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影工業發展考

影視工業網 發佈 2020-04-20T13:38:12+00:00

對韓國來說,電影是舶來品,新事物來臨之初,除了拿來主義,便是嫁接本土民間戲劇的人員、設備。本文為作者《看電影》雜誌 分享,影視工業網鼓勵從業者分享原創內容,影視工業網不會對原創文章作任何編輯!

對韓國來說,電影是舶來品,新事物來臨之初,除了拿來主義,便是嫁接本土民間戲劇的人員、設備。那時所謂電影工業遙遠得很,只像是借了張家的水泥,湊了王家的磚頭,又用自家的地基蓋了樁土房子。

百年間,韓國電影人研究電影設備與技術,逐漸人員職業化、製作專業化、發行規模化,一條自上而下、四通八達的產業鏈,變得完整起來。

特效已滲入韓國電影,現實向作品中特效的嵌入不露痕跡,而[釜山行]這樣的幻想題材,更離不開堅實的工業支持

從草台班子到分工專業化

電影初來韓國時,自然沒有專業的電影工作人員,都是摸著石頭過河。那時候,創作電影或者說連鎖劇的,多為演劇團的導演、演員,以及一些妓生演員(「良家婦女」不被允許拍攝電影,女角多為男性反串或妓生演繹)。

隨著電影行業的發展,這個產業聚集的人才越來越多。但在那個時候,韓國電影界多採用學徒制。1927年,朝鮮映畫藝術協會放棄了學徒制,吸納了更多新鮮血液。但在忠武路黃金期,即1960年代,仍以這種學徒制為主。

與之相對應的,是當時的電影設備稀缺。起初,電影設備只能靠進口,由在日韓國人回國時運回來。1929年李昌根根據米歇爾攝影機,製作出韓國人自製的第一台攝影機,取名克歇爾,這種攝影機到1960年代仍有使用。

而另一方面,「韓國電影技術之父李弼雨,開始從日本引進土橋錄音設備,與弟弟李明雨在1935年一起拍攝了韓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春香傳],他擔任攝影、錄音、洗印,電影製作的各項職能已經很清楚明白。

[春香傳]導演李明雨與韓國早期的電影設備

雖然很早就有了技術嘗試,但1940到1950年代,由於二戰及韓戰的重創,物資匱乏,電影器材就更加稀缺。這段時間裡,除了使用戰時遺留下來的少量電影攝製設備,電影人們只有同美國軍方借器材。

尚未形成的電影技術工業,不得不面臨倒退的尷尬局面,甚至又從有聲電影拍回默片,從32毫米膠片拍回16毫米膠片。但前進的一面是,這段日子裡,電影人開始有了專業分工,出現了一批專職人員,如攝影師柳長山、錄音師李敬淳、洗印師金峰秀等等。

到1970年代,韓國電影界已經開始廣泛使用本土電影設備,彩色寬銀幕也早在1960年代便已經普及。而電影人才的培養輸入也日漸體系化,不再只有傳統的學徒制。

1984年,韓國電影藝術學院成立林常樹、許秦豪、奉俊昊等人都畢業於此。學校起初只有導演系,後來又設立了攝影、製片、動畫科系,更全面地輸送電影產業各環節的人才。從一定程度上,這也反應著韓國電影工業進一步的分工職業化。

1994年,韓國第一部奇幻類型電影[九尾狐]上映,大量特效所需的高昂費用,由大財團碧山集團支付。這也是韓國電影第一次使用CG。

自此以後,韓國電影開啟特效時代,尤其到了1999年姜帝圭的[生死諜變]開啟韓國大片時代,韓國電影幾乎沒有不使用特效的,韓國也是整個亞洲地區最早關注特效的電影製作國之一,因此走在發展前沿,甚至媲美好萊塢。

中國電影[集結號][龍門飛甲][武俠]等片都有韓國特效團隊參與,以用遠遠低於好萊塢特效團隊的價格,達到較好的效果。

韓國特效技術實踐於各種類型的電影,或奇幻或寫實,能掌控多種類型電影特效而不是單一類別,也成為韓國特效技術的競爭力所在。日本電影也時常請來韓國特效團隊,正因為韓國技術涵蓋的類型更廣。

[集結號]

從忠武路到大財團

韓戰後,韓國迎來了和平時期,現代化的風也吹來,這時,電影是一門產業的意識才被廣泛接受。電影在韓國人心中,不再同宣傳划上約等號,而具備了娛樂價值。

商機亦隨之出現,1955年的[春香傳]1956年的[自由夫人]先後取得票房成功。投資者們確信,電影是一樁有利可圖的生意。

[自由夫人](1956年)

