。祖籍泰安人,著名70後畫家,中國書法家協會、山東書畫院、濟南市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毛澤東書法藝術研究員理事、中國華夏萬里行書畫家協會理事。

近來,她的山水作品在北京、山東等地參展多次獲獎並收入《當代國畫作品集》 國畫師中主攻山水畫較少,而主攻山水畫的女畫家少之又少,以擅長山水畫進入畫壇的年輕畫家周麗自幼喜愛繪畫,她在藝術道路上筆耕不輟,倍嘗艱辛,對藝術的執著追求更是為人所景仰。她的作品如她的為人不肆張揚中略帶豪放、洒脫,敘述著祖國的大好河山,讓你情不自禁的融入她的畫境,呼吸著萬物氣息。 她的作品既有堅實、傳統的功底,又吸入了現代美的意識,繪畫技術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作品整體輝煌雄壯、氣勢磅礴、滄潤大方、色彩層次豐富、厚重、筆墨穩健而韻味濃厚,用筆用墨用色、氣象獨特,畫面帶給人們一種深遠、淡雅的視覺效果,令人目不暇接。

空谷聞人聲 餘韻潤心田
——解讀周麗的山水畫
高連剛
當今中國畫壇,知名女畫家本就少之有少,而主攻山水畫且有一定建樹的女畫家更是鳳毛麟角。因此,當擅長山水畫的年輕女畫家周麗,去年秋天應邀來到齊魯碑刻文化苑,參加在此舉辦的「墨海弄潮---周海潮書法作品展」活動並現場揮毫助興時,甫一展紙潑墨,便引起了我的格外關注。
且不說她身材窈窕,氣質優雅,楚楚動人;單從她那信馬由韁、揮灑自如的寥寥幾筆,就讓我約略看出,眼前的這位女畫家出手不凡,定是位女中英傑。但見她嫻熟運用寫意的筆墨技法,於簡率中躍出嶙峋、疊嶂,於舒展中托起渾穆、蒼勁,於大片留白中鋪出疏朗、朦朧,在皴、擦、點、染中給畫面以詩意的營造,並在實寫與虛寫的互動中,在線條的濃淡、枯濕、長短、輕重、運折、隱顯的組合中,把山的雄奇、林的蒼茫、水的秀逸、石的硬朗表現得淋漓盡致。其筆墨、才情,真乃巾幗不讓鬚眉!

