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農業中的農、旅占比問題?

唯美鄉村 發佈 2020-05-14T08:36:20+00:00

在從事鄉村旅遊和休閒農業規劃工作中,我們經常遇到客戶問這麼一個問題:是旅遊的比重大點,還是農業的比重大點?


在從事鄉村旅遊和休閒農業規劃工作中,我們經常遇到客戶問這麼一個問題:是旅遊的比重大點,還是農業的比重大點?或者:到底以誰為主?

這個問題確實沒有標準答案。結合十餘年實戰經驗,只能說劃分成幾種類型、有些基本規律可循。

一、「以旅為主、農為旅種」型:

細分為A、B兩型。一種是農產產值天然有劣勢的;一種是旅遊區位條件特別優越的。

A型:最典型的如南方丘陵山區的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往往「以旅為主、農為旅種」。

為什麼呢?南方丘陵耕地少而分散,缺乏農業規模效益可能性。(而反觀北方往往千畝良田相連,規模效益高於南方丘陵地區——這從農地流轉價格差距就可以看出來)

這種情況下,死磕純農業生產是不明智的,應該揚長避短髮揮自身生態優勢,讓農業的種植配合旅遊開展。

比如強調「花色」、強調「採摘」,強調不同季節能變換不同品種供遊客觀賞採摘等。例如:徽州某鄉村地區,因油菜花收到遊客歡迎,就乾脆把其作物都改種油菜,並且進一步又種出「八卦圖」創意造型。這純粹是從旅遊價值考慮,而不是考慮農作物本身產值的結果。

B型:另一種典型「以旅為主、農為旅種」型,就是區位優勢突出的都市近郊休閒農莊。

這種優勢區位的土地價格已不適合純種養業,而適合旅遊業,所以同樣應揚長避短「農為旅種」。

例如開發成農家餐飲、度假山莊,少量的農業種植只是作為農耕文化符號吸引遊客;

即使表面上種養面積占比大,那也是為旅遊服務的觀光採摘園等,所有品種均面向遊客「新奇特需求」種植的而不是考慮農產的規模效益。

二、「以農為主、旅因農附」型:

也可以細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農業產值本身特別高的;一種是旅遊區位條件還欠成熟的。

A型: 自身農產值較高的當然是「以農為主、旅因農附」。

自從人類實現工業化後,整體上農業產值是不如工業的,故從歐美到中國都實行農業補貼保護政策。但不排除局部某些特殊農業產值較高。例如一些高端有機農業、精品水果等。

尤其是近年興起於中國大中城市的CSA農場。其模式是種植質優價高的有機蔬菜,並直供城市高端社區人群,本身產值不遜於旅遊業。

而有些環境條件稍好的CSA農場也可能順帶搞點「親子採摘」之類業態作為補充——這就是典型「以農為主,旅因農附」。

B:另外一種「以農為主、旅因農附」型,是一些旅遊區位條件尚欠成熟的休閒農園

在一些三四線城市,有零星休閒農業旅遊萌芽,但目前市場不成熟。這種情況下,暫且把重點放在特產種植上、銷售走農貿渠道,是明智之舉!

但應注意前瞻性。因為中國還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或許幾年後市場就會變化成熟。屆時城郊休閒將成為一種日常性需求,而休閒農業則是最典型的城郊休閒產品。因此從規劃視角,條件較差的三四線的城郊農業園,可預先規劃(但暫不啟動)休閒設施配套。

三、「農旅合一,前店後園」型:

所謂「農旅合一」:不僅表層上指農業和旅遊業從規模占比角度相當;深層次上還意味著兩大產業緊密互動、互相配合。

最典型的莫過於前些年的北京蟹島農莊了。蟹島的「前店後園」模式是典型農旅互動、農旅合一。「前店」就是面向遊客的旅遊業態;「後店」就是農業種植。

蟹島的「前店」有容納1000人同時就餐的「開飯樓」、四季可垂釣的「蟹宮」、特色農家小院客房、民俗表演、各類農業觀光等;蟹島的「後園」有種植園區、養殖園區、農業科技園區。

在經營互動方面,「後店」的初級農產品就是「前店」遊客的食材原料;「後店」的農業加工產品在「前店」包裝成禮盒銷售給市民遊客。

建議:

到底哪種模式最好?一定要根據各種類型背後的優劣勢條件具體分析,沒有現成答案。

下面我們以「北京蟹島農莊」為例,來解剖為什麼說「沒有現成答案,一定要因時因地而變」!

由於媒體曾對北京蟹島「前店後園、農旅合一」模式的大力宣傳,所以就有很多農莊投資者前來北京蟹島「照樣學樣」。——殊不知蟹島這些年在「天時地利人和」不斷變遷條件下,其實模式發生過多次變化:

(1)2005年前的蟹島還是「以農為主,旅因農附」典範這和當時北京城郊休閒市場還沒有完全火爆有關;也和蟹島老闆本身的農業技術員出身有關,其憑藉循環農業科技取得了超過周邊農田種養的效益,再加上旅遊輔助效益,整體很成功。;

(2)2005年後逐步演變成「農旅合一,前店後園」型了。隨著北京周末休閒遊市場以及會議旅遊市場越來越火爆,在市場誘導下,旅遊休閒業態開始占比增加。約3000畝的園區,其中50%用於城市農業生產,另外50%則用來旅遊休閒度假,農旅規模正好各半;

(3)2012以來蟹島又慢慢接近「以旅為主,農為旅種」型了。因為一來北京城郊休閒市場越來越旺盛;二來隨著城市化進程,蟹島從過去的郊區變成了市區,地價已經不匹配農業種植。

即使蟹島進入了「以旅為主」階段。也還呈現不同於一般休閒農莊的兩大獨特性:

一是它的農業其實沒放棄。而是以「飛地」形式、利用「以農為主」時代的循環農業經驗,到地價更低的內蒙古去拓展種植,並利用「農旅合一」時代的影響力為自己的農產品進行品牌背書。

二是它的旅遊業,逐步由自己開發為主、變成搭建平台讓別人開發為主(這其中原因較複雜,此處恕不展開)。

所以還是那句老話:因時因地因人!不能簡單說「農為旅種」好、或「旅因農附」好、或是「農旅合一」好。

從開發到運營,選項目,抓政策,打市場,盯運營;(文旅、農旅、康養)策劃、規劃設計,請關注「唯美鄉村」微信公眾平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