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特有的一種藥材,每公斤收購價15元,主產於四川和雲南

山西鄉土 發佈 2019-12-19T13:46:59+00:00

在我國有一種藥材,前些年由於市場比較低迷,很多農民紛紛放棄改種別的作物,導致市場供求關係出現較大的差異。這幾年,隨著國內市場環境的改變,其價格開始逐年回升,需求量也是不斷增加,從而又受到部分種植戶的青睞。它就是薑黃。

在我國有一種藥材,前些年由於市場比較低迷,很多農民紛紛放棄改種別的作物,導致市場供求關係出現較大的差異。這幾年,隨著國內市場環境的改變,其價格開始逐年回升,需求量也是不斷增加,從而又受到部分種植戶的青睞。

它就是薑黃。薑黃又名野洋姜、地黃根、雞頭根等,它的經濟價值極高,不僅可以入藥,還可以食用,同時還能用作色素。薑黃在我國主要分布於四川、雲南、貴州、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河南、陝西等地,主產於四川和雲南。

薑黃耐旱,怕澇怕寒,適應性比較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夏天雨水多的時候要及時排水,防止爛根。薑黃有兩種繁殖方式:根莖繁殖和種子繁殖。農業生產上常採用根莖繁殖,不建議採用種子繁殖,因為種子繁殖的產量很低,不划算。每年11月份至次年4月份均可進行,農民可以根據當地的氣候合理安排。

種植一畝薑黃大約需要投入3000元,主要包括種根,每畝大約需要7000個,費用1000元左右。另外,農藥,化肥,管理,人工等雜七雜八的費用加起來2000元左右。想要薑黃產量高,追肥是關鍵,每年需要追4次肥,農家肥和化肥相結合。

薑黃一般要種植兩年才能進行採收,正常情況下,一畝地能產鮮貨5000斤左右,加工成乾貨以後大概是1500斤。目前市場上每斤乾貨的收購價在6-8元之間,除去總成本以後,一畝地大約能賺六七千塊錢。

薑黃的病蟲害很少,但有一種病害比較多見,那就是褐斑病,會嚴重威脅薑黃的產量。為了預防褐斑病的發生,在種植薑黃時:一,最好不要連作;二,不要選擇低洼地、容易積水的土地;三,高溫多雨的季節要及時通風、排水。

關於薑黃其它病蟲害防治方法,您可以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中輸入「薑黃病蟲害」,然後點擊右邊的「搜索」就會出現您想要的結果,如下圖所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