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急了!北斗將在三大方面超越GPS,取代GPS指日可待!

電磁者說 發佈 2020-04-19T01:34:46+00:00

來源:烽火軍事據悉,今年上半年,我國計劃再發射2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北斗三號系統將全面建成。知名大地測量與衛星導航專家劉經南院士認為,北斗三號在精度、可靠性等方面與GPS接近,北斗產業可謂「國家需要,市場看好。」

來源:烽火軍事


據悉,今年上半年,我國計劃再發射2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北斗三號系統將全面建成。北斗三號計劃於2020年向全球用戶提供基本導航、短報文通信、星基增強、國際搜救、精密單點定位服務。知名大地測量與衛星導航專家劉經南院士認為,北斗三號在精度、可靠性等方面與GPS接近,北斗產業可謂「國家需要,市場看好。」預計2020年,我國衛星導航產業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在全球組網後,北斗性能有望超越GPS,海外市場拓展加速,全面比肩GPS國際化。


今天烽火君(微信公眾號:烽火軍事)從三個方面談談北斗導航的發展。

北斗衛星不斷組網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離不開定位系統的導航,並且不僅僅是對中國人而言,甚至全世界的生產生活都和定位導航的聯繫日益緊密。駕車出門要導航,飛機甚至是茫茫大海中的船隻都需要導航來實現精確定位與航行。

在軍事上,導航的存在更是眾多超級武器的眼睛,可想而知,導航在一個國家中的地位和作用。比如飛彈,比如戰機,再比如無人機,航母,這些東西都需要導航的定位來實現航行與精確打擊。

全球80%的國家都用美國的GPS,也就是說,在發生戰爭的時候,只要美國切斷GPS數據供應,別的國家只有挨打的份。

在這種情況下,北斗應運而生。

去年9月23日的時候,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的方式,成功的將北斗第四十七、第四十八個衛星送進了太空,成功的與我國在建的北斗三號系統組網。


至此,我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超越了GPS,成為了全球在軌衛星數量最多的導航系統。

導航衛星的多少決定著覆蓋範圍的以及定位精度的大小,而想要成為全球導航定位系統,衛星在軌數量就要有覆蓋全球的能力,這也是我國不斷發射衛星的意義所在。

眾所周知,導航衛星的多少決定著覆蓋範圍的以及定位精度的大小,而想要成為全球導航定位系統,衛星在軌數量就要有覆蓋全球的能力,這也是我國不斷發射衛星的意義所在。

美國的GPS從1964年投入使用,而GPS最初的目的並不是為全球人們提供導航定位的,而是為了美國軍事服務的,並且用來搜集情報、核爆監測等目的。到1998年,美國的GPS已經基本覆蓋了全球,而那個時候,我們的北斗系統建設才剛剛開始。

如今,北斗經過25年的發展,已經足以和GPS掰手腕子了。因為不管在北斗衛星的數量還是在定位精度的大小上面,北斗距離GPS的差距都在逐步縮小。

可以說在衛星數量以及精度上,北斗導航絲毫不輸GPS。

北斗晶片橫空出世

前段時間,全球首顆全面支持北斗三號民用導航信號體制的高精度基帶晶片「天琴二代」正式發布,這枚由北京合眾思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最強北斗晶片,未來將作為北斗導航發展的核心技術力量。

「天琴二代」不僅比以前的晶片精度高,其信號也更強,天琴相當於支持全球所有通信運營商的所有網絡模式(2G、3G、4G),並且還支持最新的5G網絡。單單就這一項,北斗就比GPS強太多。

據烽火君(微信公眾號:烽火軍事)所知,除了全面支持北斗三號以外,天琴二代還在性能和技術上實現了大幅提升。晶片採用55納米工藝,實現了高集成性與低功耗。同時,「天琴二代」增加了獨有的抗干擾技術,實現了對內、外干擾信號的檢測和抑制。

也就是說,就算美國關閉了GPS,就算美國衛星干擾,「天琴二代」晶片依然能實現信號的干擾抑制,北斗依然能實現精準的定位。

「天琴二代」研發的意義就是要讓北斗能逐步應用於民用領域,並且逐步取代GPS的壟斷。而我國又是GPS的市場大國,一旦北斗實現民用領域的無縫對接,GPS損失的不僅僅是中國的大市場,還有潛在的亞太市場。

雖然目前北斗尚無法與GPS抗衡,但是隨著北斗衛星的不斷組網,其定位精度會逐漸超越GPS。事實證明,如今的北斗已經不同往日,GPS被超越只是時間問題。

國產手機全面支持北斗導航

其實想要手機支持北斗導航,只需要在手機晶片植入北斗的晶片,就可以實現導航。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國產手機都已經實現了這一功能。無論採用的是高通晶片、聯發科、三星獵戶座的晶片,還是華為的麒麟晶片,都支持北斗和GPS兩種導航系統,大家可以在手機中隨意切換。

目前在民用領域方面,GPS仍然一路高歌猛進,占據著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畢竟GPS已經使用了幾十年,其強大的影響力已經深入人心。目前來說,國內智慧型手機還是以GPS導航為主。

也就是說,目前市面上的手機僅剩蘋果還不支持北斗導航。但是隨著新品蘋果的發售,蘋果也終於鬆了口,從以往只支持GPS變為支持GPS以及GNSS導航系統。而GNSS是指除GPS以外的導航系統,包括區域性以及全球性的。那就囊括了北斗、伽利略以及格洛納斯,而這正是北斗走向國際市場的第一步。

近日,北斗再傳好消息。隨著北斗衛星的不斷組網,北斗將會在明年正式向全球提供定位服務。並且,根據規劃,預計到明年,國內的定位導航以及授時體系將會全部以北斗導航系統為核心,以GPS為輔,同時所有的標準時間都將以北斗導航系統為準,不再是以前以GPS時間為準了。

而這次的變化,將會掀起國內智慧型手機導航系統的大變革,那就是以後手機導航北斗會成為核心導航系統,這對於普及並且擴大北斗的影響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而國產手機又占據著國際市場的很大一部分份額,屆時,以華為、小米、OPPO、vivo為首的國產智慧型手機將會以北斗為核心形成手機導航的主體。對於國產手機來說,這種改變只是舉手之勞的事情。

當然,北鬥成為主要的導航系統對美國的GPS來說必定是一個巨大的衝擊,畢竟我國以智慧型手機為導航的市場是巨大的,失去中國這一個市場,GPS也會被逐漸被邊緣化,也許取代GPS的日子真的不遠了。

或許,這次該著急的是美國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