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女黃柳霜:無愛無夫無子無家無國死後無處可棲

歷史文檔 發佈 2020-05-16T04:18:09+00:00

1905年1月3日,黃柳霜出生在洛杉磯唐人街的花街,為一黃姓華人移民的第三代,英文名字叫ANNA。黃家祖籍廣東台山,赴美的第一代當為黃柳霜的祖父,可謂最早一代來加州淘金的華工。到了第二代黃柳霜的父親黃善興,黃家已在唐人街開一間洗衣鋪來維持生計。

那個時候的中國,還處於敵強我弱的狀態,所以有著中國特徵卻生活在美國的黃柳霜,成了班級同學恥笑和玩辱的對象。他們經常把墨汁隨意潑在黃柳霜的衣服上,還戲稱「反正是洗衣服的,方便了」,他們當著黃柳霜的面,經常喊「洗衣女,你的衣服洗完了嗎?」引來一陣鬨笑。為了知道中國人有沒有痛的感覺,他們經常扯黃柳霜的辮子,還用針扎試驗。

黃家有八個孩子,小ANNA排行第二。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她應是乖巧、伶俐可愛的。所以常會得到小費。那次,她很幸運得到一筆可觀的小費,她用它去看了第一場電影。這第一場電影不僅為她引來唐人街外的花花綠綠的世界,也從此完全改變了她的生活。

黃柳霜渴望當明星,也一直等一個機會希望有星探可以發現自己這顆遺落在沙子裡的金子。終於,1919年,《紅燈籠》開拍,因劇情需要東方人來演和主角搭配,導演臨時準備找個群眾演員。就在這時,黃柳霜這個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小丫頭毛遂自薦:「我可以。」雖然在劇里黃柳霜台詞不多,但黃柳霜還是認認真真的反覆練習每個動作丶表情。

全觀眾一陣譁然,熱烈要求將此鏡頭印為海報。製片官方應了觀眾的呼應,一時間這個有著中國膚色的美國女演員,傳遍了歐美亞洲。隨處可見印有黃柳霜的海報有被歧視的華人形象,卻用演技讓議論者閉嘴。新出了時代的妝容,強到幾近完美的演技,大家稱她——中國娃娃。

從洗衣女到現在的人上女王,黃柳霜誰都不感謝,唯一感謝不屈不撓的自己,在那個時候不放棄丶不退縮。現在所得的一切榮譽都是自己所應得的,不需要感謝誰

然而,就如一句話所說人怕出名豬怕壯,黃柳霜終究還是被戴了有色眼鏡,因為是無知的中國人,她的光鮮亮麗也只能在熒幕上,而本人卻始終無法進入美國的主流社會。與此同時,黃柳霜也被國內人士所唾罵,稱她這個中國娃娃把中國這條沉睡的龍演繹的太過軟弱,太過阿諛奉承,只會飾演像妓女一樣的角色來侮辱祖國形象。

有一次宋美齡在好萊塢的演講台上,蔣夫人為代表的「祖國」將她拒之門外。理由是,黃柳霜代表的是只有洗衣店、餐館老闆,黑幫和苦力組成的舊中國人形象。中國還有大批受過良好教育的精英,他們才能代表新中國人形象。

「想要在好萊塢有一席之地,只能按要求演,如果我不這樣做,也會有別人來演。」美國的歧視,國人的不理解,讓黃柳霜這個中國娃娃,有苦說不出。

後黃柳霜又在《巴格達竊賊》中飾演絕色女僕。這部影片之所以轟動整個娛樂圈,是因為劇中有一個誇張妖艷鏡頭:黃柳霜的妝容面具上直垂眉心的厚重額發的經典髮式,一對黑亮的單眼皮大眼睛充滿恐懼,配著鮮艷的輪廓分明的豐厚雙唇,赤裸背部,一條毒蛇正在添抿著她豐腴的大腿。

不久就有各大媒體對她進行人身攻擊:中國娃娃你不配待在中國,你這個辱沒祖國的婦人!滾出去滾出去!「如果我不去演,也會有別人去演。我演還可以是給自己一個機會,而別人演,就成了真正的糟蹋中國形象。」黃柳霜一字一句的說道。後又得知在抗日戰爭爆發時,黃柳霜捐賣首飾支持中國的時候,各大媒體不約而同的息了聲,正面看待這個中國娃娃。

後又得知在抗日戰爭爆發時,黃柳霜捐賣首飾支持中國的時候,各大媒體不約而同的息了聲,正面看待這個中國娃娃。1961年2月2號,黃柳霜因突發心臟病猝死在寓所,中國娃娃也成了天使娃娃。死後,黃柳霜的墓碑沒有一個字,亦像她的人生無人知曉。「黃柳霜是誰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那個妖艷的中國娃娃很有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