從前的作坊,逐漸被事務所取代。可以說,到1950年代,韓國電影工業的概念才開始形成。這其中見證韓國電影工業變遷的,自然是忠武路

那時,電影人們摩拳擦掌,但畢竟是戰後,每天看看自己貧窮的臉,確定租不起辦公場所。為了談電影、找演員、拉投資,他們往往只能找一處咖啡館與人見面。而忠武路,就是當時的首爾電影人們,最喜愛的聯絡地點。

來找錢的和帶著錢來找點子的,都聚集在這裡。自然而然的,電影公司紛紛在這裡落戶,1950年代末,1.75千米長的忠武路,聚集了71家電影公司。規模經濟效應也開始顯現。

1956年之前,韓國每年製作電影不過20部,而1958年,這個數字超過了100部。

現在,忠武路上的一家影院

此後電影業便開始膨脹式發展,許多小公司建立,拍一部片即死,發展方式相當粗放,但也確實是繁榮初期難免的野蠻景象。

1962年,韓國第一部電影法頒布。電影法規定電影公司採用許可制,要具備一定的人力物力條件,才可建立公司,其餘小公司合併,以實現電影製作的「企業化」。這麼一來,1950年代末忠武路的71家電影公司,只剩16家。

「申電影」,就是在這一企業化政策下誕生的大規模製片廠。但它的覆滅,也說明這種形式化的「企業化」,在當時韓國電影發展水平下,根本不可行。

其實,在電影法頒布前,申電影就已經很成規模,其前身是申相玉的電影公司,擁有自己的製片廠,並製作了[浪漫爸爸]、[房客與媽媽]等一系列成功的電影。

電影法頒布後,它又開辦了自己的演藝學校,培養明星,還在政府支持下接管了占地八萬多平、亞洲最大的攝影廠的安陽攝影廠

但龐大的組織架構,不僅沒有帶來預想中的規模效應,反而難於管理,造成資源浪費和巨額支出,加之一系列負面傳聞,申電影於1970年被取消註冊。

亞洲最大的安陽製片廠已成過去

經歷過1970年代的蕭條期後,1980年代末,部分電影公司搬離忠武路。忠武路的興起,是個人作坊到事務所的結果,而忠武路的衰落,也是韓國電影進一步工業化的結果。

隨著大財團帶著更多資金進軍電影業,電影公司也隨之在財團雲集的江南地區落戶。忠武路成為歷史,但電影業有了更多資本注入,企業化成為可能。

從區域分銷到全國直配

在忠武路時期,相匹配的發行系統,是區域分銷:六大商圈首爾郊區、釜山慶南、光州湖南、大邱慶北、大田忠清、京畿江源各自劃分經銷商,採取「立稻先賣」。

這個詞的意思本來是稻子還在田裡時便買下,即一種預售。放在電影發行系統里,便是每個區域的分銷商,在電影製作前就付下預售款,得到影片在自己的區域裡的發行權。至於價格,由忠武路製片公司預估的總成本及各區域在全國的占比決定。

這種區域分銷制度,在交通不便的時代里相當實用,在當時體量不夠的電影業中,由多個經銷商出資,也能分擔風險。但顯然,效率低,規模小。這種發行方式,一直維持了40年。

1980年代,好萊塢電影公司進入韓國市場,採用全國直配體系,好萊塢大片能夠全國同步大規模上映。此前,好萊塢的電影每年有一定配額,這些配額會獎勵給拍出一定數目影片的本土電影公司,算是一種補償制度,用好萊塢大片可觀的票房收入,補貼本土電影的製作。

儘管這項政策在執行中多有弊病,但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本土電影。而好萊塢電影公司「沒有中間商」的入駐,對本土電影造成了雙重衝擊。

本土影人在抵抗好萊塢電影直配的同時,也開始效仿他們的直接發行體系。1999年,聯合國際影業實現全國直配,韓國本土電影,也可以全國大規模同步上映了。

直配帶來的另一個結果,是大電影公司開始尋求發展垂直體系,建立投資製作、宣傳發行、院線放映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公司,如樂天公司等。規模化的同時,也有壟斷風險。

希傑娛樂旗下的CGV是典型的垂直體系,與好麗友、樂天一樣,投資、發行、上映一條龍

如今,韓國大小的電影公司已經超過12000家2019年全年,韓國共上映了806部電影,本土觀影人次已經連續第八年突破一億,全國影院數達558家,銀幕數3173塊。在劇團中嫁接的、在戰後廢墟成長起來的韓國電影,已經形成了規模化的工業體系。

本文為作者 《看電影》雜誌 分享,影視工業網鼓勵從業者分享原創內容,影視工業網不會對原創文章作任何編輯!如作者有特別標註,請按作者說明轉載,如無說明,則轉載此文章須經得作者同意,並請附上出處(影視工業網)及本頁連結。原文連結 https://107cine.com/stream/124964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