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商鞅變法後,為何不首先攻打韓國,卻選擇難於上青天巴蜀地區

珂夢歷史人文 發佈 2020-04-27T14:23:21+00:00

戰國時代,諸侯爭霸,七雄並立,最終是秦國結束了數百年的紛爭,最終統一天下,建立帝國;秦國是在秦孝公推行商鞅變法之後,這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就迅速的提升,從戰國初期的弱小的邊陲之國變成了最為強大諸侯霸主,從此之後開始了它的南征北戰。

戰國時代,諸侯爭霸,七雄並立,最終是秦國結束了數百年的紛爭,最終統一天下,建立帝國;秦國是在秦孝公推行商鞅變法之後,這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就迅速的提升,從戰國初期的弱小的邊陲之國變成了最為強大諸侯霸主,從此之後開始了它的南征北戰。

在戰國時期最大的戰場屬於中原地區,幾乎所有的戰爭都爆發在各大諸侯國的權力角逐當中,各諸侯國也幾乎都是將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了群雄逐鹿當中;事實上,戰國時代所流行的所有變法,其的目就是為了拉開與其他國家發展的差距,提高自己的實力以便於在諸侯爭霸中分得一杯羹。

因此,當一個國家進行了變法時,總會在整個中原地區掀起一陣轟動,魏國推行李悝、吳起變法成為戰國首霸,引起變法潮流;齊國吏治變法使的國家富足,那怕是比較弱小的韓國,在進行申不害變法之後,也曾以「勁韓之勢」威脅中原,但在這當中卻有一個國家屬於例外,那就是變法最為徹底的秦國。

秦國進行第一階段商鞅變法後,將刀鋒指向巴蜀地區而不是韓國

秦國進行了商鞅的第一階段變法之後,並沒有將目標投向中原地區,反而是對準了西部的巴蜀之地;那時,秦國的名相張儀和名將司馬錯,曾經進行過一次爭論,張儀主張集全國之力攻打韓國,一則向山東六國展示秦國變法之後的實力,二來將勢力向東推進,占據韓國這個比較具有戰略意義的位置,為之後的東晉打下基礎。

而司馬錯則是反其道而行之,希望秦國能夠集結兵力首先攻占巴蜀之地,兩者的爭論可謂是非常激烈;之後,惠文王在了解了兩方的觀點之後進行了深思熟慮,最終支持司馬錯的觀點,全國上下開始了攻打巴蜀之地的戰爭。

那麼,秦國為什麼沒有選擇進軍中原,反而選擇了攻打巴蜀呢?本文重點分析一下這個問題,看一看,秦國為什麼沒在第一時間內征戰中原地區的韓國,卻將刀鋒​直指巴蜀地區。

商鞅變法只是取得階段性的目標成果

首先,秦國的商鞅變法只是完成一個階段性的目標,並沒有進行徹底改革,很多政策還沒有得到貫徹落實;很多人認為,秦國在進行商鞅變法之後,便成為了整個中原地區無可匹敵的諸侯國,但事實並不如此,秦國商鞅變法雖然是秦孝公的時候開始實施的,但如果仔細分析的話,就會發現它是經過三個階段的不同推動才造就了一個無可匹敵的國家。

第一階段,則是秦孝公時期的奠基階段,因為戰國初期,秦國實力非常弱小,整個國家靠著「以戰養戰」的政策進行維持,但以戰養戰是通過戰爭的勝利,來拉動整個國內發展循環的行為,如果一個國家長時間的沒有仗可以打,或者長時間的打不了勝仗,那麼國家的發展就會被拖垮。

而且秦國的運氣並不好,它有一個進行了李悝變法的鄰國,在長期的作戰當中處於下風,所以當秦孝公開始商鞅變法時,秦國是積貧積弱的,在短時間內只能進行一個基礎層面的改善,秦國實力雖然有所增強,與魏國戰爭互有勝負,但完全不具備滅一國的能力。

第二、三個階段,秦惠文王與秦宣太后,繼續推行商鞅變法;秦孝公去世之後,秦國的貴族有復辟的風險,正是秦惠文王解決了這一風險將商鞅變法深入的貫徹落實,之後則是秦宣太后的提升階段;經歷了這三個階段之後,秦國才真正的成為了能夠以一敵六的最強者。

所以其實秦孝公時期的變法只是一個奠基階段,只是讓秦國比較落後的生產發展變得比較先進,可是秦孝公去世時只有四十多歲,這樣的一個君主為秦國主持變法也不過二十多年的時間,哪怕變法的性質再先進,哪怕實施的制度再貼切,也不可能在二十年的時間裡就創造一個最強的國家。

