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縣:草莓產業實現轉型升級

商丘網 發佈 2020-05-11T07:13:43+00:00

「這片草莓地有50多畝,昨天一天就來了近200人,今年受疫情影響,踏青、採摘的相應少了些,去年這個時候平均每天收入6000多元,一年的產值近80萬元。

初夏時節,走進睢縣的田野,碧波麥浪隨風蕩漾,片片油菜送來陣陣芳香。在城關鎮袁莊村縱橫的田壟上漫斕鮮花簇擁著一座座銀色大棚和片片陸地草莓,走進其間,一個個又紅又大的草莓在綠葉中探出「頭」來,討俏可愛,誘人垂涎。

「這片草莓地有50多畝,昨天一天就來了近200人,今年受疫情影響,踏青、採摘的相應少了些,去年這個時候平均每天收入6000多元,一年的產值近80萬元。」河南鳳彩農業睢縣草莓種植基地總經理王智豪一邊介紹一邊拾掇著草莓莖葉並招呼來訪者現采現嘗,「放心吃,絕對是綠色生態無污染的。」草莓園按照「六不管理」原則,不打藥,不澆水,不施肥,不除草,不治蟲,不防鳥!果面超級艷,口感一級棒!

政府搭台,群眾唱戲

睢縣按照「公司運作、示範引領、基地推廣、合作帶動、農戶增收」的思路發展扶貧產業。城關鎮袁莊村先行先試,由河南鳳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支撐,採取「公司+訂單+農戶」模式發展草莓種植。3年來,先後投資1394.31萬元,建成連棟塑料大棚5座、新型雙模拱棚26座、新型日光溫室4座、農產品檢測化驗室1座,5376平方米工廠化育苗床架及配套噴灌機2套、草莓高架育苗H型架8000米及配套設施。

袁莊村草莓的發展帶來了較好社會效益和帶貧效應。據該鄉黨委書記李紅星介紹,草莓種植每年為該村增加集體收入94萬元,受益時間達15年,資產收益的70%以上由村集體二次分配給建檔立卡貧困戶,加上務工,土地流轉(租金)進一步拓寬了貧困群眾穩定持續增收途徑。

能人帶動,抱團發展

胡堂鄉高里台可丁農業草莓產業園由種植能手袁偉承包經營。從半畝地到一畝地,從小拱棚到大棚,開啟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精的種植之路。目前草莓種植面積100多畝,苗圃培育60多畝,長期用工50多人。

在草莓棚里記者與正在採摘草莓的脫貧戶秦扣花拉起家常。2018年8月,秦扣花老伴因病去世,老人背上債務和精神雙重壓力,整天少言寡語,駐村第一書記付中華幫她找到了在草莓大棚打零工的活。「在這幹些下葉、摘果、除草等力所能及的活。每小時5元錢,一月也能掙千把塊錢。」大娘的臉上一掃過去憂傷,充滿了幸福和滿足。

縣扶貧辦負責人劉學軍說:「在產業園務工的農民既是『僱工』又是『股東』,她們多是帶著產業扶持資金或土地入股,享有『分紅』權的農民,她們在賺『分紅』的同時又可在產業園區打工掙工資,實現『雙豐收』。」

貧困戶帶資、帶地入股解決了企業先期發展的不足,政府組織專業力量對產業項目進行全流程排查和風險評估,提供產業技術和風險評估服務,解決了市場風險,這種能人帶動,抱團發展的帶貧模式取得了企業得發展、貧困戶得實惠的雙贏效果。

睢縣的草莓以其色香味俱佳被視為果中珍品,享有「水果皇后」「神奇之果」「活的維生素丸」等美譽。該縣採取「公司+訂單+農戶」模式,通過技術培訓輻射20個鄉鎮60餘家農戶發展草莓種植,帶動當地農業提升收益近千萬元。草莓產業的發展彌補了睢縣果蔬產業發展短板,促進了農業節本增效,推動了果蔬產業的轉型升級,助推睢縣農業高質量發展。

關鍵字: