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節氣風物誌 | 當風箏節紛紛按下了暫停鍵

人民中國 發佈 2020-04-21T07:00:11+00:00

然而,嚴重的疫情打亂了生活的節奏,各國的大型風箏節也紛紛按下了暫停鍵。「濱松風箏節」於每年五月初舉行,吸引近200個團體和上百萬遊客前來參加。


承載著希望和嚮往的春天,本是草長鶯飛,風箏漫天飛舞的日子。然而,嚴重的疫情打亂了生活的節奏,各國的大型風箏節也紛紛按下了暫停鍵。在這裡,讓我們一起雲想關於風箏的記憶,放飛無拘無束的內心吧!

風箏節太難了!

中國的風箏節起源於唐朝,主要分布在濰坊、陽江等地。大多數東南亞國家也有風箏節,舉辦的時間幾乎延續全年。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應於4月20日至25日舉辦的第37屆濰坊國際風箏節宣布推遲。與此同時,今年各國的風箏節也都是輝煌不再。

諸多期待已久的資深風箏控紛紛感嘆:「風箏節太難了!」

新冠肺炎的疫情越燃越烈,原本定於5月舉辦的日本濱松風箏節宣布暫停。近日,一家商店在店內布展,展示一些本應在濱松風箏節上放飛的風箏。商店經理久島廣也認為,盼望已久的風箏節雖然取消了,感到很失落,但店內懸掛的風箏能讓大家感受到放飛的心情。

日本各地諸多的風箏節也在陸陸續續加入暫停的隊伍:「相模大風箏節」「白根大風箏節」「座間市大風箏節」.....風箏愛好者武藤真和表示,沒有了風箏節,會更想通過放風箏來活躍氣氛。

風箏溯源

風箏起源於中國,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最早的風箏是模仿飛鳥製造的。據《墨子·魯問》中記載,魯班改進了墨子製作木鳥的方法,以竹為材料製作的竹鵲能在空中飛三日之久。這是有關風箏的較早記錄。

風箏的名稱很多,在不同國家、不同時期、不同地域有著不同的稱謂。

中國古代,人們把用木頭製作的風箏叫做「木鳶」,後用紙糊的稱為「紙鳶」。五代時期,有個叫李鄴的人將竹哨拴在紙鳶上放飛,發出「箏鳴之聲」,因而得名風箏,沿襲至今。現在,民間仍有「鳶」 「鷂」的稱呼,風箏在北方叫紙鳶,在南方叫鷂子,有「南鷂北鳶」的說法。


風箏的日文漢字為「凧」,不同地域讀音不同,主要有三種,假名注音為:「たこ(ta ko)」 「いか(yi ka) 」「はた(ha ta)」,分別意為章魚(關東方言)、烏賊(關西方言)和旗(長崎方言)。


相傳,日本風箏是奈良時期自唐代傳入的,而放風箏成為習俗,則形成於相當於晚明至晚清的江戶時代。

功能與樣式

早期的風箏身負重任,被用於傳遞消息、測量距離等,尺寸較大的風箏據說能夠載人飛行。

唐代中期,風箏的功能開始轉向民間娛樂。隨著造紙業的發展,人們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

宋代,由於社會對風箏的大量需求,出現了製作風箏的職業匠人。到了明清時期,風箏的發展達到了鼎盛,風箏無論在大小、樣式、扎制技術、裝飾放飛技藝上都比從前有了很大的進步。


在中國古人眼裡,放風箏不僅是娛樂活動,還有除災祈福的作用。風箏上繪製的吉祥圖案,寄託著人們的美好祝願。把災病的名稱寫在風箏上,放高之後剪斷牽線讓風箏隨風飄逝,則象徵著疾病、晦氣、煩惱也都讓風箏帶走了。

日本人認為風箏能把災害和疾病帶到遠遠的地方,給人們帶來好運。風箏飛得高遠,還有出人頭地的含義。因此,許多風箏上面會有寄託美好祝願的文字和圖案。


江戶時代流行的浮世繪人物也常出現在日本的風箏上,顯得十分威武。

2019海南風箏衝浪邀請賽吸引了眾多風箏運動愛好者前來參加和觀戰,參賽者年齡最小14歲,最大65歲。

1988年,放風箏由傳統的民間活動正式成為國家體委認可的體育競賽項目。

隨著時代的發展,風箏的製作材料、樣式形態更加多樣化,越來越多的新品種、新項目加入到了風箏的大家族。

科學探索

發明火藥後,宋代出現了風箏與火藥的cp組合,被稱為「神火烏鴉」,成為戰場上的進攻武器。

明代官吏萬戶曾以風箏與火藥相結合,進行了人類第一次用火箭做動力的航天飛行試驗。萬戶坐在一把背後裝了47枚火箭的椅子上,兩手各拿一隻風箏,想以點燃火箭的推力及藉助風箏上升的力量飛向天空。為紀念這位勇敢獻身的實踐者,國際天文聯合會將月球背面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萬戶山」。


風箏是一種單純利用空氣做動力的飛行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內,展覽的第一部分就有中國的風箏,旁有文字註明:「人類最早的飛行器,是來自中國的風箏和火箭。」 英國博物館也把中國的風箏稱之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據史料記載,中國的風箏大約在公元十三世紀傳入歐洲,這對後來的滑翔機和飛機的發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世界上第一架飛機,就是美國萊特兄弟在風箏的啟迪下問世的。


中日風箏節掠影

中國
濰坊國際風箏節


濰坊國際風箏節始於1984年4月,此後每年4月在山東濰坊舉行,已成功舉辦過36屆。有來自世界各地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愛好者前來參加,堪稱國際盛會。

濰坊,古稱「濰縣」,又名「鳶都」,製作風箏歷史悠久,工藝精湛。2006年5月,濰坊風箏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國際風箏聯合會」的會議總部也定在了濰坊,濰坊成為世界風箏文化交流的中心,被譽為「國際風箏都」。


中國陽江風箏節


廣東陽江有「紙鷂城」「南國風箏之鄉」的美稱,早在宋代,陽江已有重陽放風箏的傳統習俗。從1992年開始,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陽江都會在南國風箏競技場舉辦風箏節。

日本濱松風箏節

相傳 「濱松風箏節」 起源於江戶時代,已有400多年歷史。最初人們放飛風箏,是為了祝賀濱松城的城主喜得貴子,後來成了習俗。至今,濱松依然保留著男孩兒出生時放飛「第一隻風箏」的傳統。近年來,許多家庭也開始為女孩放飛風箏。

「濱松風箏節」 於每年五月初舉行,吸引近200個團體和上百萬遊客前來參加。

日本春日部風箏節

春日部風箏節於每年的5月3日和5月5日舉行,會場位於春日部市莊和町的江戸川河畔,至今已有近200年的歷史。風箏節期間,會放飛約165平方米的巨型風箏。

風箏節紛紛按下了暫停鍵,只是暫停了同道者的大型聚集,少了幾分熱鬧和喧囂。春花秋月、日月星辰依然與我們同在。風和日麗的日子,去大自然里放飛風箏吧,讓我們一起看雲靜靜地飄過山岡,傾聽風的聲音,享受陽光的擁抱!


作者:王丹丹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