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鏡頭」里守望——阜新彰武縣高山台狍子群越來越可愛

遼瀋晚報阜新時刻 發佈 2020-05-22T03:36:41+00:00

「狍子,狍子群……」  2018年2月5日清晨,彰武縣攝影愛好者「老馬識途」在彰武縣高山台森林公園附近的山林中,突然發現前方跑出一群野生狍子。驚訝之餘,他只能用手機視頻記錄下了這一情景,後悔自己沒有隨身攜帶長焦相機,沒能清晰拍下這群野生狍子的可愛容貌。

 「狍子,狍子群……」

  2018年2月5日清晨,彰武縣攝影愛好者「老馬識途」在彰武縣高山台森林公園附近的山林中,突然發現前方跑出一群野生狍子。驚訝之餘,他只能用手機視頻記錄下了這一情景,後悔自己沒有隨身攜帶長焦相機,沒能清晰拍下這群野生狍子的可愛容貌。「遠望去,一個個歡蹦亂跳的,每隻狍子的屁股上有一朵心形的白毛。」

  從這第一次與狍子群的不期而遇開始,喜歡晨練並酷愛攝影的「老馬識途」便有意識地常常到高山台這片林地走一走,看一看。與以往不同,再到高山台晨練,「老馬識途」必須帶上他的長焦相機。一來他的心裡總是惦記著這群野生狍子,好想多看看它們;二來是有些擔心這些小精靈,生怕有人驚擾了它們的生活,迫使它們離開這裡。記得當時記者採訪他的時候,他不無擔心地講,「千萬別說出這群野生狍子被發現的具體方位,我怕有人會傷害到它們。」



  2019年11月29日清晨,天剛蒙蒙亮,「 老馬識途」又來到高山台森林公園附近的山林中,突然,前方跑出來一群熟悉的身影。「遠望去,一個個歡蹦亂跳的,每隻狍子的屁股上有一朵心形的白毛,特別可愛!我數了數,八隻!」「老馬識途」當天興奮地告訴記者,「看來,這群野生狍子一直生活在這裡,也說明一直沒有受到傷害和打擾。真希望它們一直在這裡快樂地繁衍生活下去!」

  2020年4月11日清晨,記者突然接到「老馬識途」的若干條微信。原來,他剛剛又在高山台那片林中發現了狍子群,而且這次拍攝得特別清晰。透過他這次拍攝的圖片,不難發現這些小傢伙歡蹦亂跳的樣子和表情特別可愛,而且似乎不再像前兩次「偶遇」時那麼害怕,鏡頭前仿佛還有著蠻強烈的表演慾望。

  這一次,「老馬識途」特別開心,「不知為什麼,我心裡好像更加惦記著這片林子、這群小傢伙。不過,這種惦念里,少了從前的擔憂,多了一份滿足感以及與這群小傢伙之間的情感。還是那句話,它們永遠快樂地生活在家鄉的這片林子裡,多好!」


【相關連結】

  狍子,別稱矮鹿、野羊,是一種中小型鹿類,體長0.95——1.35米,肩高0.67——0.78 米,尾長僅2——3 厘米,體重15——30 千克,雄性略大。鼻吻裸出無毛,眼大,有眶下腺,耳短寬而圓,內外均被毛。頸和四肢都較長,後肢略長於前肢,蹄狹長。冬毛為均一的灰白色至淺棕色。夏毛紅赭色,耳朵黑色,腹毛白色,臀有白斑塊。狍子多棲息在疏林帶,多在河谷及緩坡上活動,性情膽小,喜食灌木的嫩枝、芽、樹葉、各種青草以及小漿果等,一般由母狍及其後代構成家族群,通常3——5 只,晨昏活動。

  據悉,狍子已被列入中國《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於2000 年8 月1 日以國家林業局令第7 號發布實施。同時,狍子也被列為遼寧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因此,任何獵捕狍子的行為都是違法的,嚴禁獵捕、買賣、食用野生狍子。

  據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站工程師張冬冬介紹,近幾年隨著我市生態環境的日益改善,曾有市民偶爾發現單只野生狍子,而成群野生狍子的出現尚屬首次,也進一步證明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改善。因此,希望廣大市民進一步增強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不要驚擾它們,更不可違法傷害這些大自然的精靈。

來源:阜新新聞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