果然,此後不久,我又在電視上看到了一部專門介紹她的山水畫的藝術專題片,方知周麗在山東乃至全國書畫圈裡早已小有名氣了。
周麗的山水畫,老實說我看得並不多,但印象深刻。她的作品線條蒼勁,用筆高古,墨色潤澤,既有紮實的傳統的筆墨功底,又有現代的水墨韻味。雄渾蒼茫,氣勢宏偉,意境幽遠,朴茂深邃,剛柔並濟,陰陽和諧,是那種於豪放中見精微、於樸素中帶雅致、於平淡中顯奇峻,細微而不拘謹、奔放而不粗野、瀟洒而有法度、簡約而有深度,讓人過目不忘的上品佳作。這正如她的為人一樣,沉穩、質樸而又率真、大 氣,不肆張揚中略帶豪放、洒脫,並始終洋溢著一股蓬勃向上的青春朝氣,既給人以視覺衝擊力,又給人以藝術感染力,耐品,經讀,回味無窮。
觀賞周麗的山水畫,常讓人如同走進一片聖地,蕪雜的靈魂得以蕩滌、凈化,疲憊的身心得以舒緩、休憩,暫時忘卻了世間的紛擾傾軋。她的筆下,或蒼茫浩淼,或雲蒸霞蔚,或鍾靈毓秀,無論咫尺,還是巨幅,都是雅致中蘊涵著雄健,充實中洋溢著空靈,自然中彰顯著沖淡,以筆取氣,以墨生韻,無處不折射著儒、釋、道的思想光輝。單從構圖上講,她深諳動中寓靜,以動寫靜的藝術辯證法,在叢山峻岭中,間以大面積的河川湖潭,雲帶嵐影,形成山環水抱、岩凸壑深的詩意氛圍,同時用蔥蘢的林木、瀰漫的煙雲、飛瀉的瀑布、低飛的群鳥、劃駛的舟楫等動態風物,與巋然靜立的疊嶂層巒相映成趣,使筆下的山水通過墨色的氤氳變化,營造出一種「天人合一」詩意的意境,以充分表現大自然的和諧之美,從而進一步激發人們熱愛生活、熱愛大好河山的愛國情懷。
在周麗的筆下,取材多為泰山風光,這或許與她出生的地理環境有關。她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泰安人,從小就生長在泰山腳下。泰山素以壯麗著稱,有著「五嶽獨尊」的美譽。這裡重疊的山勢,厚重的形體,蒼松巨石的烘托,雲煙的變化,歷來是畫家們筆下取之不盡、描繪不斷的題材。周麗亦不例外,更何況又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平時看慣了北方山水的蒼茫、雄渾,因而在她的精神世界裡,林壑幽深,白雲出岫,寒鴉入林,飛泉流瀑,松柏壁立……都描畫得格外有氣魄、有精神。藝術創作是需要情感融入的。周麗埋頭繪畫,自然也是從家鄉的山山水水汲取創作靈感,用自己的筆墨描繪泰山的壯麗與靈性,一直將自己對家鄉山水風光的熱愛,注入筆端,不拘常法,不事雕鑿,並能熔鑄南北山水於一爐,兼容蒼茫秀潤於一體,讓吞吐大荒、元氣淋漓的水墨世界,總是透露出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玄機,充盈一種「靜」的氣息、「雅」的韻致。同時在創作中,她還準確地把握住了山川景物的氣勢,注重了山川景物的質感,遠近推移,步步為景。故而她的作品較之其他山水畫家,似乎更有思想、更有情感、更有韻味、更有個性,讓人始終能感受到大自然的蓬勃生機,感受到天、地、人的生命律動。
意蘊是藝術作品的靈魂和精神,國畫大師李可染曾說:「意境是山水畫的靈魂,沒有意境或意境不簡明,絕對畫不出好的山水畫。」 作為一位專職畫師,一位敬一軒的簽約畫家,周麗多年執筆在心,揮墨在情,其筆墨語境也是頗耐人尋味。她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堅持參造化之神奇、納千壑於胸中,融西畫之表現,寫心中之江山,通過上追宋代院體畫之博大蒼茫去其霸氣,取倪瓚、弘仁之高古空靈舍其荒僻冷逸,得沈周、龔賢之秀逸清遠棄其粗野之氣,較好地吸收了馬遠、王蒙、倪雲林、黃公望、董其昌、石濤、龔賢、黃賓虹等人簡凈、高古的筆墨和空邃、靜謐的畫境,墨色淋漓里如實表達了「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的禪意精神,為我們營造並傳遞了天地浩瀚、蒼茫虛渺、心靈寧靜、高古雅致的山水境界。可以說,她的畫是真正才情的宣洩、率意的流露,雖築基於傳統,但又不為傳統所拘囿,確實畫出了自己的氣勢,走出了一條「小女子畫出大山水」的特色之路。
「每當走進山里,就像走進親人的懷抱,它能包容我的美與不美。無論經歷多少風風雨雨,當我回頭看時,它依然等著我。」這是周麗的心聲,也是她常年拜大自然為師,面向生活取景,「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藝術寫照。由此看出,山水畫已經成為周麗表達思想感情的藝術符號,山水的精神氣韻亦完全滲透到了她的生命之中。故而,她的每幅畫作,無不洋溢著生活的真切,情感的豐厚,精神的歡悅。而這一點又恰恰正是周麗山水畫的魅力所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