  • 秦國第一階段變法,只是縮小與其他諸侯國的實力差距

因此,那個時候的秦國只是追趕上了其他國家的腳步,它與其他國家的發展差距被不斷地縮小,甚至有一點的反超,卻並不意味著秦國就能夠公開與山東六國匹敵,所以說這個時候的秦國需要的並不是立馬參與中原地區的征戰,不是將收攬利益的點放在諸侯大國身上,而是需要韜光養晦,率先提升國家的作戰實力和綜合實力。

如此一來,才能穩定它的發展根基,也給進一步變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畢竟如果在變法根基未穩時就向中原地區發動戰爭,還是向具有重要戰略地理位置的韓國發動戰爭,一旦戰爭失敗或者戰場陷入焦灼階段,那麼對於秦國的整體發展是有很大衝擊的,所以,秦惠文王在深思熟慮之後並沒有選擇率先攻打韓國。

巴蜀地區地緣戰略意義極其重要

其次,因為巴蜀地區擁有著重要的地緣戰略意義;從表面上來看,巴蜀地區其實並不在諸侯爭霸的範圍之內,也並不能提供太多的資源和幫助,但實際上巴蜀地區卻擁有著相當大的地緣戰略意義,甚至說能夠左右戰爭的結局,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巴蜀地區稱得上是一個天然的糧倉。

  • 巴蜀之地是天然糧倉,為國家提供糧草物資保障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蜀地曾被稱之為是天府之國,自然條件相當優越,在農業生產等各個方面比著中原地區都有著相當大的優勢,所以,如果哪個國家能夠率先攻占巴蜀地區的話,至少這個國家的農業生產就有了保障,國家的糧草資源就有了保障。

而一旦有了基礎的溫飽支撐,那對於一個國家各領域的發展都有著相當大的好處,尤其是對戰國時代最為看重的軍事發展;其實,戰國時代的戰爭真正較量的是綜合國力,雖然從表面上來看,冷兵器時代的戰爭比的就是哪個國家的軍隊作戰能力。

哪個國家的士兵支撐能力強?但哪怕擁有著高強度的作戰實力,擁有著數量龐大的軍隊,要是沒有非常完善的後援保障體系,那麼也將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良好後援保障的軍隊,就像是沒有地基的房子,其發揮受到很大的限制,極其容易被人打中短板而潰敗。

  • 秦國在長平之戰中獲勝,得益於巴蜀地區的後勤供給

如果秦國有了巴蜀地區的支持,再加上本身的八百里渭水平川,盛產的糧食足夠支撐國內百姓以及軍隊的發展,也就極大程度的提高了作戰的勝利率,歷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就是如此。

在長平之戰之前,秦國和趙國對峙長達三年之久,而在這當中,趙國是在家門口作戰,秦國卻是跋山涉水的長途奔襲作戰,對秦國後援保障系統的考驗,比對趙國的考驗要多得多,但長平之戰拖到最後,最先被拖垮卻是趙國,不僅是因為趙國沒有像秦國那麼完備的發展體系,更是因為趙國在糧草供應方面不及秦國有優勢和資源渠道。

其實秦國在長平之戰進行到最後的時候,也已經是捉襟見肘了,國內幾乎沒有多餘的糧草資源可供軍隊生存,當此之時,秦昭襄王下令從巴蜀地區運送糧草,所以秦國當即派人修建通往巴蜀地區的棧道,也正因如此才有了李白《蜀道難》中的天梯石棧相鉤連。

  • 趙國無法進行持久戰,被迫用廉頗換下趙括

當糧草資源從巴蜀地區運送到戰場上的時候,秦國的後援保障有了支持,在對抗趙軍的時候就有了一定的底氣,這也是為什麼趙王會急於更換廉頗,或者趙括會輕敵冒進的一個原因;因為趙國已經沒有了實力和底氣與秦國繼續消耗下去,如果真的像廉頗那樣一直固城不出的話,最終拖垮的第一個就是趙國,所以趙王才會急於的更換一個將領。

事實上,對於那個時候的趙國,就算是戰敗都比繼續拖下去要好,只是趙王沒有想到在趙國軍隊戰敗之後,白起會在長平殺降。所以說,巴蜀地區對於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支持還是非常重大的,可能在剛剛剛打下巴蜀之地時,這種作用並沒有表現出來,卻為後來秦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而從這方面也可以說,秦惠文王當時的決定是非常正確的,如果不是他看到了巴蜀地區的戰略意義,長平之戰的成敗還需要另當別論,而如果沒有長平之戰,秦國在戰國末年發動的滅國之戰就會難上加難,這一系列的影響最終波及的將是中原地區的統一。

巴蜀之地被眾多諸侯國所覬覦,秦國必須先聲奪人

其次,因為巴蜀地區被很多國家所覬覦,而且一旦失守,秦國將會進退兩難,所以秦國必須先聲奪人。秦國雖然與巴蜀地區相鄰,但因為交通條件的影響,秦國其實與巴蜀地區並沒有太多的聯繫,就像李白在《蜀道難》中所說的那樣,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非常生動形象地表示出了秦國與巴蜀之地的關係,所以其實當面對巴蜀之地時,秦國並不具備著天然優勢。

