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縣各子漢墓群43座古墓太震撼,如今僅剩36座,當年曾發生過什麼

聲宏紫閣 發佈 2020-04-20T21:10:17+00:00

據當地誌書記載,趙縣的漢墓群1956年就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當年文物普查表明有古墓43 座,今存 36 座 ,其中 25 座己受到人為破壞。

河北趙縣東北部的疙瘩頭村,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村子。自漢代以來,村子周圍號稱有「七十二個大疙瘩」。這七十二個大土疙瘩,逶迤蜿蜒達8公里,蔚為壯觀,它們其實是古漢墓群。



古墓群以各子村為中心,西北至大馬村,東南到疙瘩頭、長信村。疙瘩頭村地處「七十二個大疙瘩」東端,長長一溜土疙瘩到這裡就到了頭兒,故取名疙瘩頭。清光緒《趙州志》亦載該村為疙瘩頭。



一馬平川的大平原上,怎麼會出現如此多的古墓,這裡埋葬的都是什麼人?歷史上到底發生過什麼?



吳少軍是疙瘩頭人,他在《家鄉的「土疙瘩」》里記述了一段傳說:小時候,村外有一個很大的橢圓形的「土山」,姥姥說那是古代的一個國王,被叛臣砍下了頭顱,篡了位。對外宣稱國王是病死,公主在埋葬父王時發現父王沒了人頭,哭天喊地,阻止入葬。叛臣想了個辦法為國王鑄造了一個銀頭,才勉強使國王下葬了,但公主仍然覺得父王死的冤枉,每天到墳上啼哭,真哭得死去活來。公主的哭聲感動了蒼天,蒼天可憐公主,不想讓公主再哭。一次公主又去上墳,發現在墳地附近一下子凸起了七十二個大「土疙瘩」。公主再上墳時見這些大土疙磨和父王的墳頭一模一樣,分辨不出哪個是真哪個是假了,就再也不哭墳了。



傳說過去窮人家娶媳婦嫁女時,家裡的碗筷都不夠用,就到疙瘩上敲十二下,口中念:「土地爺,土地爺,賒下碗筷一大車」,晚上就能推走一車碗筷。可惜,後來有人不守信用,沒有歸還,就再也賒不出來了。



關於疙瘩頭的傳說還有另外一個版本。疙瘩頭一帶歷史上為宋子國。宋子王為防外敵入侵,讓百姓們圍城挖壕築牆,還在城牆四周修築起烽火台。烽火台修成,宋子王馬上組織大規模的「軍演」。他先燃起第一把烽火,昭告四方諸侯國泰民安。不久又燒起第二把火,召集各地諸侯前來參朝拜駕,共商國是。隨後,又在烽火台燃起第三把告急狼煙戰火,想試一試諸侯們是不是與自己齊心合力,共保國土。四方諸侯遙望城內狼煙報警,急忙調兵遣將趕到宋子城下,見沒有外敵攻城,只好撥馬而回。宋子王見狼煙戰火很靈,各路諸侯齊心,就放了心。接下來,無聊的宋子王時常舉烽火戲諸侯。



幾年後,北國真來侵略,兵臨城下,情況萬分危急。宋子王急忙點起狼煙諸侯都按兵不動。北國兵將活捉宋子王,砍下了他人頭,可憐宋子王身首異處,只能以無頭之屍入葬。接下來的故事與公主哭墳大同小異。



據當地誌書記載,趙縣的漢墓群1956年就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當年文物普查表明有古墓 43 座,今存 36 座 ,其中 25 座己受到人為破壞。從破壞的古墓看 , 多屬東漢時期。古墓群封土高大,多為多室磚墓,結合墓群出土器物分析,各子墓群的主人當是漢代,傳說為宋子侯(許姓)及其家族墓。



趙縣,古稱趙州,漢為平棘縣,晉為趙國,北魏置趙郡,曾為趙州治,隋改為趙州。1913年改為趙縣。趙縣歷史悠久,文物眾多。想了解河北趙縣的更多資訊,到歷史文化名城趙縣旅遊,直接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趙縣旅遊景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