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張儀的連橫厲害還是蘇秦的合縱厲害?最終結局令人咋舌

歷史大都督 發佈 2019-12-29T11:40:50+00:00

蘇秦張儀二人都是戰國時期有名的縱橫家,也是有名的丞相級人物,他們兩人已經成為創造歷史的存在,如果不是他們兩人,或許整個中國仍處於戰亂當中長達數10年,也可能中國大地最後的結局像現在的歐洲一樣分裂成為諸多小國,而不是統一的華夏民族。

蘇秦張儀二人都是戰國時期有名的縱橫家,也是有名的丞相級人物,他們兩人已經成為創造歷史的存在,如果不是他們兩人,或許整個中國仍處於戰亂當中長達數10年,也可能中國大地最後的結局像現在的歐洲一樣分裂成為諸多小國,而不是統一的華夏民族。

他們兩人其實並不是合作關係,雖然傳說兩人共同師從鬼谷子,但兩個人學成之後卻根據自己的價值追求,站在了不同的國土之上。張儀選擇的是前往秦國,而蘇秦雖叫秦,卻站在了秦國的對立面,他們兩個人的故事也因為秦國而陸續的展開。兩人都有無限的才華,同時也有高超的謀略,整個戰國時代成為了兩個人博弈的賽場,或許在兩個人的心中都有著一決高下的想法,所以兩個人之間的鬥爭不可避免。

而鬥爭的關鍵點便是由秦國這一導火索引起,那時的秦國早已經成為了戰國時期七個國家當中的老大,而此時的秦國也不再甘於寂寞,想要繼續東進,兼并其他國家實現一統天下的夢想,雖然每一個國家都有這樣的想法,只不過秦國將此想法真正的付諸實踐。對秦國來說當然是好事,但對於其他六個國家而言卻是滅頂之災,可想而知,他們反抗的情緒是最激動的,而抗爭也絕對是最激烈的。

所以在當時秦國以張儀為相,站在秦國對立面的六個國家則選擇了以蘇秦為相,這也算是蘇秦的高光時刻,能夠同時作為六個國家的丞相,拜六國之相印,古往今來無人能比,特殊的時期也造就了特殊的人才,這六國和秦國之間的殊死之爭才真正的為蘇秦和張儀之間的決鬥真正拉開了序幕。

當時蘇秦縱觀天下之後選擇的謀略是合縱對抗秦國,從名字上我們便可以看出六個國家採取國家與國家之間南北相連,形成層層包圍圈,以戰線包圍秦國的趨勢來對抗秦國,在這條線上,六個國家勠力同心,共同進退,以打敗秦國為目的。在秦國看來本是死局的情況下,卻因為張儀連橫的提出而一舉破局!

張儀在觀察了蘇秦的策略之後,他所想到的便是要以點破面,雖然秦國在西方,但是依然可以派使者來到臨近的國家進行結交,遠攻近鄰,這是張儀所能想到破局的方法,而事實證明,這一方法真的解開了置秦國於死地的局面,而這一破解的方法也被後世稱為連橫。

在當時雖然六個國家在蘇秦的遊說之下達成反秦聯盟,但是面和心不合,每個人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都想讓自己的利益獲得最大化,那麼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以擊敗他們的聯盟便成為張儀連橫策略當中最關鍵的一招,秦國以金錢國土結交相鄰的國家,而派兵去攻打距離遙遠的國家,讓自己既能夠處於安全之地,又能夠為實現自己的霸業跨出重要的一步,此乃一舉兩得之策。
從秦國最終一統天下,實現霸業的歷史來看,蘇秦和張儀之間的鬥爭,張儀的連橫策略更勝一籌,而官封六國丞相的蘇秦卻因忽略人心而落敗,不得不被人所惋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