而且也並不是只有秦國對其覬覦,除此之外,還有北方的趙國和南部的楚國,同樣對巴蜀之地這個天然糧倉有著很多想法,而無論是楚國還是趙國,如果它們一旦在秦國之前攻占了巴蜀之地,不僅會擁有一個具有巨大優勢的農業產區,更是擁有一座大糧倉,在領土上更是將秦國包圍在內。

  • 若丟失巴蜀之地,秦國腹背受敵

秦國作為一個地處西部偏遠之地的國家,在中原人看來,組成這個國家的人,屬於西部的戎狄,他們在成立之日起就被中原人所歧視,所以,當秦國強盛起來時,幾乎成為了六國的公敵,但因為秦國所處的地理位置比較偏僻,再加上有函谷關、潼關這樣易守難攻的關卡的阻擋,秦國處於易守難攻之勢,相對安全。

秦國在對抗山東六國時有著先決的條件,由於整個國土都處於第二階梯的高原上,進可攻,退可守,特殊的地理地勢環境,讓秦國不至於腹背受敵,更不至於四面楚歌;但如果其他的國家率先攻占了巴蜀之地,那麼秦國就被對手給包圍起來,發展就再也沒有了退路,所以秦國必須阻擋這種可能性的發生;

韓國扼守中原要道,牽一髮而動全身,六國不會坐視不管

再者,當時中原地區的戰線拉得很長,韓國作為一個中原地區的諸侯國,雖然這個國家相比於其他的戰國七雄來講比較弱小,但畢竟還是屬於戰國七雄之一的諸侯大國,想要徹底的攻占這個國家並不容易。

而且巴蜀地區與其他的國家沒有實力的糾纏,可韓國卻有,韓國本身在地理位置上就具有很大的戰略意義,其他的各大諸侯國不會任由這樣的一個國家被秦國消滅,因為唇亡齒寒的道理大家都是明白的。

韓國一旦被消滅,那麼就相當於秦國在山東六國的胸口上扎了一把刀,而且這把刀直指心臟,不僅是隔開了魏國和楚國之間的絕大部分聯繫,秦國的東進也會被掃清大部分阻礙,不利於其他國家對抗秦國,甚至說還會威脅到其他國家的生存發展。

再者就是韓國雖然土地面積並不大,可是這個國家卻擁有著當時中原地區最大的鐵山,在冷兵器時代,鐵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自然資源,在各個方面的生產發展當中都有著很大的作用,可以應用到農耕方面,同時也可以應用在軍事方面,如果這樣龐大的自然資源被秦國所獲得,那麼本身就有強盛軍事實力的它就會更上一個台階,這對於其他國家來講絕非是一件好事。

所以,如果秦國在那個時候選擇攻打韓國,將會將自己置於眾矢之的,完全沒有攻打與各諸侯國都沒有交流的巴蜀地區來得容易,如果攻打巴蜀之地的話需要克服的最大困難是交通方面的因素,但要攻打函谷關的話,可能要面對來自所有諸侯國的壓力,孰輕孰重,秦惠文王心目當中自然清楚。

結尾

秦國之所以經過第一次商鞅變法之後,沒有選擇直接征戰中原,而是將目光投向了巴蜀之地,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這其中有秦國變法暫未徹底進行的原因,同樣也有對於巴蜀之地和韓國戰略意義的分析;有時候,我們並不能夠將目光只投入到眼前,要是需要為國家的長遠發展做一個計劃,就像秦國對於巴蜀之地的態度一樣。

巴蜀地區剛被秦國攻打下來時,雖然沒為其提供太多的支持和資源保障,但在秦國後續的發展歷程中卻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它可以當作是秦國的一種底牌,如果有一天秦國真的在山東六國的攻打之下而潰敗,那麼巴蜀之地可以當作是秦國發展的後路。

巴蜀之地可以作為秦國保障自身實力的秘密武器,在秦國逐鹿中原時,同樣可以提供糧草資源,甚至可以提供廣闊的戰略縱深,讓秦國的戰線拉得很長,讓秦國在北上伐燕或者南下伐楚的時候減輕後援系統的壓力,可以說是具有長遠意義的一個決策。

所以,在很多時候,我們對國家發展的某種制度,或者對歷史進程中的某種決策不甚理解時,那是因為我們並沒有看到這種制度和政策帶來的長遠利益,也會有很多人認為這樣的決策沒有太大的作用。可是當我們將目光放長,當我們擁有了一定的大局觀念之後就會發現,其實歷史的每一種選擇都是一個伏筆,在我們不經意間,為我們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支撐,這或許就是歷史最為巧妙也最為動人的地方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