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廢除漢字,古老皇城中卻到處刻著中文,還成為了世界遺產

蘇丹卿 發佈 2020-04-19T03:45:11+00:00

我對越南最深刻的記憶大概就屬順化皇城了吧。順化皇城始建於1802年,是統一後的越南首都。在阮氏王朝時期,它一直是越南政治、文化和宗教中心。1993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而我之所以對它印象深刻,並非是世界遺產,而是這座皇城在一定程度上模仿了我國故宮,甚至是北京城。

順化皇城是越南阮氏王朝的皇宮,是越南現存最大而較完整的古建築群,代表了越南古代建築藝術的最高成就。但它的建築群與藝術成就無法與故宮媲美,也不像故宮那般保存完整。相反,今日的順化皇城少了昔日輝煌與氣派,多了歷史的滄桑與破敗。

古越南王朝選擇順化作為首都,並進行了長達一個半世紀的建設,遺留下了豐富的古代建築和歷史遺址,包括有宮殿、陵墓、堡壘、城牆、廟宇和其他重要建築。皇城整體格局為方形,有4個城門,四周有護城河。建築式樣基本上是仿照北京故宮而建造。

4個城門中的前門為午門,午門內有石砌的寬大廣場,即大朝儀,是朝庭舉行重大慶典活動的場所。午門前,至今保留著一座封建王朝舉行慶典時掛旗用的旗台。

歷史上的越南,在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屬於我國領土的一部分,直接統治下長達1100多年。越南北部在秦朝以後都是中央王朝直屬的一部分。因而,今天的越南依舊是有許多風俗習慣與文化同我國極為相似。儘管越南廢除漢字幾十年了,但漢字在越南依舊隨處可見,稱得上是一種歷史見證。

皇城之內,可以看到「仁居由義、高明悠久、平盪直正、中和位育、長安門、太和殿、延壽宮」等字樣。雖說置身在越南的皇城中,但實際上這裡的文化、建築和環境令人感覺是在另一個版本的中國故宮裡。

去過故宮的朋友,對故宮銅缸一定不陌生。那些銅缸不僅僅造型美觀、大氣,還有著重要的防火作用。同樣,在越南的順化皇城內也有類似於銅缸一樣的容器,裡面還裝滿了水。

其實在這裡,像景泰藍、琉璃瓦、銅尊銅洗銅鼎、金麒麟等具有中國文化的象徵和元素隨處可見。城內還建有專為奉祀阮朝歷代皇帝的宮殿式廟宇,如太廟、世廟、興廟等,還包括乾城殿、養心殿、延壽宮等等。如果不提越南、不說順化,怕是所有人都以為我在介紹北京故宮吧。

在皇城的某一宮殿內見到這張圓桌的時候,我感到意外。半月桌或半圓桌是我國古代的傳統家具之一。流行於明清時期,它代表著祥和、寧靜和團圓,同時便於空間節省和運用。在我國江南一帶,半圓桌一般是廳堂擺設,上有古董花卉。在清末以前,越南仍是大清屬國,因而在順化皇城見到此桌,也就不足為奇了。

雖然順化皇城很大程度上都效仿了故宮,不論整體格局還是各個殿宇的布局,但歷史的滄桑令這座皇城變得十分破敗。皇城之內有很多地方都是在修建中或荒蕪。城內的草坪之上,當地人悠然自得地騎著電瓶車。(2015年拍)

如此中國紅的建築是皇城重新復建好的建築,具體用途不詳。但由於它的鮮明顏色在整體的滄桑皇城中顯得尤其顯眼,瞬間是吸引了不少遊客的注目與前往。皇城在抗法、抗美戰爭中,很多建築遭到破壞,後來均按原樣逐步修復,不知道如今怎麼樣了。

歷史上的順化是一座三朝古都,先後為廣南阮氏、西山阮和阮朝等王朝的都城。 但在2000多年前,順化就已經是我國漢朝設立的盧容縣。阮福映建立統一的阮朝以後,很快臣服於大清,建立了宗藩關係。

在這皇城中,還專門建有為皇帝、后妃居住的紫禁城,城牆每邊長200 到300 米,厚1米,高約4米,城牆上有7 座門。裡面的乾城殿、養心殿、坤泰殿、光明殿、延壽宮,以上均是皇帝、皇后、太子和皇太后的宮殿。其次是端順院、端和院、端徵院、端莊院和端祥院,這些為嬪妃們所居。同時還有御廚、戲院、侍衛房等等。

當然,還包括有御花園。今天所見的御花園基本上是一大片草坪,草坪上種有植物、建有樓台亭閣。整體看起來較為空曠,卻也令人充滿了想像空間。

皇城內的金麒麟十分耀眼,即便是陰雨天,仍是奪目。 在中國古代,麒麟是一種祥瑞神獸。古人認為麒麟出沒處,必有祥瑞。受中國文化影響的越南,不僅也崇拜麒麟,也對龍產生崇拜。有意思的是,司馬遷曾記有一篇有關交趾國向北宋朝廷進獻了兩頭「麒麟」的文章。交趾國就是今天的越南,當時進獻的「麒麟」被後人認為是爪哇犀。

香江蜿蜒流經皇城,給這獨特的古建築群帶來了自然美。 有人說它是北京故宮的複製版,也有人說是縮小版,儘管它難以超越北京故宮的氣勢和宏偉,但順化皇城仍是有它的輝煌。

不論當初阮氏王朝是為了臣服大清國還是被故宮的氣勢所吸引,這座模仿故宮而建的皇城,在建築的細節方面還很有不少傳統的閩南系建築風格。許多建築上貼有瓷片,色彩不一,圖紋不一。

這在越南的會安古城也十分明顯。是早期華人下南洋的重要商埠,至今保留了福建會館、潮州會館等華人會館。包括那裡的寺廟建築,風格和中國南方無異,連供奉的神明都是一樣。圖上建築的兩行對聯,你們覺得怎麼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