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防治宣傳周 | 臨床必備:胰腺癌的篩查策略

醫脈通腫瘤科 發佈 2020-04-20T19:29:20+00:00

作者:上海長海醫院消化內科孫力祺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1. 儘管胰腺癌死亡率很高,但是它的發病率並不高,大約每10萬中有8-12人發病。

國內在消化道腫瘤的早期診斷,特別是胃癌和結腸癌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但是對於胰腺癌的早期篩查和診斷,仍然存在較大的困難。由於缺乏有效地早期篩查工具,85%的病人在發現時就已經失去手術機會,並且化療放療對於胰腺癌的效果都較差,因此,胰腺癌5年生存率僅為3-15%。

作者:上海長海醫院消化內科 孫力祺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儘管儘早地診斷胰腺癌很重要,但是目前仍有幾個因素限制了胰腺癌的早期診斷篩查。1. 儘管胰腺癌死亡率很高,但是它的發病率並不高,大約每10萬中有8-12人發病。相對於發病率較高的胃癌、結腸癌來說,廣泛地對無症狀人群進行胰腺癌篩查在目前的國情下並不現實。2. 缺乏有效地診斷工具。現有的篩查工具並不能很好地顯示早期胰腺癌,如腹部超聲波容易受腸道氣體的干擾,平掃CT並不能很好地區分腫瘤和胰腺實質。因此,現階段對於胰腺癌的早期診斷需要更精準地篩選高危人群以及選擇更好地診斷工具。

遺傳因素

大約有10%胰腺癌的病例有家族聚集的傾向。直系親屬中如果有聚集性胰腺癌的病例,一生中患胰腺癌的風險可以達到50%以上。因此,對於這類人群的篩查是很有必要的。40%的遺傳性胰腺炎的患者會發展為胰腺癌;攜帶有CDKN2A, BRCA2,或者PALB2基因突變的人群也容易患胰腺癌,但是廣泛地基因檢測是不現實的。如果患者患有因這些基因突變導致的其他疾病(如P-J綜合徵、遺傳性乳腺卵巢癌綜合徵、2型林奇綜合症、家族性非典型多發性痣性黑色素瘤和Li-Fraumeni綜合徵),也應該常規地進行胰腺癌地篩查。

囊性占位

胰腺囊性腫瘤在正常中國人群中的發病率為1-2%,70%以上人群中發病率可以達到8%以上。囊性腫瘤中,胰腺導管內乳頭狀粘液瘤(IPMN)和胰腺粘液性囊腺瘤(MCN)可以進展為胰腺癌,這兩種類型占所有囊性腫瘤的60%以上。但並不是所有的MCN和IPMN都會惡變,目前指南推薦的策略主要是通過影像學觀察有無相關的危險因素(囊腔直徑大於3cm,胰管擴張,有壁結節等)來判斷風險。但是危險因素的判斷並不準確,最高有78%的分支胰管型IPMN病人最後手術病理證實沒有惡變。同時,IPMN和MCN的病人基數也過於龐大,需要更加精確地手段來進一步篩選容易惡變的高危IPMN和MCN病人。

新發糖尿病

如果長時間患有糖尿病(>5年),患胰腺癌的機率增加1—1.5倍。而患糖尿病少於一年的病人患胰腺癌的機率可以增加5.4倍。大約80%的胰腺癌病人有血糖或者糖耐量的異常,同時,在大於50歲的糖尿病患者中大約有0.8%-1%是繼發於胰腺癌。這部分病人的糖尿病症狀可以通過手術切除腫瘤來改善。因此,新發糖尿病可以認為是胰腺癌的一個報警症狀。可以根據病人是否有其他高危因素以及自身的意願來對病人進行胰腺癌的篩查。

其他高危因素

胰腺癌的發病率跟年齡呈正相關,相關生活方式的高危因素包括飲酒、吸菸、肥胖等。伴發疾病包括慢性胰腺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等。非特異性症狀包括,黃疸、體重減輕、腹痛、嘔吐、腹瀉、腹脹、排便習慣改變等。這些症狀和高危因素並非胰腺癌特有,僅可作為臨床決策的參考。

CA19-9等血清腫瘤標誌物在正常人群的早期胰腺癌篩查中用處不大,也容易受其他因素(如梗阻性黃疸)的影響。但是如果病人患有慢性胰腺炎或者囊性腫瘤等胰腺疾病,CA19-9升高往往也能提示病情的惡化。

篩查手段

在完成高危人群的篩選後就需要對這些人群進行影像學的篩查。增強MR和薄層增強CT在胰腺癌檢出率方面相近,均可應用於常規的篩查。內鏡超聲(EUS)可以近距離觀察胰腺實質,對於CT和MR是一種有效地補充。如果需要長期隨訪的患者,由於CT的放射性,推薦MR。在囊性腫瘤換這種,指南推薦MR和MRCP進行隨訪,內鏡超聲可以發現一些細微的乳頭狀壁結節,並且可以穿刺通過囊液細胞學和囊液腫瘤標誌物進一步幫助判斷風險。

目前沒有關於胰腺癌篩查間隔的報導,但是對於囊性腫瘤,目前指南推薦在第一次影像學檢查後間隔6個月進行第2次篩查,後期篩查間隔可延長至12個月-24個月,總共篩查5年。根據我院的經驗,如果高危人群出現任何新發的症狀和不適都應該提早進行影像學檢查已防止漏診。

總而言之,胰腺癌惡性程度高,早診斷早治療至關重要。但是目前對於胰腺癌的篩查仍存在很大不足。由於胰腺癌的臨床表現和治療往往處於多個學科的交叉點,因此對於我們消化科醫生來說需要提高對胰腺癌的認識,從而能夠發現早期的病歷讓病人獲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